《一株紫丁香》(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及案例評析
【讓學生聯想自己平時的學習生活,很好地體會老師對學生的關愛,激發學生對老師的尊敬、熱愛。】
(5)聽,綠葉在風里沙沙地響,這歌聲多動聽啊,一定能消除老師一天的疲倦。誰再來讀讀第三段?指名讀。
3、第四段
(1)你是要用小花來感謝老師的掛牽。板書:小花 感謝
(2)你能把這一段讀給大家聽嗎?
(3)什么叫“掛牽”?老師又是怎樣關心你的?
(4)老師關心我們的身體健康,關心我們的學習,還關心我們的思想進步,她對我們的關心真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誰來讀好這段?指名讀。
(5)這滿樹的小花是孩子們綻開的笑臉,是對老師最純真的祝福。
(三)補充詩句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每一位老師嘔心瀝血。人們都贊美老師——(讀詩句)
(四)第五段
1、出示圖,引讀: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師還在那盞臺燈下,在那株紫丁香的陪伴下伏案工作,精心準備著第二天上課的教案。此時此刻,孩子多想對老師說啊----讀第五段。
2、有陣陣花香的陪伴,老師的夢是又香又甜的。她會夢到什么呢?
【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感受老師平時對自己的關愛,想象老師夢中的景象,讓學生的愛在自然而然中生成、流露、表達。】
小結:老師在夢中都牽掛著孩子們。其實在老師的心里,每個孩子都是一株幼苗,老師用心血澆灌著你們。老師相信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壯成長,長成參天大樹。老師關心小朋友們,小朋友們也愛老師。這株紫丁香其實就代表了千千萬萬的孩子對老師深深的愛啊!讓我們捧起書,在優美的音樂聲中,把你們對老師的愛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吧!配樂朗讀。(音樂《輕輕走過老師窗前》)
【學生通過理解課文,對老師的愛已經油然而生,這時再選用十分煽情的音樂加以烘托,讓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這樣的情感自然表達得淋漓盡致。】
四、補充閱讀,
1、這首歌曲好聽嗎?老師把歌詞也帶來了,讀讀吧。(出示歌詞)
2、跟著音樂唱給老師聽聽。
3、其實這歌詞就在練習冊上,課后你們可以再讀讀。
五、布置作業
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孩子們把紫丁香送給老師,課后請你找一些贊美老師的詩句讀一讀、抄一抄送給老師好嗎?
六、教學生字,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記字形“困”,注意里面“木”的“捺”變成“點”。
2、書寫規則:先里頭,后封口。
3、師范寫,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略)
[教學目標]
1、感受詩歌的韻律美,背誦課文。
2、交流歌頌老師的詩句。
總評:
1、改進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效率。
在《新課標》第一年段的閱讀要求中說“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可是在第一年段,一篇課文的教學,教師一般的做法是第一課時解決生字詞,第二課時來理解課文。如果要對課文進行相關的拓展閱讀,就必須另外找時間進行,無形中加重了學生負擔。在這節課中,教師大膽的將一節課的內容進行整合,節約了時間,從而在補充閱讀及作業設計的環節上為學生留出了充足的時間,也便于學生在第二課時去體會詩歌優美的語言,積累歌頌教師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