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內容,并體會其中的道理,懂得凡事都應該積極主動地去做,不能老想著意外的收獲。
2、本課要求會寫的字是:樁、株、滋,理解“樹樁”“躥”“樂滋滋”等詞語。
3、指導朗讀好課文,要求學生能夠復述故事。
教學重點:
理解寓言故事所揭示的寓意。
教學難點:
體會那個種田人的內心想法。
教學過程:
課前語:今天誰表現最乖?誰表現最棒?
一、講故事
今天的“我講故事大家聽”,老師想請一位小朋友來把我們昨天所學的寓言《揠苗助長》講給大家聽聽。誰愿意試一試?(一名學生講故事)講得真好,我們把掌聲送給他(她)。
二、學習《守株待兔》
(一)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今天我們來學習另一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學習生字“守”,師注音,生拼讀并說詞語。“待”多音字)
生齊讀課題。
2、《守》這則寓言講了怎樣一個故事,并要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請同學們打開書本123頁,自由的讀讀課文,邊讀邊按以往要求在書上勾勾畫畫,好嗎?(生讀課,并勾劃出生字及自然段序號)
3、剛才小朋友們在讀書時遇到不少陌生的朋友吧,跟它們打招呼了嗎?老師把它們請到大屏幕上了,你們自己拼一拼,讀一讀吧。
( 。└Z出來。ā 。┳驳健 錁叮ā 。 拇耍ā 。 。ā 。╊^
4、小朋友們,在拼讀這些生字時,你有沒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呢?(生指出后并教讀。竄,竄出來。我領讀。齊讀:.....。我會讀)齊讀詞語。
(二)再讀課文,揭示題意
1、和這些生字交上了好朋友,小朋友再去讀課文,一定會輕松得多,容易得多了。小朋友們在文中有一句話,說明了“守株待兔”的意思。老師相信你們在朗讀時一定能找到它。試試吧,看誰最先讀完課文,誰最先找到這個句子?
2、找到句子后用“”畫上。老師請一位小朋友來說說你畫的句子。(生說:大家跟我看到第3自然段。從此......,都是畫的這個句子嗎?(大屏出示這個句子)我們一起讀一讀。
3、解題:守:坐在....旁邊。株:樹樁(樹樁是樹嗎?觀察書上的插圖。樹被砍掉后,剩下的部份就是樹樁。)待:等著。兔:野兔。守株待兔的意思是(坐在在樹樁旁邊等野兔)。
(三)學習課文第一、二段
我們弄懂了“守株待兔”的意思后,老師有些不明白:這個人為什么整天坐在在樹樁旁邊等野兔呢?小朋友們能在課文第一、二段中為老師找到答案嗎?那就開始讀書吧(生讀課文,劃出有關語句)
2、誰來說說那個人為什么要整天守在樹樁旁呢?師出示大屏:因為他在種田時,看見了一只兔子從樹林竄出來,撞死在樹樁上,他沒花一點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
3、查字典理解“竄”字
兔子那么機靈的動物,它怎么會撞死在樹樁上呢?這里有一個字能為我們解開這個迷團。它是(竄)。“竄”字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呢?那我們就來問問字典先生吧。
4、種田人沒花一點力氣,白撿了一只兔子,他的心情是(樂滋滋的),也就是非常高興。小朋友們,假如你是這位種田人,你提著這只白撿來的兔子,你會說些什么呢?
5、種田人不僅要美美的吃上一頓,他還有一個美妙的想法,猜猜看,是什么?(生齊說: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么好哇!大屏出示這個句子。師讀,老師也有這個想法,你有嗎?你來讀一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