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搬家》課堂實錄(第二課時)(A版)
一生讀第一句。
師:誰來評評,他讀得怎樣?
生:讀錯了一個字。
師:請先說優點,再說缺點。
生:有一些流暢,但“曬”字沒有讀準確。
師:“曬”應該讀翹舌音,你聽得很仔細。你能讀一讀嗎?
(另一生讀,讀得很好。)
師:現在在我們面前出現了兩只“蝸牛”,你們喜歡哪一只蝸牛呢?
生:劉子旋(第二個讀的學生的名字)!
師:她讀得好,我們歡迎她再讀一遍好不好?
(學生鼓掌歡迎,劉子旋再讀一遍。)
師:你們說說她哪里讀得好?
生:“強烈的陽光會把我曬壞的”這兒讀得好,把“曬壞”讀得重一些。
師:(對劉子旋)你讀得很好,請問你剛才為什么要這樣讀?
生:我想,蝸牛怕太陽曬,我就把“太”和“曬壞”讀得重一點。
師:我們讀句子要抓住重點的詞,有的地方要讀得重一點,有的地方要讀得輕一點,我們學著劉子旋的樣子一起來讀一遍。
生齊讀。
評:朗讀的“指導”,不應該只是來自教師,課堂上有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優秀學生的朗讀便是一種。學習中,如果“榜樣”來自于老師,學生也許會有“壓力感”,而當“榜樣”來自于與己相仿的學習伙伴時,學生不但不會有“壓力感”,相反會產生一種“學習動力”。吳老師就很巧妙地利用了這一點,既有自己對學生“人文”的評價,又信手拈來,為學生提供來自身邊的模仿范例,朗讀指導收到了實際效果。
師:另外的句子誰來讀?
生:“我這細皮嫩肉,可禁不住這風吹雨打。”
師:讀書的時候要看清楚每一個字。誰來再讀一遍?
生:我這細皮嫩肉,可禁不住這風沙吹打。
師:“禁不住”是什么意思。
生:受不了風沙吹打。
師:對的,就是受不了,受不住的意思。你理解得很好,請你把這個句子讀一遍。
生:我這細皮嫩肉,可禁不住這風沙吹打
師:你們聽清楚嗎,他剛才是這樣讀的:“我這細皮嫩肉,”(把“我”字讀得比較重)大家嘗試這樣讀一下。
生自由讀。
師:來,再請你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為什么要把“我”字突出來?
生:我覺得這只蝸牛把自己看得很重,非常擔心自己,心里只怕自己受苦。
師:能想到這一點,你真了不起!大家也學著這樣把這句話讀一遍。
生齊讀:我這細皮嫩肉,可禁不住這風沙吹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