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轉述》口語交際教學設計(精選5篇)
《學會轉述》口語交際教學設計 篇1
作者:關迎雷 轉貼自:語文資料網 點擊數:191
教學要求:
1、習轉述,要聽清楚、說明白。
2、說話時態度大方,講究禮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在生活中,人們常常請人把話轉告給別人,這就叫“捎話兒”,也叫轉述”。(板書:轉述)轉述應注意:轉述別人的話,首先要聽清,記準人家的話,別弄錯;轉述的時候,要把原話說清楚,說明白,不然就會耽誤事。(板書:聽清楚、說明白)
二、創設情境
(x老師走進教室)x老師,您有事?
——x老師,打擾您了,請問x老師在這里聽課嗎?
上課前有個人找她,她出去了,您找她有什么事?
——x校長通知她今天下午4:30到二樓會議室開會,要帶一支2b鉛筆和黑色鋼筆。等一會兒x老師來了請您轉告她。謝謝!
三、練習轉述
1、復述通知
同學們,等會兒x老師來了,誰能把x校長的同志轉告給x老師?轉述時,一定要把原話記住,說得清楚明白。想想,剛才x老師怎么說的?不要忙著舉手,每人先在心里說一遍,記不住的,可以問問同桌。
現在,請同學把x校長的通知說一下。誰先說?(相機點評)
2、扮角色轉述
現在我當x老師,你們先說給我聽聽,怎么樣?不過,除了把通知的話說清楚外,還得有禮貌,說話態度要自然大方,說的聲音要讓老師聽見,當然也不要太響,因為只講給一個人聽。為了說好,各學習小組先出聲地練習一遍。一個人說,其他人仔細聽,覺得不合適的地方幫他修改。(各小組練習)
誰來試試?別忘了,我現在是x老師。(相機點評)
3、寫留言條
哎,x老師怎么還不來呀?看來,她可能有事。等會兒我們就要放學了,怎么辦呢?這樣吧,咱們寫張留言條放到x老師辦公桌上,怎么樣?我們學過寫留言條,還記得怎樣寫嗎?(復習留言條的寫法)
好,現在大家都寫,誰寫得好,就把誰的放到x老師的桌子上去。(學生寫留言條,老師巡視指導。)
多數學生已經寫好了,請自己大聲讀一遍。同桌再互相檢查一遍。
誰念給我聽聽?(相機評改)
4、情境轉述
(x老師推門而入)x老師,您早來一會兒,我們就不必費這么大事了!(怎么回事?)
哪位同學來告訴x老師?(指名轉述)
四、教學反饋
x老師這里還有一則好消息,想知道嗎?請每組第一位同學到我這兒來聽,再請他們傳話給你們。
分組傳話。反饋轉述情況。
五、總結全課
同學們,學會說話、寫話多重要啊!今后要好好說,爭取說得更好,寫得更漂亮!
六、課堂延伸
請大家把今天上課的情景回去講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板書設計
聽清楚
轉述
說明白
《學會轉述》口語交際教學設計 篇2
訓練內容: 二(1)班老師通知大家:明天下午,班級舉行樹葉貼畫比賽,要求同學帶齊彩筆、膠水、剪刀、白紙和采集來的樹葉。李響請假了,沒有到校。如果老師請你把上面的通知內容轉告給他,你見到他該怎樣說?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2、學會將聽到的話轉述給第三者聽,要求將主要內容陳述清楚,意思表達完整; 3、在與別人的交往中能做到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課前準備:
1、轉述試驗:(1)、要求每位家長在今天晚上6 點到8點這段時間里給語文老師打一個電話。具體內容由學生干部布置。 (2)、與家長電話聯系,由他們自行設計幾句話讓學生在第二天的課堂上轉述給老師。 2、隨便準備一些小道具(諸如:剪刀、書籍、花盆、制作材料等等)。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導入: 1、同學們,昨天老師沒有親自來布置作業,而是讓玲玲來告訴大家的,大家聽得明白嗎?老師從昨天晚上所接到的電話中就知道誰明白了,誰沒有明白。 今天,有沒有人讓你告訴老師些什么呢? 2、學生自由轉述家長交待的話。 3、聽到了各位家長讓你們告訴我的話,真高興。你們看昨天老師和你們沒有見面,而你們是怎么知道老師布置的作業的呢?你們的家長沒有和老師見面又怎么知道給老師打電話的呢?老師沒有見到你們的爸爸媽媽又怎么知道了他們要告訴老師的話的呢?對呀,都是請另外一個人轉告的,把你知道的消息告訴一個當時不在現場的人,這就叫“轉述”。 4板書課題:學會轉述 二、指導轉述的方法: 1、調查:剛才向老師轉述了你們家長的話的同學舉手。 2、談話:其實這些同學們都已經學會了轉述,只要將意思說明確,注意不要太啰嗦,讓聽話的人明白你的意思就算是一次成功的轉述。 三、具體案例練習: 1、出示題目要求:二(1)班老師通知大家:明天下午,班級舉行樹葉貼畫比賽,要求同學帶齊彩筆、膠水、剪刀、白紙和采集來的樹葉。李響請假了,沒有到校。如果老師請你把上面的通知內容轉告給他,你見到他該怎樣說? 2、自由讀題,弄清題意。 3、說說題目中有幾個角色:老師、李響、轉述者 4、分小組進行練習:先由老師通知轉述者,再由轉述者進行轉述練習。 5、指派某小組到臺前表演,大家評議。評議要點:是否將老師的通知清楚地告訴了“李響”;人物之間的交流語言是否文明禮貌。 例:劉暢(轉述者):請問這是李響的家嗎? 李響:是劉暢呀,快請進。 劉暢:你明天上學嗎? 李響:明天我要上學了,有什么事嗎? 劉暢:明天下午,我們班級將要舉行樹葉貼畫比賽,美術老師要求同學們帶齊彩筆、膠水、剪刀、白紙和采集來的樹葉。你趕快做好準備吧!千萬別忘了。 李響:是嘛?不是你告訴我,我明天肯定做不好。謝謝你! 劉暢:不用謝!好朋友還用這么客氣嗎?你記住了就行,我也要回家了。再見! 李響:再見! 四、實例練習: 1、指定一個接受轉述的人暫時離開教室,以聽不到教室里的談話為宜。 2、老師對選定的轉述者說:“請你告訴戴廣順,讓他將教室里的那盆君子蘭先澆點水,然后搬到外面曬曬太陽。” 3轉述者離開教室,向戴廣順轉述。 4、讓戴廣順進教室,大家看他的行動就可以判斷出轉述者是否轉述成功。 五、師小結: 要想做一個優秀的轉述者,必須做好哪兩件事呢?(一個聽,一個說) 如何聽:聽別人講話要集中,不隨便插話,邊聽邊思考。 如何說:要說普通話,學會用禮貌語言,說話聲音要響亮,態度自然大方。 六、分組設計: 1、各小組選派一名轉述者; 2、各組討論設計一個轉述內容; 3、將內容告訴非本組的轉述者,并轉述給另一個小組。 4、按小組進行積分,最后評比。 七、作業:向各位家長轉達老師對他們的謝意。感謝他們在這次活動中所給予的支持。 設計評析:
“語言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就是語文實踐。”本節課教者精心設計了兩個課前準備:讓學生班干布置作業、學生家長打電話,還讓家長設計說話內容。其實真正的轉述就此開始了,只不過教者沒有將其專業術語言明而已。這樣的課前準備工作,不僅僅是一個課前調查的過程,而且是一個將課堂教學延伸出教室,延伸出校園的一個有效嘗試。通過家長的參與使這樣的訓練有了充分的情感基礎,學生于不知不覺中進入訓練狀態。這就是實踐所起到的作用。難能可貴的是教者將轉述這一概念悄悄地自然地貫穿于每個教學環節中去。無論是課前準備、課后作業,還是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學生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是在接受老師的刻意訓練。 教者還注重培養學生“在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注意了語言的正面引導。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在教者、家長、學生自己精心設計的一定的情境中,我說你聽,你說我聽,相互交流,彼此溝通。而對學生,教者沒有提出任何過份的要求,只要求:“對方聽明白了就行。”而這正是這節口語交際課的最終目標。至于評價,教者認為聽轉述者的行為就是這次口語交際中最好也是最有力的評價。 學生習作: *朱蕾(告知者)、顧戈文(轉述者)、江倩(聽取轉述者) 朱蕾:顧戈文,請你將這本《西游記》帶給帶給生病在家的江倩,好嗎? 顧戈文:當然可以。還有什么要我轉告的嗎? 朱蕾:請你代我向她問好,另外,我和倪照慧星期六去她家看她。你讓她安心看病,落下來的功課,我們肯定會幫助她補上來的。 顧戈文:請問江倩在家嗎? 江倩:我在家,是顧戈文吧!請進來說話。 顧戈文:你好些了嗎? 江倩:我好多了。 顧戈文:我是來把朱蕾托我帶給你的《西游記》送給你的。 江倩:太好了,這下我有書看了。 顧戈文:她還讓我轉告你:她向你問好,至于功課的事你不用擔心。她和倪照慧將在星期六到你家來看你,一定會幫你把落下來的功課補一補的。 江倩:哎呀!真是太感謝她們了。 顧戈文:你就在家安心看病吧!我要回家做作業了。 江倩:謝謝你!給我帶來了書和問好。 顧戈文:不用謝,再見! 江倩:再見!
《學會轉述》口語交際教學設計 篇3
二(1)班老師通知大家:明天下午,班級舉行樹葉貼畫比賽,要求同學帶齊彩筆、膠水、剪刀、白紙和采集來的樹葉。李響請假了,沒有到校。如果老師請你把上面的通知內容轉告給他,你見到他該怎樣說?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2、學會將聽到的話轉述給第三者聽,要求將主要內容陳述清楚,意思表達完整;
3、在與別人的交往中能做到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課前準備:
1、轉述試驗:(1)、要求每位家長在今天晚上6 點到8點這段時間里給語文老師打一個電話。具體內容由學生干部布置。
(2)、與家長電話聯系,由他們自行設計幾句話讓學生在第二天的課堂上轉述給老師。
2、隨便準備一些小道具(諸如:剪刀、書籍、花盆、制作材料等等)。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導入:
1、同學們,昨天老師沒有親自來布置作業,而是讓玲玲來告訴大家的,大家聽得明白嗎?老師從昨天晚上所接到的電話中就知道誰明白了,誰沒有明白。
今天,有沒有人讓你告訴老師些什么呢?
2、學生自由轉述家長交待的話。
3、聽到了各位家長讓你們告訴我的話,真高興。你們看昨天老師和你們沒有見面,而你們是怎么知道老師布置的作業的呢?你們的家長沒有和老師見面又怎么知道給老師打電話的呢?老師沒有見到你們的爸爸媽媽又怎么知道了他們要告訴老師的話的呢?對呀,都是請另外一個人轉告的,把你知道的消息告訴一個當時不在現場的人,這就叫“轉述”。
4、板書課題:學會轉述
二、指導轉述的方法:
1、調查:剛才向老師轉述了你們家長的話的同學舉手。
2、談話:其實這些同學們都已經學會了轉述,只要將意思說明確,注意不要太啰嗦,讓聽話的人明白你的意思就算是一次成功的轉述。
三、具體案例練習:
1、出示題目要求:二(1)班老師通知大家:明天下午,班級舉行樹葉貼畫比賽,要求同學帶齊彩筆、膠水、剪刀、白紙和采集來的樹葉。李響請假了,沒有到校。如果老師請你把上面的通知內容轉告給他,你見到他該怎樣說?
2、自由讀題,弄清題意。
3、說說題目中有幾個角色:老師、李響、轉述者
4、分小組進行練習:先由老師通知轉述者,再由轉述者進行轉述練習。
5、指派某小組到臺前表演,大家評議。評議要點:是否將老師的通知清楚地告訴了“李響”;人物之間的交流語言是否文明禮貌。
例:劉暢(轉述者):請問這是李響的家嗎?
李響:是劉暢呀,快請進。
劉暢:你明天上學嗎?
李響:明天我要上學了,有什么事嗎?
劉暢:明天下午,我們班級將要舉行樹葉貼畫比賽,美術老師要求同學們帶齊彩筆、膠水、剪刀、白紙和采集來的樹葉。你趕快做好準備吧!千萬別忘了。
李響:是嘛?不是你告訴我,我明天肯定做不好。謝謝你!
劉暢:不用謝!好朋友還用這么客氣嗎?你記住了就行,我也要回家了。再見!
李響:再見!
四、實例練習:
1、指定一個接受轉述的人暫時離開教室,以聽不到教室里的談話為宜。
2、老師對選定的轉述者說:“請你告訴戴廣順,讓他將教室里的那盆君子蘭先澆點水,然后搬到外面曬曬太陽。”
3轉述者離開教室,向戴廣順轉述。
4、讓戴廣順進教室,大家看他的行動就可以判斷出轉述者是否轉述成功。
五、師小結:
要想做一個優秀的轉述者,必須做好哪兩件事呢?(一個聽,一個說)
如何聽:聽別人講話要集中,不隨便插話,邊聽邊思考。
如何說:要說普通話,學會用禮貌語言,說話聲音要響亮,態度自然大方。
六、分組設計:
1、各小組選派一名轉述者;
2、各組討論設計一個轉述內容;
3、將內容告訴非本組的轉述者,并轉述給另一個小組。
4、按小組進行積分,最后評比。
七、作業:向各位家長轉達老師對他們的謝意。感謝他們在這次活動中所給予的支持。
設計評析:
“語言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就是語文實踐。”本節課教者精心設計了兩個課前準備:讓學生班干布置作業、學生家長打電話,還讓家長設計說話內容。其實真正的轉述就此開始了,只不過教者沒有將其專業術語言明而已。這樣的課前準備工作,不僅僅是一個課前調查的過程,而且是一個將課堂教學延伸出教室,延伸出校園的一個有效嘗試。通過家長的參與使這樣的訓練有了充分的情感基礎,學生于不知不覺中進入訓練狀態。這就是實踐所起到的作用。難能可貴的是教者將轉述這一概念悄悄地自然地貫穿于每個教學環節中去。無論是課前準備、課后作業,還是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學生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是在接受老師的刻意訓練。
教者還注重培養學生“在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注意了語言的正面引導。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在教者、家長、學生自己精心設計的一定的情境中,我說你聽,你說我聽,相互交流,彼此溝通。而對學生,教者沒有提出任何過份的要求,只要求:“對方聽明白了就行。”而這正是這節口語交際課的最終目標。至于評價,教者認為聽轉述者的行為就是這次口語交際中最好也是最有力的評價。
學生練習舉例:
*朱蕾(告知者)、顧戈文(轉述者)、江倩(聽取轉述者)
朱蕾:顧戈文,請你將這本《西游記》帶給帶給生病在家的江倩,好嗎?
顧戈文:當然可以。還有什么要我轉告的嗎?
朱蕾:請你代我向她問好,另外,我和倪照慧星期六去她家看她。你讓她安心看病,落下來的功課,我們肯定會幫助她補上來的。
顧戈文:請問江倩在家嗎?
江倩:我在家,是顧戈文吧!請進來說話。
顧戈文:你好些了嗎?
江倩:我好多了。
顧戈文:我是來把朱蕾托我帶給你的《西游記》送給你的。
江倩:太好了,這下我有書看了。
顧戈文:她還讓我轉告你:她向你問好,至于功課的事你不用擔心。她和倪照慧將在星期六到你家來看你,一定會幫你把落下來的功課補一補的。
江倩:哎呀!真是太感謝她們了。
顧戈文:你就在家安心看病吧!我要回家做作業了。
江倩:謝謝你!給我帶來了書和問好。
顧戈文:不用謝,再見!
江倩:再見!
設計巧妙,前后連貫。于無形之中使學生不但懂得了轉述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學會了轉述的方法。
在日常教學中,很多老師根本就不把口語交際的教學當回事。(因為不是考試內容)其實口語交際是人與社會之間產生聯系的重要的一環,是生活的要素之一,是一個人能力的外在表現之一。但愿所有的老師都像紫雨那樣對口語交際的教學進行認真思考、認真施教,真正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提高學生社會生活的能力。
《學會轉述》口語交際教學設計 篇4
從教學中,我得到以下啟示:
一、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互動的過程。
口語交際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它與過去的聽話、說話有著顯著的區別,它強調的是多向、互動、交際,強調的是交際過程中民主平等意識的培養。在教學中,我們教師應抓住生活中的平常事,讓學生轉述別人的一件事、一段話,通過聽與說雙方互動的過程來達到教學目標。
二、口語交際要在具體的環境中進行。
“花草是活書,樹木是活書,天地是活的知識寶庫,便是活的書。”葉圣陶老先生的話,讓我充分感覺到口語交際訓練其實就在具體的生活環境中。在這種真實的情境里,學生們樂于表達,勇于表達,還學會了怎樣表達。這才是口語交際真正的目的。
三、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利用教材。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著這個例子我們教師要能舉一反三。如何利用這現成的口語交際情境進行教學,我想這也需要老師們要對全冊教材進行研究,抓住生活中的亮點,尋找口語交際的場景。
如今不少教師在教學中,考慮得最多的是知識點的傳授,是訓練點的確立,卻恰恰忽視了學習中的人的感受。原本有滋有味的話題,學生卻感到索然無味,這就要求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生活,了解他們的需求,使學生在口語交際中真正活起來、動起來。教師是牧羊人,要把可愛的孩子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這才是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
《學會轉述》口語交際教學設計 篇5
作者:西渚小學 周獻學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39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面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
《學會轉述》是二年級下學期的口語交際內容,下面擷取筆者在教學中的一些片斷來進行反思。
[案例]
一天中午,原本在學校食堂吃飯的我,因為臨時有事,一直到上課前才趕到學校。沒想到,我還沒趕回學校,就有一個人來找我。
這是一位女同志,她走進教室說:“請問周老師在嗎?我姓王,是中學老師,請你們告訴周老師,學習心得在這個星期內完成,周六早上一同去交。周老師回來后請她打個電話給我,手機號碼是13906152918(還重復了幾遍)。”說完就離開了教室。
上課鈴響了,我像往常一樣走進教室,剛踏進教室,“老師——”小朋友們紛紛舉手,說有人找我。
“有人找我?”我問,“是誰呀?”嘴上這樣問著,心里卻靈機一動,何不趁著這個機會讓學生學會轉述別人的話呢?
“是個女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小朋友們都在搖頭,是呀,怎么忘了問呢?
“女的?女的范圍很廣,有老奶奶、阿姨……”
“是位阿姨。”小朋友繼續答道。
“是高是矮?是胖是瘦?穿什么樣的衣服?”
當小朋友們生動形象地將找我的人從頭到腳地描述完畢后,我十分高興地說:“哎呀,那是中學的王老師啊!肯定是她!”小朋友們感到很興奮,他們覺得這半天沒白說。
我轉身在黑板上寫了四個字“學會轉述”。接著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怎樣轉述別人的一件事、一段話。”(雖然這時候還沒有學到練習七,我覺得教材的先后順序并不是最重要的,要看教師是不是善于利用教材。)
“轉述,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做到準確,不能含糊。誰能把剛才的情況準確地轉述給周老師呢?”
于是,小朋友們又向我轉述王老師來找我的原因。
一位學生說:“周老師,中學的王老師讓你把學習心得寫好。”
我高興地點點頭說:“是中學的王老師找我,學習心得的事我已經知道了。”小朋友們一個個把手舉得高高的。“學習心得要快點寫,這個星期內完成。”“王老師說星期六早上和她一起去交。”
我笑了起來:“這么多的內容要轉述給我,不過,轉告不但要準確,還要講周到。”
這時又有一個學生舉手說:“周老師,阿姨還說,叫你打個電話給她。”“電話號碼留下了嗎?”我故意問(其實這個手機號碼我知道)。大家都在用力地想,“是1390615……后面的我就不知道了。”“你怎么知道前面的七個數的?”“我爸爸的手機號碼前面就是這幾個數。”這是另外一個小朋站起來說:“后面是2918。”我夸獎了她,又連忙問:“你能告訴老師,你是怎樣記住的嗎?”這個小朋友回答道:最后四位數是2918,我把它記作“你(普通話中的èr宜興話中就讀‘你’)就要發”,所以就記住了。
我高興地帶頭給她鼓掌,連連稱贊她講得好:這個小朋友不但認真聽別人講了什么,而且還想辦法記位這些內容。只有這樣,轉述別人的事情才會準確、周到。
“請大家準備準備,看誰能把這件事說得準確周到。說得好的,老師就獎勵一本‘采蜜本’。”
……
[反思]
從以上的教學片斷,我們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啟示:
一、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互動的過程。
口語交際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它與過去的聽話、說話有著顯著的區別,它強調的是多向、互動、交際,強調的是交際過程中民主平等意識的培養。在本案例中,教師抓住生活中的平常事,讓學生轉述別人的一件事、一段話,通過這聽與說這雙方互動的過程來達到教學目標。
二、口語交際要在具體的環境中進行。
“花草是活書,樹木是活書,天地是活的知識寶庫,便是活的書。”葉圣陶老先生的話,讓我充分感覺到口語交際訓練其實就在具體的生活環境中。在本案例這種真實的情境里,學生們樂于表達,勇于表達,還學會了怎樣表達。這才是口語交際真正的目的。
三、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利用教材。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著這個例子我們教師要能舉一反三。本案例中,雖然練習七的內容還在學期的后面才能進行教學,但這件事發生在前,如何利用這現成的口語交際情境進行教學,我想這也需要老師們要對全冊教材進行研究,抓住生活中的亮點,尋找口語交際的場景。
如今不少教師在教學中,考慮得最多的是知識點的傳授,是訓練點的確立,卻恰恰忽視了學習中的人的感受。原本有滋有味的話題,學生卻感到索然無味,這就要求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生活,了解他們的需求,使學生在口語交際中真正活起來、動起來。教師是牧羊人,要把可愛的孩子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這才是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