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1(蘇教版語文二下教案)(精選2篇)
練習1(蘇教版語文二下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教學重點、難點:學會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教學對策:自學師生之間的一段對話,認真讀,不理解的小組內討論。
教學準備:
字典
教學過程設計:
一、學習師生對話,理解部首查字法的方法
1.今天我們來學習另一種查字法——部首查字法。請小組內先來學習這種方法。
要求:先自己認真地讀讀師生之間的對話,然后同桌互相學習,討論學不懂的地方。
2.讀懂對話。哪一對同桌愿意來演一演這段對話。
(1)學生自學師生之間的對話,同桌分角色朗讀對話,兩人討論學習對話內容。
(2)幾對同桌來表演朗讀對話。
3.認識部首查字法的步驟。
(1)認識字典,部首檢字表,這個表有兩種表格,一是部首目錄表,二是檢字表,請你們翻到部首目錄表。以“椅”為例來查字典了解部首查字法的步驟。
(2)接下來怎么做?怎么找呢?
(3)學生說一說
(4)是啊,首先找出字的部首,數一數部首的筆畫,在部首目錄表中找到這個部首。
(5)找到“木”這個部首以后怎么做?(看木字旁后邊的頁碼,按這個頁碼在檢字表里找到木字部。)
(6)最后怎么找“椅”字呢?(再數一數木字旁右邊的筆畫8,在木字部的8畫里找到“椅”,看看“椅”的頁碼是多少,翻到那一頁,找到“椅”字,你就會讀了)
二、練習填表
1.小猴子讀了個童話,下面的字不認識,請你幫助他,好嗎?請看表格,第一列里請填上生字的部首,第二列里填上生字一共有幾筆,最后寫上生字的讀音。我么來個查字典比賽,看誰先幫助小猴子解決生字。
2.學生運用部首查字法來查四個生字。并完成表格。
3.評選出查字典比賽高手。組織交流。
4.交流:
腔:月字部首,總共12畫,讀音是
糧:米字部首,總共13畫,讀音是
酣:取左邊的部首,總共12畫,讀音是
敲:取左邊的部首,總共14畫,讀音是
三、總結:
是啊,一般選部首,我們都選擇左邊,或者上面和外面,如果兩個部分都是部首或者查不到左邊或者上面或者外面就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內的順序來。
一、結合句子給小猴子講講生字的意思。
1、自己先讀讀想想什么意思?
學生邊讀三句句子邊想帶點字的意思。
2、指名讀第一句,“腔”是嘴巴的意思。
指名讀第二句,“糧”是吃的東西。
指名讀第三句,“酣”指睡得很香,很沉。“敲”就是(學生做敲門的動作)這個動作。
板書設計
部首查字法
找部首
查部首
找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記四個成語,并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能運用四個成語。
2.練習書寫橫畫比較多的字“拜、瞄、鼻”。
教學重點:熟記成語,美觀地書寫三個橫畫多的字。
教學難點:能運用四個成語。
教學對策:看圖理解成語,并提供語言環境。
教學過程設計:
一、教學熟記成語
1、看插圖,說說圖上的人們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你看到的是怎樣的場景?
2、指名個別回答:人們正在唐人街上過節日。大街上,人流如潮,燈火通明,有一隊人正在舞龍,邊上有許多觀眾正興高采烈的觀看呢!家家戶戶大門前掛起了大紅燈籠,人們提著各種精致的花燈,放起了五彩繽紛的禮花。每個人臉上笑開了花。
3、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四個成語就是描寫人們過節時歡樂熱鬧的場面。
4、借助拼音自學。
要求:讀準每個生字,成語。
5、檢查自學,并做指導。
①個別朗讀成語,并業讀音上的指導,“張燈結彩”的“張”翹舌音和后鼻音要讀到位。“普天同慶”的“普”是生字,第三聲,“慶”是后鼻音。②開火車朗讀成語比賽。③指名朗讀四個成語,評選讀書高手。④齊聲朗讀。
6、朗讀感悟。
請你再看看圖,認真讀讀想想你讀懂了哪些?
(1)學生看圖再次朗讀,邊讀邊想。
(2)交流:
張燈結彩:人們過節,掛燈籠,放禮花,很高興。
喜氣洋洋:人們非常的高興。
歡聚一堂:人們高興聚在一起慶祝節日。
普天同慶:全國上下的人們都在高興地慶祝節日。
三、教學書寫生字
1、認讀生字。請說說他們的特點。
2、請你先在自己的書上每個描紅一遍,想想你怎么教這個字?
3、學生先每個字描一個。
4、交流怎么教:
拜:右邊的手字旁第一橫比較短,而且有點斜,寫在橫中線上一點,下面一提要長些,右邊的第一橫較短,下面兩橫比上面一橫短,第三橫寫在橫中線上,最后一橫要長,起筆超過豎中線。……
5、師小結:我們寫的時候要注意橫的長短變化和橫之間的距離扁。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讓學生知道在口語交際中,既要注意口頭語言的表達,又要有良好體態語言的配合,這樣不但文明禮貌,而且有時可以增強表達效果,逐步養成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
教學重點: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到各種姿勢所代表的禮節,對人的一種尊重。因此說話要注意姿勢。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良好的說話姿勢,明白不同場合不同人物不同的說話姿勢。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設計
一、審清題目
1、請小朋友翻開書本讀讀課題,想想題目意思。
你能說說題目意思嗎?
2、學生自學題目要求。
3、交流說題目意思:
(1)看圖說出圖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跟誰說話?
(3)說出圖上小朋友姿勢是不是正確,并說說為什么?
二、看圖說話
(一)第一幅圖
出示掛圖,看第一幅圖,上面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她在和誰說話?她的姿勢是怎樣的?對嗎?你覺得為什么?
1.自己先說說。
2.個別學生交流:
①圖上的小朋友在老師的辦公室,她右手抓頭,左手垂下,右腳彎曲,表情笑嘻嘻的。
②她的說話姿勢不對。因為老師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人,在辦公室里老師和你談話應該認真聽,站好,兩個腳都站直,兩手下垂,態度要認真。
1、指名表演,其他學生評價。再請幾組表演。
(二)第二幅圖
1.仔細看這一幅圖,根據要求請同桌間互相說說圖上的內容。
2.組織交流。
交流:一家人在家里吃飯,那小朋友左腳搭在另一只凳子上,邊吃飯邊說話。他的這種姿勢是不對的,因為那小朋友吃飯和爸媽說話時候不講文明,很隨便,不管在家里還是在別的地方,飯桌上和別人談話都應該要注意禮節,腳放好,身正態度認真些。
那么正確的吃飯姿勢應該如何?請一組小朋友來表演,好嗎?
3.三人上臺表演,其他學生做評委。
4.總結:在自己家里的飯桌上和爸爸媽媽說話時候也要注意姿勢。
(三)第三幅圖
1.請看這幅圖,小組里先討論說說,然后小組內表演一下。
2.組織交流。
(1)先看圖說說內容:在教室里,小朋友在上課,有一個男同學有事站起來問前面的女同學。他的這種說話姿勢不對,因為有事要經過同意,問同學不能朝她后背說,這樣不禮貌,應該經過同意,走過去面對面的問。
(2)小組選出代表表演。并作評價。
三、總結:我們平時在不同場合,不同時間,和不同的人說話都要注意姿勢,這也是對人的一種尊重。
練習1(蘇教版語文二下教案) 篇2
第 1 教時
教學目標
1、觀察文字畫,寫出相應的字來。
2、根據畫面內容,發揮想象,編一個小故事,要求說清楚時間、地點、主人公、什么事情。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重點:能通順連貫的講一個故事。
難點:發揮想象,要求:說清時間、地點、主人公、什么事情。
對策:幫助學生理清時間、地點、主人公、什么事情
教 學準 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看文字畫寫出字
1、出示文字畫,說說圖上都畫了些什么?
2、指名上前邊點出各種圖邊說出是什么?(月亮、樹木、鹿、龜)
3、看了這些畫,你會連想到哪些字?為什么?同桌討論交流。
4、交流:會想到“月、林、森、鹿”。
因為這些文字跟畫非常相似。
5、照樣子,在田字格內把相應的字寫出來。
二、想象說話
1、學生自己讀讀題目要求,說說題目意思
(看著圖,發揮想象,編一個小故事)
2、講故事我們要注意哪些?
(說明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經過)
3、自己看著圖靜靜地想三分鐘,然后自己試著說說這個故事,出示要求:說清楚時間、地點、主人公、什么事情,并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
4、小組內交流自己編的故事,小組討論評價。(老師安排好組長,并小組巡視指導)
5、小組選出代表講故事。
6、師生共同評價。
7、自己想想清楚修改一下然后再次小組內交流。
板書設計
發揮想象講故事
時間 地點 人物 事情
第 2 教時
教學目標
1、讀讀背背。要求熟記四個尊敬長輩、虛心求教的成語和三條名言警句。
2、學寫好三個以撇為主要筆畫的字“衫、移、秒”。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重點: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成語和名言警句。書寫好以撇為主要筆畫的字。
難點:1、熟練背誦成語和名言。
2、美觀的書寫三個字“衫、移、秒”。
對策:確保寫字時間
教 學準 備板書
教學過程
一、讀讀背背
(一)熟記成語。
1、借助拼音自由朗讀成語,要求:讀準字音。
2、指名朗讀成語,并請學生隨機正音。
shēn shēn rú
莘 莘 學子 (注意這是念shēn不是xīn) 孺子可教(翹舌音)
開火車朗讀,齊讀。
3、看圖讀成語再理解成語。
學生簡單介紹你理解成語的意思。
老師補充
莘莘學子:眾多的學生。
立雪求道:是個典故,又叫做“程門立雪”,說的是一個下雪天,宋朝的楊時和游酢去拜訪老師程頤,當時老師正在坐著打盹,二人畢恭畢敬地站在外面等候,等到老師醒來,門外的雪已經下到一尺深了。后來就用“立雪求道”來表示對師長的尊敬。
春風化雨:老師的教育像和煦的春風和淅瀝的小雨一樣滋潤學生心田。
孺子可教:年輕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4、背誦成語。
自由讀讀背背。同桌互相背誦。指名背誦。齊背。
(二)背誦名言警句。
1、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讀通每句話。
2、指名朗讀三句話。并正音。
xiàn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個字在這里不念jiàn)
個別讀準三句話,小組朗讀比賽。
3、對照圖再次朗讀想想你讀明白了哪些?
適當補充:
①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反復的讀,邊讀邊想,其中的意思你就會明白。
②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的詩歌中的一句。意思是書讀得多了,寫文章的時候就能文思敏捷,筆走如飛。這就是書讀得多積累的詞匯語言豐富,寫作能力就提高了。
③讀書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到指的是心里要想,眼到是指眼睛要看著,口到,指嘴巴要讀出來。
4、背誦。
二、學寫鉛筆字
1、出示:衫、移、秒
2、認讀后說說每個字的什么筆畫很多?(撇)
3、同桌討論交流每個字的撇該怎么寫好?
4、交流:
衫:左邊的橫撇要舒展開來,比較長。三撇一撇比一撇長,而且三撇的起筆要對齊。
移:左邊的第一撇短,第二個撇要舒展,右邊的“多”字撇要緊湊。
秒:左邊的禾字旁同上,右邊的一撇要長而且在橫中線起筆。
5、范寫指導。學生書空并描紅。
板書設計
衫、移、秒
莘莘學子 孺子可教
春風化雨 立雪求道
第 3 教時
教 學目 標
口言語交際:我愛吃的水果。這是一項敘述、觀察、體驗的說寫訓練。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重難點:說寫訓練。
通過動用學生的感官,聽覺、觸覺、嗅覺、味覺、視覺……使
學生將自己喜歡的一種水果的形狀、顏色、味道說清楚、
寫明白。
教 學準 備
水果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一年四季有許多水果,有哪些呢?
2、學生用“有……有……有……還有……”的句式說。
師相機板書:蘋果、桔子、香蕉、椰子、西瓜……
3、師:這些水果都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什么滋味?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說一說、寫一寫。
板書:我愛吃的水果
二、借助拼音讀題,說說題目要求。
問題:1)你喜歡吃什么水果?
2)它的形狀、顏色是怎樣的?
3)它的味道怎樣?
要求:1)觀察
2)說一說
3)寫下來
三、指導
1、說說喜歡吃什么水果?
用“我喜歡吃( )、( )、( )和( ),最喜歡吃( )。”這一句式說。
2、指導觀察桔子。
1)出示一個大桔子,請同學們用眼睛觀察,說說桔子的形狀、顏色。
2)板書:
形狀——圓圓的 像(小燈籠、小拳頭……)
顏色——桔紅 黃澄澄
指導:小朋友由眼睛所看到的展開想象,這便是聯想。指名一學生將桔子的形狀、顏色連起來說一說。
3) 開桔皮,指導學生觀察。
從桔囊的數量、樣子方面說一說。
(數一數,一、二、三……一共八片,如同八個胖娃娃緊緊地湊在一起說悄悄話。)
4)剝下一片,塞在嘴里,嘗嘗是什么味道?(舔中帶酸)
5)將桔子的形狀、顏色、味道連起來說一說,注意加上剝桔子的動作。最后,可以說上一句贊美桔子的話。如:我真喜歡吃桔子啊!
自由練說后指名說。
3、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說說它的形狀、顏色、味道。
自由說后交流說。
四、把剛剛說的內容寫下來。
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寫后交流。
五、教師小結。
我們觀察一樣事物,可以用我們的眼睛看,用鼻子聞,用手觸摸,用嘴巴嘗……同時加上自己的想象,可以將事物的特征形象、生動、具體地描述出來。
板書設計
顏色
我愛吃的水果 : 形狀
(看到的、感覺到的) 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