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7 (蘇教版語文二下教案)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讀一讀關于石林風情的詞語,了解少數民族風情。
2.寫三個左右結構的字。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
重點:1、學用字詞句。
2、寫好鉛筆字
難點:“撒、筍、柱、銀、屏”這幾個字比較難讀準,要指導學生多讀,讀準字音。
對策: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談談有關石林風情,通過查字典、學生范讀等多種形式讀準字音。
教學準備:
圖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 學習字詞句
(一)創設情境,喚起生活
1今天老師帶大家一起到云南去看一看那里的石林。出示媒體:石林風光
2出示“石筍、石柱、石屏風、阿詩瑪”等特寫,這些是什么?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
(二)圖文對照,感情朗讀
1出示“石筍、石柱、石屏風”的圖片,誰能分別說說各是什么?
它們有什么區別?
2出示‘‘阿詩瑪”。說說這塊石頭像什么?她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師講故事。
3指導感情朗讀。
4詩中的火把節、火樹、銀花是什么呢?
(三)再現情景,觀察表達
1播放火把節的錄象
2再指導朗讀
二寫好鉛筆字
1出示三個字,引導學生觀察說一說共同點。
2指導書寫。
板書設計
朋 竹 斑
第2教時
教學目標:
積累四個成語;背誦古詩詞《江南好》;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重點: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成語和背誦古詩。
難點:熟練背誦成語和古詩。
對策:確保誦讀時間
教學準備:
板書古詩
教學過程設計
一、教學讀讀背背
1.出示四個成語。
引導學生回憶《歌唱二小放牛郎》,講述熟悉的英雄人物事跡。
學生自己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講一講劉胡蘭、王二小的事跡。
引導學生大體了解成語的意思。
聯系背誦成語。
個別背,集體背誦
2.引導學生背誦白居易的詩,從而出示《江南好》
指導學生讀正確,讀流暢,盡量做到有韻律,有感情。教師要加強示范。
學生背誦古詩。
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學生練習朗讀。
對照插圖體會詞的意境。
熟練地背誦。
板書設計
板書古詩
第3教時
教學目標:
通過讓學生在口語交際的過程中學會轉述。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重點:轉述時必須把內容說完整,說準確。
難點:不能丟三落四。
對策:創設情境,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進行口語交際。
教學過程設計
一、聽故事,找錯誤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故事大家想聽嗎?仔細聽,故事中的小白兔都講錯了哪些話?(師講故事《小白兔去奶奶家》
2小白兔怎么會講錯的呢?(生討論)
3給人家帶口信,我們把這叫做轉述。在轉述時要注意講清誰給誰說,是一件什么事。
二、指導理解題意,明白“誰”“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