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種果樹》的新思考(精選14篇)
《猴子種果樹》的新思考 篇1
作者:紅袖添亂 轉貼自:油城信息港 點擊數:146
《猴子種果樹》是一篇有趣的童話,小猴為了早日吃果子,在烏鴉、喜鵲、杜鵑的勸說下,拔了梨樹種杏樹,拔了杏樹種桃樹,拔了桃樹種櫻桃,結果“櫻桃好吃樹難栽”,到頭來什么也沒種成。整個故事,動物語言特別是小猴的語言活潑生動,個性十足,小朋友們百讀不厭。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但是,每次上這課時,看到小朋友們看到神氣活現、搖頭擺尾的讀,夸張的做著動作,心中總覺得少了些什么?難道課文只能停留在“讀了這篇課文,你想對小猴說些什么?”這樣的問題上?停留在“小猴小猴,你做事要有耐心”的高度?
我不可能把自己的思想加給學生,該怎么辦呢?臨當課文結束時,一位扮演小候的孩子很激動的舉著手:“我有辦法了!聽了小鳥的話,我不拔樹,我再種上杏樹、桃數、櫻桃,這樣我只要等一年,就可以櫻桃;再等一年,就吃桃子;再等一年——這樣多好,每年都多吃一樣果子,多舒服!”我眼睛一亮:“大家說說,這次小猴做的怎么樣?”
生:小猴沒有光聽別人的話,他相信自己,他堅持到底。
生:小猴愛動腦筋,才能年年吃新果子。
生:小猴有耐心了,他知道等待才能吃到甜甜的果子。
我想起了識時務老師的填空,于是我在黑板上寫:做事有耐心,學會——
生:做事有耐心,學會堅持。
生:做事有耐心,學會自信。
生(剛才那只小猴):做事有耐心,學會用智慧生活。(掌聲)
生:做事有耐心,學會等待。
師:對,我的孩子們。學會思考、學會等待,對我們來說,那是多么重要呀。老師這里有篇文章,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位母親與家長會
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癥,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不了,你最好帶他去醫院看一看!被丶业穆飞,兒子問她老師都說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因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她表現最差;惟有對他,老師表現出不屑。然而,她還是告訴了她的兒子。
“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其他的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
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地吃了兩碗米飯,并且沒讓她喂。
兒子上小學了。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學考試,你兒子排第49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您最好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淚。然而,當她回到家里,卻對坐在桌前的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了,你并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說這話時,兒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她甚至發現,兒子溫順得讓她吃驚,好像長大了許多。第二天上學時,去得比平時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她坐在兒子的座位上,等著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因為每次家長會,她兒子
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總是被點到。然而,這次卻出乎她的預料,直到結束,都沒聽到。她有些不習慣。臨別,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
她懷著驚喜的心情走出校門,此時她發現兒子在等她。路上她扶著兒子的肩膀,心里有種說不出的甜蜜,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高中畢業了。一個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的日子。學校打電話讓她兒子到學校去一趟。她有一種預感,她兒子被清華錄取了,因為在報考時,她給兒子說過,她相信他能考取這所學校。
她兒子從學;貋,把一封印有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轉身跑到自己房間里大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是您……”
這時,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故事讀完了,教室里一片寂靜,我輕生問到:你感動了嗎?被誰感動?
生:我被媽媽感動了。她沒有批評孩子,她對孩子撒謊,其實她在等待,等待孩子的好成績。
生:其實,孩子也等待,等待用好成績報答媽媽。
師:孩子們,學會等待,在等待中努力,于是,等待創造了——
生:等待創造奇跡。
生:等待創造新的生活。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生:等待創造美好和善良。
師:孩子們,誰說你們是7、8歲的孩子,你們那么愛思考,你們就是一群思想家。學會等待、學會思考、用智慧去生活,這些話我們將牢牢記住,因為對于我們,一輩子有用
紅袖添亂
《猴子種果樹》的新思考 篇2
《猴子種果樹》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于求成。
教學過程
一、復查導入,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新廛,請大家伸出你的小手,與老師一起寫課題:猴子種果樹,提示生字“種”的寫法,位置、比例等。
1、生字詞語大家都認識了嗎?出示詞語,讓學生認讀。
投影出示:梨樹 杏樹 桃樹 櫻桃樹(樹木)
烏鴉 喜鵲 杜鵑(山羊)
哇哇 喳喳 咕咕(再讓生說一個象聲詞)
梨五杏四 杏四桃三 桃三櫻二 櫻桃好吃樹難栽(介紹農諺:農民伯伯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2、這只猴子種了 次樹,先后種了 樹、 樹、 樹、 樹,結果 。為什么這只猴子什么樹也沒有種成呢?
交流板書:沒有耐心 沒有主見(師相機板書)
過渡:你從哪里看出猴子沒有耐心、沒有主見呢?請大家自由讀讀課文,想一想。
二、精讀課文,匯報交流
1、生自由讀課文,思考。
2、成果交流:
。ㄒ晫W生回答情況而定)
聽到烏鴉、喜鵲、杜鵑的話,猴子馬上就改變了主意,所以它沒有耐心。
(1)(此處指導學生讀書要細致,用橫線畫出烏鴉說的話,波浪線畫出猴子的想法。)梨樹成活時,烏鴉是怎么給猴子說的?
處理要細,讓生畫出用橫線烏鴉的話、用波浪線畫出猴子的想法和動作。然后引領學生反復讀這一層次,最終讓學生明白:正是猴子沒有耐心,所以它什么樹也沒有種成。
。2)(此處指導學生半扶半放,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畫出喜鵲的話,猴子的想法。然后,分開小組訓練。)再來看一看喜鵲是怎樣給猴子說的,猴子又做了什么?讓學生自學4-5自然段,然后讓學生分角色讀一讀,讀出喜鵲的勸告和猴子的沒有耐心。正是因為猴子做事情沒有耐心,所以它什么樹也沒有種成。
。3)(此處放手讓學生自由結合讀書,合作探究,分角色讀書,讀出猴子的沒有耐心、沒有主見。)看一看杜鵑勸解猴子的部分,讓學生合作交流讀一讀課文的6-7自然段,然后讓學生練習講一講。提醒學生只有讀好了,才能講得好。
學生講后正是因為猴子沒有耐心,所以它什么樹也沒有種成。
3、一句農諺:櫻桃好吃樹難栽,一連幾年,猴子都沒有栽活。正是因為猴子沒有耐心,所以它,讓學生讀一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就這樣,這只猴子什么樹也沒有種成。
三、聯系實際,拓展延伸
面對空蕩蕩的果園,這只猴子會想些什么?你又有什么話要對它說呢?你還有什么話要對自己說呢?
四、布置作業
下節課大家可以在老師的帶領下演一演這個童話故事。
課前交流:
齊唱歌曲《小蝸牛》,讓學生說說自己要向小蝸牛學習什么?
生:要堅持到底;要堅持不懈……
一、導入新課:
1、介紹“種”的寫法。著重介紹懸針豎的寫法;
2、開火車讀新詞:
桃樹 杏樹 梨樹;烏鴉 喜鵲 杜鵑;哇哇 喳喳 咕咕;你有這個耐心嗎?你能等得及嗎?你不著急嗎?我可等不及,我也等不及,我還是等不及。
過渡:
六一兒童節就要到了,學校要搞一次文藝演出,我們可以將本課編排成課本劇,大家同意嗎?
生:同意。
師:誰能說說要想演好這個故事,我們需要怎么做?
生:要有態度。(訂正這個詞:認真準備。)
生:要加上動作。
生:要模仿好小猴、烏鴉……的聲音。
師:要完成這個工作,我們應該……
生:把課文背下來。要把課文讀深入。
師:好的,我們根據課文內容,把本課分成三層,拍成三集,現在我們先來看一看“第一集”該怎么做。
相機讓學生默讀課文的第二至第三自然段。
二、精讀課文的第二至第三自然段
1、學生默讀第二至第三自然段
2、學生思考表演
明確好自己的角色,說一說自己要演烏鴉應該怎么演,演小猴要怎么演,演小樹苗應該怎么演,旁白應該怎么讀。
觀眾應該怎么表現,如何傾聽,如何找出問題,如果是自己去表演要怎樣去演。
3、學生匯報表演:
。1)第一組四人上臺,表演。
生紛紛指出其優點和不足,讓本組學生再訓練一次。
。2)第二組四人上臺,表演。
生指正問題的同時,讀好語言,糾正相關的細節。
三、因為時間關系,老師本來想處理課文的第四至第七節,放到下一節課再處理了。然后老師告訴大家:“一連幾年,猴子什么也沒有種成。面對這種情況,猴子會想些什么呢?”
學生:很失望;很難過;很不高興;再種果樹,一定要種活;多種上幾種果樹……
四、出示名言:
失敗是成功之母!
下面還有兩句(因為記錄速度較慢,略去,大意是鼓勵猴子不要泄氣等。)
五、作業:
繼續排練,為六一兒童節作好準備。
《猴子種果樹》教學實錄(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于求成。
教學過程
一、復查導入,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新課,請大家伸出小手,與老師一起寫課題:猴子種果樹,提示生字“種”的寫法,位置、比例等,請大家齊讀課題。
1、生字詞語大家都認識了嗎?出示詞語,讓學生認讀。
投影出示:梨樹 杏樹 桃樹 櫻桃樹(相機給大家說一個詞語:樹木。讓學生分辨它們是否屬于一類。經分辨它們不是一類,樹木包含的范圍較廣。)
烏鴉 喜鵲 杜鵑(師再說一個詞語:山羊,學生說這不是一類的。)
哇哇 喳喳 咕咕(再讓生說一個象聲詞,學生模仿小狗、小貓、小羊的叫聲說幾個象聲詞。)
梨五杏四 杏四桃三 桃三櫻二 櫻桃好吃樹難栽(這些詞語用書中的一個詞語來說就是“農諺”。讓學生說一說對農諺的理解。介紹農諺:農民伯伯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相機說幾個農諺: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2、這只猴子種了 次樹,先后種了 樹、 樹、 樹、 樹,結果 。
學生填空:四次,梨樹,杏樹,桃樹,櫻桃樹。
過渡:為什么這只猴子什么樹也沒有種成呢?請大家帶著這個問題,默讀一下課文,找一找原因。
二、精讀課文,匯報交流
1、生自由默讀課文,圈畫、思考。
2、成果交流:
。ㄒ唬
師:同學們都讀完了,想一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生:因為猴子沒有主張。
師:能不能換一個詞語?
生:沒有主見。
師:好?蠢蠋煂懴逻@幾個字:(板書:沒有主見)
師:還有什么原因?
生:我從猴子天天澆水、施肥這里看出猴子沒有耐心。
師:你說的真好。跟老師寫這幾個字:
師板書:沒有耐心。指導學生這個“耐”的寫法。這是一個生字,要注意它左右兩邊的比例。
。ǘ
1、師:大家看看,這只猴子沒有種成一棵樹,是因為它聽從了三只鳥的勸告,都聽了哪三只鳥呀?
生:烏鴉;喜鵲;杜鵑。
師:就讓我們先來看一看烏鴉對猴子的勸告吧。
師:請大家自由地讀一讀課文的第二至第三自然段,用橫線劃出烏鴉說的話,用波浪線劃出猴子的想法。
學生一邊畫,一邊自由地讀這兩個自然段。
2、品詞:
哇哇:讓學生練讀烏鴉的叫聲,學生練得津津有味。
農諺的意思:農民伯伯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梨五杏四:根據下文的意思讓學生說一說它的意思:梨樹要五年才能結果,杏樹要四年才能結果。
拔掉,種上:讓學生做動作,表演體會這兩個詞語的意思。
3、指導練讀。(投影這兩段文字)
讀好烏鴉的話,再讀好猴子的想法。指導學生分角色讀一讀。
4、分角色表演讀。
(三)
半扶半放:精讀課文的第四、第五自然段。(投影出示這兩個自然段)
1、指導學生劃出喜鵲的話與猴子的想法,并分小組練習讀書;
2、指名學生分角色讀這兩個自然段。
。ㄋ模
全放:投影課文的第六、第七自然段,讓學生直接分角色讀此處,讀出杜鵑和猴子的語氣和想法。
師相機點評。
。ㄎ澹
師:聽到烏鴉、喜鵲、杜鵑的話,猴子馬上就改變了主意,所以它既沒有耐心,又沒有主見。
師:櫻桃好吃樹難栽,一連幾年,猴子什么都沒有栽活。正是因為猴子沒有耐心,沒有主見,所以它——讓學生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就這樣,這只猴子什么樹也沒有種成。
三、聯系實際,拓展延伸
(教師相機出示投影)
1、面對空蕩蕩的果園,這只猴子會想些什么?
你又有什么話要對它說呢?
你還有什么話要對自己說呢?
2、送三句名言: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堅持多久。
——英國 塞·約翰生
人必須要有耐心,特別是要有信心。
——法國 居里夫人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意大利 但丁
四、布置作業
1、下節課我們要演一演這個童話故事,可以嗎?(學生:可以)請大家在課外練習演演這個故事。
2、推薦一篇課外閱讀短文:《抬驢》。
《猴子種果樹》的新思考 篇3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13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3.讀懂課文中的反問句。懂得沒有足夠的耐心,急于求成是什么事也辦不成的。
【教學重難點、關鍵】
1.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寓意。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或投影片。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
1.今天,我們要來學,《猴子種果樹》的故事。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學習“猴”。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老師在題目旁打上小問號。
二、初讀。
1.帶著問題借助拼音自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再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和小節號。
3.ke jiao shi ge nai ba
。ǔ鍪荆┮豢脻菜┓矢绺缒托陌蔚
gai duan yan que juan ying
改變短諺語喜鵲杜鵑櫻桃
1.自讀生字詞。
2說說你在這些生字的音、形、義上有什么收獲?
3學生匯報、交流。
字音:
“施”:讀翹舌音!澳汀保鹤x鼻音。
“櫻”:讀后鼻音!袄妗保鹤x邊音。
“鵲”:韻母是ue,碰到q,u上兩點抹去。
“鵑”也是跟“鵲”的情況相似。
字形:
“澆”:右上沒有點。
“拔”:右邊是“友”上加一點,不是“發”。
字義:
“顆”:指的是比較圓潤、小的東西。
“棵”:專指修飾從地里長出植物。
4帶讀,指讀,開火車讀。
5去掉拼音指讀,齊讀詞語。
4.把生字帶到課文認真讀,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5.(出示)你能把這些問句讀好嗎?
“你有這個耐心嗎?”
“你能等得及嗎?”
“你不著急嗎?”
1自讀。
2指讀,齊讀。
6.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
7.再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三、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1.通過讀,你有沒有不懂得詞語?(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就叫他反復讀,自己解決)
2.有些詞語我們放到第二節課去解決。
3.你覺得哪一自然段寫得有意思,能讀給大家聽聽嗎?
4.生讀、交流。
5.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6.齊讀全文
四.教學生字。
1.分析字形。
“猴”:中間沒有一豎。
“歌”:上面的“可”沒有勾,而且要寫得小點。
2.指導寫字。
“澆”:最后一筆要舒展放縱。
“梨”:下面“木”的一橫要寫長,托住“利”。
“哥”:第六筆橫要寫長點。
“功”左邊的“工”略微往上寫一點。
3.生描紅,師巡視指導。
作業 設計
一.畫去不正確的讀音。
梨(li ni)樹耐(lai nai)心
施(si shi )肥櫻(ying yin桃
二.看拼音寫詞。
hou zi jiao shui shi fei gai zheng
( ) ( ) ( ) ( )
ba diao ge ge li shu cheng gong
( ) ( ) ( ) ( )
三、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3.讀懂反問句并能感悟文中的寓意。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抽讀生字卡片。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新授。
1.指明分段朗讀課文。
2.聽了課文,自己再讀讀課文,看看有哪些地方不太懂?
3.學生互相交流、討論。
4.你讀懂了什么?(一邊說一邊看掛圖)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指導表演。
1.自由組合來表演課本劇。
2.學生上臺表演。(可邊看書邊演,也可以背臺詞表演。)
四、小結。
1.讀了,演了這個小故事,你想對小猴說什么?
2.你從小猴身上知道了什么?
作業 設計
一、比一比,組詞。
撥哥猴棵
拔歌侯顆
二、用直線將可以搭配的詞語連起來。
烏鴉咕咕梨樹四年結果
喜鵲哇哇杏樹三年結果
杜鵑喳喳桃樹五年結果
三、照樣子,寫句子。
例:你有這個耐心嗎?
你沒有這個耐心。
1.你不著急嗎?
2.你能等得及嗎?
三、請你把想對小猴說的話寫下來。
附:板書設計 :
22.猴子種果樹
烏鴉 梨五杏四 拔
喜鵲 杏四桃三 拔
杜鵑 桃三櫻二 拔
“櫻桃好吃樹難栽”
沒有耐心,不能成功
《猴子種果樹》的新思考 篇4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13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3.讀懂課文中的反問句。懂得沒有足夠的耐心,急于求成是什么事也辦不成的。
【教學重難點、關鍵】
1.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寓意。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或投影片。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
1.今天,我們要來學,《猴子種果樹》的故事。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學習“猴”。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老師在題目旁打上小問號。
二、初讀。
1.帶著問題借助拼音自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再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和小節號。
3.ke jiao shi ge nai ba
(出示)一棵澆水施肥哥哥耐心拔掉
gai duan yan que juan ying
改變短諺語喜鵲杜鵑櫻桃
1.自讀生字詞。
2說說你在這些生字的音、形、義上有什么收獲?
3學生匯報、交流。
字音:
“施”:讀翹舌音!澳汀保鹤x鼻音。
“櫻”:讀后鼻音。“梨”:讀邊音。
“鵲”:韻母是ue,碰到q,u上兩點抹去。
“鵑”也是跟“鵲”的情況相似。
字形:
“澆”:右上沒有點。
“拔”:右邊是“友”上加一點,不是“發”。
字義:
“顆”:指的是比較圓潤、小的東西。
“棵”:專指修飾從地里長出植物。
4帶讀,指讀,開火車讀。
5去掉拼音指讀,齊讀詞語。
4.把生字帶到課文認真讀,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5.(出示)你能把這些問句讀好嗎?
“你有這個耐心嗎?”
“你能等得及嗎?”
“你不著急嗎?”
1自讀。
2指讀,齊讀。
6.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
7.再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三、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1.通過讀,你有沒有不懂得詞語?(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就叫他反復讀,自己解決)
2.有些詞語我們放到第二節課去解決。
3.你覺得哪一自然段寫得有意思,能讀給大家聽聽嗎?
4.生讀、交流。
5.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6.齊讀全文
四.教學生字。
1.分析字形。
“猴”:中間沒有一豎。
“歌”:上面的“可”沒有勾,而且要寫得小點。
2.指導寫字。
“澆”:最后一筆要舒展放縱。
“梨”:下面“木”的一橫要寫長,托住“利”。
“哥”:第六筆橫要寫長點。
“功”左邊的“工”略微往上寫一點。
3.生描紅,師巡視指導。
作業 設計
一.畫去不正確的讀音。
梨(li ni)樹耐(lai nai)心
施(si shi )肥櫻(ying yin桃
二.看拼音寫詞。
hou zi jiao shui shi fei gai zheng
( ) ( ) ( ) ( )
ba diao ge ge li shu cheng gong
( ) ( ) ( ) ( )
三、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3.讀懂反問句并能感悟文中的寓意。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抽讀生字卡片。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新授。
1.指明分段朗讀課文。
2.聽了課文,自己再讀讀課文,看看有哪些地方不太懂?
3.學生互相交流、討論。
4.你讀懂了什么?(一邊說一邊看掛圖)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指導表演。
1.自由組合來表演課本劇。
2.學生上臺表演。(可邊看書邊演,也可以背臺詞表演。)
四、小結。
1.讀了,演了這個小故事,你想對小猴說什么?
2.你從小猴身上知道了什么?
作業 設計
一、比一比,組詞。
撥哥猴棵
拔歌侯顆
二、用直線將可以搭配的詞語連起來。
烏鴉咕咕梨樹四年結果
喜鵲哇哇杏樹三年結果
杜鵑喳喳桃樹五年結果
三、照樣子,寫句子。
例:你有這個耐心嗎?
你沒有這個耐心。
1.你不著急嗎?
2.你能等得及嗎?
三、請你把想對小猴說的話寫下來。
附:板書設計 :
22.猴子種果樹
烏鴉 梨五杏四 拔
喜鵲 杏四桃三 拔
杜鵑 桃三櫻二 拔
“櫻桃好吃樹難栽”
沒有耐心,不能成功
《猴子種果樹》的新思考 篇5
教例一:
師:我們先來看看第一自然段,我要請一個小朋友來讀一讀,其他小朋友也有任務,你們要想一想,看了第一自然段后,你知道了什么?(生讀第一自然段。)
生:我知道了猴子很勤勞,因為它天天都給果樹澆水、施肥。
生:我知道了猴子很喜歡吃水果,它天天澆水、施肥是為了早點吃到水果。
生:我知道了猴子種的第一種果樹是梨樹。
生:我知道了猴子的心情有點著急,它等著將來吃梨子呢!
師:說得好,那就請你們一起帶著這種著急的心情來讀一讀吧。
。ㄉR讀第一自然段)
反思:
這位老師的設計是由學生到書本,也就是“教師帶著學生走進書本”,是單線性的傳授教學,教學節奏簡單,氣氛沉悶。 單線性的教學忽略了學生的個性、思維和能力的發展,注重對純文本知識的獲得,忽略了自己在為學生創設的發展奠基。這樣的教學,沒有語言的訓練, 沒有想象的空間,沒有深刻的情感體悟,語文課就失去了語文味。
我的構思:
師:我想請一個小朋友來讀一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小朋友要一邊聽一邊想,聽了同學讀的第一自然段后,你知道了什么?
。ㄒ簧x第一自然段。)
生:我知道了這只小猴子種了一棵梨樹苗。
。ń處熛鄼C在黑板上貼上梨樹苗的圖片,對于葉子部分進行特寫。)
生:我知道了猴子天天給梨樹苗澆水施肥。
師:為什么小猴子要天天給梨樹苗澆水施肥啊?
生:小猴子想要早點吃到梨。
生:小猴子急著要吃梨。
師:是啊,這只小猴子剛剛種下梨樹苗,就想吃到梨子,你覺得這只猴子怎么樣呀?
生:它很心急。
生:它沒有耐心等。
師:(指圖問)如果你是這只猴子,你每天給梨樹苗澆水施肥的時候,會對著梨樹苗著急地說什么呢?
生:梨樹苗呀梨樹苗,你可要長得快一點呀,我等不及想吃梨呢!
生:我的小梨樹苗呀,快快長大!長大了我就能吃梨子了。
師:瞧!小猴子它多心急呀!怎樣讀才能把猴子的心急讀出來呢?小朋友自己試試看。
(學生自由練習朗讀、指名讀,師生相機評價。)
師:讓我們一起來著急地讀一讀。
(齊讀第一自然段。)
反思:
一、立足文本,實現語文的工具性長期以來,語文教學受狹隘語文觀的束縛,教學內容僅限于書本上,沒有融合鮮活豐富的生活資源,造成語文教學的單調乏味。為了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語文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生活中運用,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語文學習觀,注重讓學生增強“處處留心皆語文”的意識,讓“生活”與“語文”融為一體。我在學習第一自然段的時候設計了貼圖這一環節。目的是讓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梨樹有個感性的認識。但是任何事情都講求一個度,過猶不及,過于強調“生活化”又會導致語文課教學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在聽課中,有時候會發現一些老師把語文課上成了科學課或者生活常識課,特別是在低年級的課堂上,源于學生知識面的狹窄,老師總想著給他們多一點,再多一點,往往這個時候語文課就誤入歧途了。因此,我沒有在圖片上作細致講解,本環節設計只是為了讓孩子對這四種果樹有個感性認識所作的一個鋪墊,讓孩子在下文的學習中意識到四種果樹梨樹、杏樹、桃樹、櫻桃樹的葉子是不同的。
二、追求文本語言與情感的和諧統一。兒童的世界是想象的世界,兒童在想象的世界和現實的世界中自由地穿梭,想象成為了兒童成長的需要,也是兒童情感體驗的一種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在這這篇文章的開頭,我就創設了情境,為他們提供一個想象的空間,讓他們情不自禁地化成文中的角色,去想象,去感受,去體驗。因為只有自己親身體驗過的感受才能帶給學生共鳴。別林斯基說過:“寧可讓孩子少領悟一些,但要多感受一些。
教例二:
師:那猴子為什么沒有吃到水果呢?學了2-8自然段再來回答這個問題,F在請小朋友們很快地讀一讀第2-8自然段,想一想:猴子分別聽了誰跟它說的話?
(生讀課文)
生:猴子分別聽了烏鴉、喜鵲、杜鵑三只鳥對它說的話。
師:這三只鳥分別對猴子說了什么?請小朋友們第二次讀2-8,找一找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
(生再讀)
生:我已經找到了,烏鴉對猴子說的話在第二節,喜鵲對猴子說的話在第四節,杜鵑對猴子說的話在第六節。
師:有不同答案嗎?…都沒有?恭喜大家都答對了?纯础ǔ鍪径、四、六自然段)
仔細看看這三個自然段,你發現什么沒有?聰明的你一定能發現的。
……(部分略)
師:這些鳥兒可真關心別人啊。你喜歡哪種鳥,說說為什么喜歡,并把它所在的自然段讀一讀。(生練讀)
生:我喜歡杜鵑。因為杜鵑就是布谷鳥,它的叫聲很好聽。所以我喜歡它。
(讀第六節)
師: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生:他讀得很好,特別是最后一句“你不著急嗎?”他讀出了很著急的感覺。
師:好的,那就請喜歡杜鵑的小朋友一起來讀一讀這個自然段吧。
。ㄉx第六節)
生:我喜歡喜鵲。因為喜鵲叫了就會有好事情來了,人們都喜歡它。
師:誰來評一評?
生:他讀得聲音響亮,也很有感情。
。ㄏ矚g喜鵲的學生齊讀第四節)
師:有人喜歡烏鴉嗎?
生:我喜歡。因為一年級的品德與生活課上我們學到了一首歌叫《小烏鴉愛媽媽》,小烏鴉雖然長得不好看,聲音也不好聽,但是它很孝順,所以我喜歡它。
師:這位同學能看到別人的長處,真是太棒了。小朋友們,聽了他的話,你們現在喜歡烏鴉了嗎?
生:喜歡。
師:那就請大家一起來讀這一段吧。(生齊讀第二節)
反思:
現代教育觀強調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把獲得知識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學習過程中消極、被動的地位,而主體性地位的確立,離開了自主選擇就難以成為可能。因此,小語新教材中,有許多課文都編入“你喜歡讀哪幾句?”的類似思考練習題,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興趣愛好,選擇喜歡的那部分內容進行閱讀,學生的“自主”權得到體現。因此這位老師在教學中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內容。說說喜歡哪種鳥,說說為什么喜歡,并把它所在的自然段讀一讀。再比如,著名的特級教師支玉恒老師在教學《最珍貴的東西》這一課,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進行學習,并要求學生在反復朗讀后,說說自己是否同意作者的觀點,并說說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原因。支教師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內容,創設讓學生充分發展的機會和空間,由于是學生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學生的閱讀表現得興致盎然,說得頭頭是道,課堂氣氛相當熱烈。事實證明,學生就是在自主閱讀和獨立感悟的探索過程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真正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的。
《猴子種果樹》的新思考 篇6
教材說明:
本課是一篇簡短的寓言故事,寫一只猴子沒有耐心不斷改種果樹,最終一事無成。全文共有9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猴子種下梨樹苗,等著吃梨子。第二至八自然段,寫猴子輕信烏鴉、喜鵲、杜鵑的話不斷改種果樹。第九自然段寫猴子總是種了拔,拔了種,結果什么樹也沒有種成。課文情節曲折,語言生動,極富兒童情趣,適合兒童誦讀。
教學策略:
1、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動漫手段,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投入到課文所設置的情境中。
2、以扶到放,突出重點,運用媒體的聲、像效果,讀中指導,感受三只鳥兒不同的個性特點。并把數學的相關知識引入語文教學中,通過“年、月、日”的換算,使學生能切身體會猴子的心理,真正實現課程的整合運用。
3、聯系全文,從文本的語言文字中探究猴子吃不到果子的真正原因,并受到做事要有耐心,要有主見的教育。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運用動漫手段,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積極主動地狀態下學習本課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力目標:運用媒體聲像效果,培養一定的朗讀能力,讀出烏鴉、喜鵲、布谷三種鳥兒的不同情態。
情感目標:聯系文本語言,探究猴子吃不到果子的真正原因,教育學生做任何事情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于求成,不要盲目的聽從別人的話。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朗讀,理解課文。
2、使學生明白寓言揭示的道理: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于求成。
教學準備:學生讀熟讀通課文;教師制作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出示課題。
播放《西游記》片頭曲,引出課題并齊讀
。ㄔO計意圖:對于低年級小朋友來說,猴子是一種非常討人喜愛的動物,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猴子具有淘氣、頑皮、聰明等特點,而且作為猴子的孫悟空,更是在小朋友的心目中占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播放動畫片《西游記》,一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課文中的主人公——猴子。)
2、進行摘果子讀詞語的游戲
二、學習課文,朗讀感悟
1、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感受小猴子著急的心情
。ㄔO計意圖:在教學這一部分時,我設計了一個可愛的小猴子的動漫形象,通過讓學生猜猜它的心理活動,展示小猴子的動作、神態,并抓住課文中的“天天”一詞使學生感受小猴子想早日吃到梨子的著急的心情。)
2、由扶到放,感受三只鳥兒不同的情態
(1)重點學習拔掉梨樹改種杏樹這一部分
①自讀課文二、三自然段,用不同的符號畫出烏鴉和猴子的話。
②理解烏鴉的說的話,重點理解農諺“梨五杏四”以及一個反問句“你有這個耐心嗎?并指導朗讀。
、圩プ∥迥甑降子卸嚅L來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小猴子的急切心情。
④分角色朗讀,指導讀出烏鴉和猴子的不同情態。
。2)同法學習改種桃樹及櫻桃樹這兩個部分
(3)了解故事結局
(設計意圖: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我主要體現了兩個理念:一為先扶后放,適當點撥。課文二至八自然段意思相近,敘述形式相似。因此,在教學第二第三時,以扶為主,理解“梨五杏四”的意思以及反問句”“你有這個耐心嗎?”在教學第四至第八自然段時,以扶到放,教師只作適當點撥。二為抓住重點,指導朗讀。由于本課中出現了四種動物,且他們之間進行了較多的對話,緊扣這一特點,在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從烏鴉、喜鵲、杜鵑的語言中體會他們對小猴是否有這個耐心所抱的懷疑態度,結合三種鳥兒邊飛邊叫的動漫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并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體會它們說話的語氣。接著把數學“年、月、日”的知識引入到語文教學中,通過換算一年有多少天,多少月來真切感受“五年、四年”的時間之長,從而體會小猴子實在等不及的心態,真正體現課程的整合理念。最后通過分角色朗讀讓學生去體會各個動物的心理,從而漸悟隱藏在故事情節里的道理。)
三、聯系全文,探究原因
1、出示動漫:猜猜小猴子會怎么責怪三只鳥兒。
2、出示三句農諺朗讀體會農諺是有一定道理的。
3、探究:聽了有道理的話怎么還吃不到果子呢?指名交流。相機出現描寫猴子心理的語句,說說這是一只怎樣的猴子?
。ㄔO計意圖:由于學生認知水平的限制,很容易把猴子吃不到果子的原因簡單地歸結為聽了鳥兒們的話。因此,需要教師做必要的引導。我首先指導學生從三種鳥兒的話中歸結出它們的依據是三句農諺。學生聯系上下文很容易理解這三句農諺是農民伯伯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是有一定道理的。 “那怎么聽了有道理的話卻吃不到果子呢?”我以這一問題自然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小猴子的內心世界,聯系到上文中猴子心里想的那些語句,學生自然能理解猴子吃不到果子的真正原因是沒有耐心,沒有主見,半途而廢。這樣,動漫效果激發了學生思維的展開,又通過朗讀,學生的思維回到語言文字中,在悟中深化理解。)
四、學習生字
1、出示動畫,學習“耐、喜”的書寫。
2、進行讀詞語,摘果子的游戲
(設計意圖: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我將用七、八分鐘的時間指導學生識記、書寫生字。在學習“耐”時,我將采用動畫手段,更直觀地向學生展示該字的筆順。在學習“喜”字時,我將引導學生關注相同筆畫“橫”的書寫以及兩個“口”的不同書寫,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并指導學生把字寫漂亮。而低年級孩子十分喜愛游戲這一形式,運用讀詞語摘果子的游戲優勢有三:一是能較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進入到積極地學習狀態。二是有效地復習了課文中帶生字的詞語。三是能較為自然地進入下一個教學環節。)
五、課外拓展
展示動漫:編寫《猴子種果樹》第二集
。ㄔO計意圖:在這一環節中動漫的使用,更好地激發了學生的思維,不僅使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也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會遷移運用。)
板書設計
猴子種果樹
種 拔
沒有耐心
(設計意圖:這個板書表示猴子不斷地種樹、拔樹,箭頭表示循環往復,組成了阿拉伯數字“0”,表示一無所有,而造成一無所獲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耐心”。)
《猴子種果樹》的新思考 篇7
第一課時
師:同學們好!
生:老師,您好!
師:今天,老師和同學們學一篇課文,題目叫《猴子種果樹》,下面看老師寫課題。
(師認真地扳書課題,書寫工整、規范)
師:在這個課題當中,有一個生字,(在“猴”上寫上音節:),下面請一個同學讀這個生字,再讀課題。
生:猴,猴,猴子種果樹。(讀得準確,而且聲音響亮)
師:大家齊讀,讀兩遍。
生齊:猴,猴,猴子種果樹,猴,猴,猴子種果樹。
師:這個課題特別的好,看看課題我們就知道課文要講什么了,不過呢要了解它的具體內容還得看課文,下面請同學把書打開,熟讀課文,注意課文中的生字,讀完課文之后呢,把小黑板上生字再讀一讀。(師掛出抄有本課全部生字的小黑板)下面請大家自由讀。(生自由讀,教師巡視學生讀書情況)
師:下面,老師請同學把生字讀一遍,要求比較高,沒有注音。(一學生讀生字兩遍,字音讀得很準確)
師:黑板上15個字,上面是我們今天要完全掌握的,下面的幾個大家只要認識就行了。下面再請同學讀。(一生將生字準確地讀兩遍)
師:很好,下面大家來齊讀,還是讀兩遍。(生齊讀兩遍)
師:下面,老師隨便指哪個,大家一起來讀,看看能不能認出來。(師用教鞭隨機地指生字,生將字齊讀兩遍,所有的生字都齊讀兩遍)
師:很好,看來,同學們識字的本領特別強,下面老師要檢查大家讀課文的情況,我們請每個同學讀一個小節,其他同學要注意聽,看看有沒有讀錯的地方,從這里開始讀。(生開火車讀課文)
。ǖ谝粋學生讀完后)
師:很好,第二個同學讀。
。ǖ诙䝼學生讀到“一只烏鴉哇哇地對狐貍說”時將“哇哇”一詞讀破了)
師:停,這個句子要連起來說。(生再試,讀連貫了。)
師:很好,不錯,下面一個。(生繼續開火車讀課文,一生讀到“一只杜鵑咕咕地對猴子說”將“咕咕”讀成了“gu gu ”)
師:!肮竟尽辈荒茏x成 。跟我念, (生跟讀)對,嘴不能太圓了。(生再跟讀)還有點問題。好,你接下去念吧。ㄉ^續“開火車”讀課文)(一生讀到“櫻桃好吃樹難栽”時讀成了“櫻桃——好吃——樹——難栽”,眾聽課老師笑)
師:看來呀,這句話你印象特別深,好,繼續讀 。(“開火車”讀完了一遍課文)
師:很好,看來,同學們讀書的水平很高。下面請大家繼續讀課文,思考一個問題:猴子都種了哪些果樹,結果怎樣呢?好,讀課文。(生自由讀課文)(絕大部分學生讀完后,還有幾個學生還沒讀完,想讀又不敢讀)
師:沒讀完的繼續讀,讀好。(幾個學生各自將課文讀完)
師:不要看到其他同學讀好了,我也停下來,還要繼續讀完,下面請同學說說,猴子種了哪些樹?結果怎樣?
生:猴子種了梨樹、杏樹、桃樹、櫻桃樹——
師:(打斷學生的話)好,(板書:梨樹、杏樹、桃樹、櫻桃樹)
。ㄉ壤蠋煱鍟煤螅航Y果,一棵樹也沒種成。
(師板書)
生:重復:結果,到頭來一棵樹也沒種成。
師:你又多了一個詞,或者是“結果”或者用“到頭來”,用一個就行了。(板書:到頭來什么樹也沒種成)
師:(指板書):下面,我將請同學將老師黑板上的連起來說一句話。(沉默了一會兒,有一兩個學生舉起了手)好,你說
生:猴子種了一棵梨樹——
師:猴子種了梨樹?
生:猴子種了梨樹,猴子種了杏樹——
師:后面加上頓號。(在板書的相應位置加上頓號)
生:猴子種了梨樹、杏樹——(“杏樹”一詞說得特別重,眾聽課老師笑)
(師笑,和藹地說):誰這么說話呢!重來,說猴子種了梨樹——
生:猴子種了梨樹、杏樹、桃樹、櫻桃樹。
。◣熤赴鍟稀皺烟覙洹保涸谶@兒可以加一個字。
生:加“和”
師:對了,好,請你重說。
生:猴子種了梨樹、杏樹、桃樹和櫻桃樹。(師指板書,示意學生繼續往下說,于是生繼續說)到頭來猴子什么樹都沒種成。
師:那個“猴子”就不要了,(眾聽課老師笑)到頭來什么樹也沒種成。很好,你膽子很大,誰再來說。
(學生爭先恐后地舉起手)
生:猴子種了梨樹、杏樹、桃樹和櫻桃樹——
師:不說“和”,換一個詞,換什么?
生:還有。
師:對了,說。
生;猴子種了梨樹、杏樹、桃樹還有櫻桃樹,到頭來什么樹也沒種成。
師:對了,什么樹也沒種成,好,剛才我們在杏樹、桃樹、櫻桃樹前面加了頓號,這回我們來加上“先”、“后”、“接著”、“最后”,加上這些詞,怎么說?
生:猴子先種梨樹——
師:猴子先種了梨樹。
生:猴子先種了梨樹,接著種了杏樹,然后種了桃樹,最后種了櫻桃樹,到頭來,什么樹也沒種成。
(師用贊嘆地語氣):了不起!這么難你也會說,誰還會說?
。▽W生舉手的人數明顯增多了)
生:猴子先種了梨樹,接著種了杏樹,然后種了桃樹,最后種了櫻桃,到頭來什么樹也沒種成。
師:再提一個要求,不說“先”、“后”,用“拔了”、“種了”(板書這兩個詞)再說。
生:猴子拔了梨樹種杏樹,拔了杏樹種桃樹,拔了桃樹種了櫻桃樹,到頭來什么樹也沒種成。
師:說得對不對?
生齊:對!
師:再請個同學說,我要請不大舉手的。
生:猴子先種了——
師(指板書):猴子拔了——,種——
生:猴子拔了梨樹種杏樹,拔了杏樹種桃樹,拔了桃樹種櫻桃樹,到頭來什么樹也沒種成。
師:今天膽子不小,在這么多老師面前敢說,我們一齊來說說,好,預備——齊。
生(齊):猴子拔了梨樹種杏樹,拔了杏樹種桃樹,拔了桃樹種櫻桃樹,到頭來什么樹也沒種成。
師:是么,猴子種了這么多果樹,怎么到頭來什么樹也沒種成呢?我們來到課文中找答案。下面請一個同學來讀課文的第一小節,看看猴子是怎么種梨樹的。
。ㄉ鷱恼n題讀起)
師:讀第一自然段就不用讀題目了。
(生讀第一自然段,讀了“等著將來吃梨子”時師喊停)
師:“等”讀后鼻音。
。ㄉ刈x,并將第一自然段讀完)
師:好,這么認真地種梨樹,怎么會發生什么其它的事情呢?下面請同學讀第二、三自然段,馬上回答老師的問題,現在。讀第二、三自然段。
。ㄉ杂勺x第二、三自然段,生快讀完時,師板書:正當的時候對猴子說話。)
(生讀完后,師指板書問):正當什么時候,誰對猴子說話?
生: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一只烏鴉哇哇地對猴子說話。
師:再請同學說,沒發過言的。
生: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一只烏鴉哇哇地對猴子說話。
師:對猴子說了什么呢?(邊問邊將板書中“對猴子說話”改為對猴子說:)
生: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一只烏鴉哇哇地對猴子說:“猴哥,猴哥,你怎么種梨樹呢?——”
師:哦,提了一個問題,為什么種梨樹呢?(板書?)那么猴子就要想了,為什么不能種梨樹呢?烏鴉告訴它什么?
生:有句農諺:梨五杏四——
師:告訴它一個農諺,所以不能種梨樹!袄嫖逍铀摹笔裁匆馑?
生:梨樹五年才能結果,杏樹四年結果。
師:哦,梨樹五年才能結果,杏樹四年結果,最后還要問它個什么的問題,你接下去說。
生:你有這個耐心嗎?
師:你有這個耐心嗎?(在板書上又加一個問號),誰再來說說烏鴉對猴子說的話。
生:烏鴉對——
師:從前面開始。
生: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當學生停頓下來,師指板書提示)
師:很好,誰再來。
。ㄉ謴念^至尾說一遍)
師:對,你有這個耐心嗎?這句話把它的意思說出來了,每個同學都說一遍,開始。
。ㄉ杂烧f)
師:烏鴉這么說了,猴哥是怎么想的呢?(板書:猴子一想)猴子怎么想的?聽了烏鴉的話,猴子是怎么想的?
生:猴子一想,對,我可等不及——
師:對,這是想的,那它又是怎么做的呢?(板書:于是)你說
生:于上拔掉了梨樹,改種杏樹。
師:誰再來說?從這兒(指“正當”)說到這兒(指“于是”)
生: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低頭看書)
師:不要看書,看這兒(指黑板)
生: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一只烏鴉哇哇地對猴子說:“猴哥,猴哥,你怎么種梨樹呢?有句農諺:梨五杏四,梨樹五年才能結果,你有這個耐心嗎?”
師:還有哪個同學會說?(生爭先恐后地舉起手)這么多同學會說,看來全部站起來說不可能了,下面互相說一說,生互相說。)
師:猴子怎么拔掉梨樹種杏樹的,大家都會說了,下面請大家繼續看課文,猴子種杏樹時,又出現了什么情況?馬上我們請同學說,先看課文。
(生自由讀相關自然段)
師:誰會說猴子種杏樹的過程?
生:正當杏樹成活的時候,一只喜鵲喳喳地對猴子說:“猴哥,猴哥,你怎么種杏樹呢?有句農諺,杏四桃三,杏樹四年才能結果,你不著急嗎?”
師:這兒和剛才不一樣,剛才是——(生齊,你有這個耐心嗎?)這兒是——你不著急嗎?不一樣了,意思是一樣的,好,繼續說。
生:猴子一想,四年太長,我也等不及——
師:這兒也不一樣了,多了一個什么字?
生:多了一個“也”。
師:于是——(示意學生繼續說)
生:于是拔了杏樹,改種桃樹。
師:誰再來說?
生:……猴子一想,對 ,四年太長,我可等不及——
師:我——(示意)
生:我也等不及,師點頭于是……
師:誰還會說猴子種桃樹的?不看課文,也說出來這個句子?
生:正當桃樹成活的時候,一只杜鵑咕咕地對猴子說:“猴哥,猴哥,你怎么種桃樹呢?有句農諺:桃三櫻二,桃樹三年才能結果,你不著急嗎?”
(在生說的過程中,師指板書提示)
師:很好,很聰明,不看書根據剛才的印象說出來了。由于時間關系呢,我們說到這兒,下堂課接著說,下面我們來看這課的生字。
(掛出抄有本課生字中七個形聲字的小黑板):這上面七個字有一個共同特點,有兩個部分,一個部分表示這個字的意思,另一部分表示讀音,比如說這個“猴”,“猴”是動物,所以是反犬旁,右邊是“侯”,“諸侯”的“侯”,和哪個字差不多?
生齊:“候”,“時候”的“候”。
師:大家看,這兒還有幾個字,都能用這個特點區分,同學看,能不能看出哪一部分表示意思,哪一部分表示讀音。
生:“梨”,“梨”下面是木,上面是“利”,表示讀音。
師:還有,你看。
生:“拔”,——要拔蘿卜要用手拔,所以是提手旁,右邊是“反”多一點。
師:右邊這個字表示讀音y o,我們不認識,記住反多一點就行了。還有哪些字?
生:“澆”,三點水旁就是——“澆”要用水澆——
。ū娐犝n老師笑)
師:“澆”就是澆水,所以它是什么旁?
生:所以是三點水旁,右邊這個表示讀音。
師:右邊這個字讀y o,這兒(順指“堯”字右上角)不能多一點!袃 個比較難——
生:“棵”——一棵樹——一棵樹是木頭——一棵果樹——
。ū娐犝n老師笑)
師:一棵樹砍伐下來才是木頭,所以它是木字旁。
師:這兩個字老師來講一下,這個“短”呢,左邊是“矢”,“矢”是什么呢,“矢”是古代射箭的箭(畫簡筆畫),這個箭和這個弓之間比較短,古代量短的東西就用這個箭,右邊“豆”,表示讀音,讀音已改變了,只保留了聲母。
。◣熤浮笆保哼@個字也是,一個“方”加上上面一撇一橫,在古代造字時候就是“旗”、“紅旗”的“旗”,后來因為用這個字的地方比較多,所以下面加“其”表示讀音,“施”這個字下面“也”也表示讀音,不過,讀音發生了變化,大家就這樣記。
師:好,下面大家齊讀這七個字,一邊讀,一邊記清字形,每個字讀兩遍。
。ㄉR讀生字兩遍)
師:下面,用手在桌上寫這七個字,記住的同學不看黑板,記不住的呢,可以看黑板。(生練寫生字)
師:下課的鈴聲已經響了,我們先下課。下課。
第二課時
師:同學們好!
生:老師,您好!
師:好,請坐,上節課到最后,我們說了猴子怎么種桃樹的,下面我們繼續說。說之前,我們先看一下課文,看完課文再繼續說。
。ㄉ聊
師:自己看課文。(生自由讀課文相關段落)
師:準備好了?
生齊:好了。
師:不要看到其他同學準備好了,就放棄準備,下面請同學說說猴子是怎樣種桃樹的?好你說。
生:正當桃樹成活的時候,一只杜鵑咕咕地對猴子說:“猴哥,猴哥,你怎么種桃樹呢?”有句農諺:桃三櫻二,桃樹再短也得(將“得”讀成了de)——
師:停,也得(d i) ——
生(繼續):桃樹再短也得(讀d i,糾正過來了)三年才能結果,你有這個耐心嗎?猴子一想,對,三年太長,我可等不及。于是,就拔掉桃樹改種櫻桃樹。
生:他缺個“也”。
師:再請你說。
生:正當桃樹成活的時候,一只杜鵑咕咕地對猴子說,猴哥,猴哥,你怎么種桃樹呢?有句農諺,桃三櫻二,桃樹再短也得三年才能結果,你不著急嗎?猴子一想,對,三年太長,我還是等不及,于是,就拔掉桃樹改種櫻桃樹。
師:猴子是怎么種梨樹、杏樹、桃樹,都會說了,下面把猴子種梨樹、杏樹、桃樹的全過程說出來。
生: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
師:其他同學注意聽。
生: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一只烏鴉哇哇地對猴子說:“猴哥,猴哥,你怎么種梨樹呢?有句農諺:梨五杏四,梨樹要等五年才能結果,你有這個耐心嗎?”猴子一想,對,五年太長,我可等不及,于是,就拔掉了梨樹,改種杏樹,正當杏樹成活的時候,一只——一只——
師:一只什么?
生:一只喜鵲喳喳地對猴子說:“猴哥、猴哥,你怎么種杏樹呢?有句農諺:杏四桃三,杏樹要等四年才能結果,你能等得及嗎?”猴子一想,對,四年太長,我也等不及。于是,就拔掉杏樹 ,改種桃樹。正當桃樹成活的時候,一只杜鵑咕咕地對猴子說:“猴哥,猴哥,你怎么種桃樹呢?有句農諺:桃三櫻二,桃樹再短也得三年才能結果,你不著急嗎?”猴子一想,對,我還是等不及,于是,就拔掉桃樹改種櫻桃樹。
(說得不是很流暢)
師:說得怎樣?
。ㄉ聊
師:說得怎么樣。
生(小聲地):好。
師:怎么表示?
。▽W生一起鼓掌)
師:下次想鼓掌就鼓掌,不要等老師說,怎么表示啊,就嚓、嚓、嚓鼓掌。好,六個小節都能說了,真不簡單。其實,我們每個同學都能像他一樣說,我們馬上還要說,猴子種櫻桃樹——又是怎么種的呢?請大家看第7小節,——好,你來。
生:猴子哪里知道,“櫻桃好吃樹難栽”,一連幾年都沒栽成功。
師:哦,原來,櫻桃樹不是時間短,種兩年,誰都能種成功!皺烟液贸詷潆y栽”,所以一直沒有栽成功。下面,大家把書合起來,在下面好好準備一下 ,從課題開始,把猴子種果樹的全過程說一遍,自己在下面準備。自己說,說不出來可以翻書。
(學生自由練說)
師:都說好了嗎?
生:說好了。
師:下面請個同學說,把這個故事從頭到尾復述一遍。好,就請你,到前面來——有點緊張,沒關系,說不出來時,可以調頭看一看。好,你說吧!
生:22,猴子種果樹,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
。ū娐犝n老師笑)
師:猴子還沒種呢!種了之后才好說——
生:22,猴子種果樹,一只猴子種了一棵梨樹苗,天天澆水、施肥,等著將來吃梨子。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略)
(這個學生成功地復述了一遍課文)
。▽W生自發地一起鼓掌)
師:這次不要老師說,他說得很好,大家鼓掌向他表示祝賀。從他剛才復述的這個故事中,我們知道,猴子種果樹也很辛苦,但什么樹都沒種成。下面,請大家幫它想想辦法,猴子怎么種,才能吃到果子?
(學生沉默,無人舉手)
師:比如說,猴子種梨樹時應該怎么種才能吃到梨呢?
生:猴子種梨樹時,要有耐心,才能吃到梨子。
師:對,猴子種梨樹時要有耐心,才能吃到梨子,誰再說?
生:猴子要有——
師:猴子種——
生:猴子種梨樹時,要有耐心,才能吃到梨子。
師:這是應該做的,不能做什么?我們要從課文中得出經驗教訓,不能怎么做?
生:不能半途而廢。
師:不能半途而廢,它實際上聽了誰的話?
生:烏鴉。
師:你連起來說,猴子種梨樹的時候——
生:猴子種梨樹的時候——
師:不能——
生:不能半途而廢——
師:不能聽——
生:不能聽烏鴉的話,要有耐心,才能吃到梨子。
師:猴子種杏樹,不能干什么,應該干什么,才能吃到杏子?
生:不要聽——
師:把話連起來說。
生:猴子種杏樹時,不要聽喜鵲的話,不能半途而廢。
師:要——
生:要有耐心,才能吃到自己種的——
師:種杏樹最后吃到什么?
生:果子。
師:種杏樹吃到——
生齊:杏子。
師:種桃樹,怎么說?
生:猴子種桃樹的時候,不能聽杜鵑的話,要有耐心,才能吃到自己種的桃子。
師:再請同學說,猴子種桃樹的時候——
生:猴子種桃樹的時候,不能聽杜鵑的話,要有耐心,才能吃到桃子。
師:我要請一個同學把這三句話連起來說。
生:猴子種梨樹的時候,不能聽烏鴉的話,要有耐心,才能吃到梨子。猴子種杏樹的時候,不能聽喜鵲的話,要有耐心,才能吃到杏子。猴子種桃樹的時候,不能聽杜鵑的話,要有耐心,才能吃到桃子。
師:大家聽了以后覺得這幾句話怎么樣?
。ㄉ聊
師:怎么樣?
。◣讉學生小聲地):太啰嗦。
師:是啊,真啰嗦,怎樣簡潔地說呢?把這么多樹用一個詞,兩個字概括一下——你說。
生:果樹。
師:對,果樹。(板書)
師:不能聽烏鴉、喜鵲、杜鵑的話,也用一個詞,不能聽——
生:不能聽別人的話。
師:對。(板書)最后才能吃到梨子,杏子、桃子,也用一個詞——
生:果子。
師:對,果子(板書)把這些全包括進去了。最后請同學說,說一句話。
生:猴子不能——
師:猴子種——
生:猴子種果樹,不能盲目聽別人的話,要有主見——
師:剛才加上了兩個字,特別的好,哪兩個字?
生齊:盲目。
師:猴子種果樹,不能盲目聽從別人的話,要有主見,要有耐心,接下去說,才能——
生:才能吃到果子。
師:是啊,這是猴子,還有其它的動物,種果樹、種什么——還有什么其它的事,或者……等等,再用一個詞概括,包括更多的情況。
生:做事。
師(伸出大拇指):了不起。ò鍟鹤鍪拢白鍪隆本桶逊N果樹,做其它的事全部包括進去了。最后才能怎么樣?(稍停)做事要有耐心,要有主見,最后才能怎樣?
生:才能做得好。
師:對,再換一個詞。
生:才能成功。
師:還可以怎么說?
生:才能勝利。
師:對,才能勝利,才能成功,下面請同學說說,不僅僅是猴子,實際上是我們每一個人——是不是啊?哪個同學能把這句話說好?
生:猴子種——
師:不說猴子了——
生:猴子——
師:除了猴子,還有其它動物,加個什么詞?
生:加“我們”。
師:對,我們,你說。
生:我們做事,不能聽別人的話,要有主見,才能勝利。
師:好,誰再說?
生:我們做事,不能聽別人的話,要有主見,才能成功。
生:老師,我想加兩個字。
師:好。
生:不能盲目聽別人的話,要有自己的主見。
師:加了“自己”,是不是?很好,這樣,做事才能成功。(稍停)同學同剛才說得都很好,課文學習完了,通過學習課文,我們還懂得了一個道理。我們本課還有些其它的任務下面,我們來完成。
。▽W生打開書)
師:在此之前,請同學把課文從頭至尾再讀一遍,這次讀,要邊讀邊想象猴子種果樹的情景。
。▽W生自由讀課文)
。ù蟛糠謱W生讀完后,還有兩個學生未讀完,他們按照自己原來的速度,堅持到最后讀完了。)
師:讀到最后的兩個同學最了不起,不是盲目地跟著別人走,(眾聽課老師笑)自己沒讀好就繼續讀下去。下面,我們來看生字,本課還有四個生字,(掛出寫有四個生字的小黑板)這四個字也有一個特點,它是由兩個部分組成,兩部分分別表示一個意思,合起來又是一個意思。
生:“功”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是“工人”的“工”,右邊是“力量”的“力”,合起來就是“功”,“成功”的“功”。
師:做工再用力,再努力就會成功,(指“改”)這個字誰來說?
生:“改”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是“自己”的“已”的豎彎鉤改成豎提,右邊是個反文旁,合起來就是“改正”的“改”。
師:你說對了,但沒把意思說明白。自己做錯了事——右邊反文表示什么——表示“手”——自己做錯了事,用手把它改過來。還有其它的字,反文也是表示手,“放東西”的“放”,用手放。(稍停,指“哥”)這個字誰能記住它?
生:哥,“可歌可泣”的“歌”把欠字旁去掉就是“哥”,“哥哥”的“哥”。
師:把“唱歌”的“歌”,“欠”去掉就是“哥哥”的“哥”,這樣記也很好。
生:“哥”是上下結構,上面是“可”少個鉤,下面一個“可”,合起來就是“哥哥”的“哥”。
師:其實這個字原來就是“唱歌”的“歌”,后來借給“哥哥”,“唱歌”的“哥”加上個“欠”。(指“耐”)這個字,老師來說一說,這個字左邊這個“而”是什么?是人的胡須,右邊這個“寸”表示人的手,用手去拔胡須,看你叫不叫(眾聽課老師笑)不叫,說明這個人什么?
生:有耐心。
。ū娐犝n老師笑,上課的老師也笑了)
師:這個“而”是胡須,右邊一個寸,表示人的手——表示一個很輕很輕的刑罰。好,下面請大家讀這四個字,記住這四個字的字形。
。ㄉR讀四個生字兩遍)
師:下面自己畫一畫。
。▽W生自己在桌面上畫)
師:下面把書打開,完成描紅這項練習,把十一個字描好。寫字時注意寫的姿勢。
。▽W生開始描紅,教師在行間巡視,看描紅情況,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
師(出示寫有“梨”、“棵”的小黑板):寫好的同學看黑板,看黑板上兩個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稍停)有什么相同?
生:都有“木”。
師:有什么不同?
生:“梨”上面是“勝利”的“利”,“棵”右邊是“果樹”的“果”。
師:看“木”有什么不同?
生:“梨”下面的“木”是“捺”,“棵”的“木”的捺變成了點。
師:對,“梨”的“木”是捺,“棵”的“木”是點,還有。
生:一個是木字底,一個是木字旁。
師:一個是上下結構,一個是左右結構,左右結構這個“木”就變——
生齊:變瘦了。
師:上下結構——就變怎樣?
生齊:變胖了。
師:變扁了,所以寫左右結構的“木”,一橫要短,一豎要長。寫上下結構的“木”時,一橫要長,一豎要短,一撇一捺,下面跟著老師書寫,(指“梨”的“木”字底)長橫——短豎——撇、捺(學生邊用手劃,邊跟說),(指“棵”的“木”字旁)短橫——長豎——撇、點(學生跟說書空),還有其它的字,請大家看看是左右結構還是上下結構,左右結構的瘦一點,上下結構的扁一點,好了,最后請大家再看一看本課要掌握的這十一個字,給大家一分鐘時間記一遍,馬上,我們要聽寫這十一個字,可以劃一劃,可以畫一畫,可以看一看。
(學生默記生字字形)
師:下面把書合起來,會寫的不要看黑板,不會寫的,可以很快地瞄一瞄。
師:第一個字,“猴子”的“猴”,(學生寫)注意寫字的姿勢!耙豢脙煽谩钡摹翱谩,“梨樹”的“梨”,“澆水”的“澆”,“施肥”的“施”的“施”,“哥哥”的“哥”。(下課鈴響了)好,還有幾個字,下堂課再寫,同學們把文具收拾好,下課。
《猴子種果樹》的新思考 篇8
師生互動 以演代講——我教《猴子種果樹》
作者:王曉紅 轉貼自:青陽實驗小學 點擊數:156
《猴子種果樹》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的一篇以對話為主的敘事性文章,教學中,采取怎樣的教學方法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分角色朗讀,在讀中理解內容,不如師生互動、以演代講,讓學生用表演的方法學習課文,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對詞句的理解能力和朗讀表演能力,還培養了他們合作學習的意識和想象、說話能力。我是這樣來設計教學的:
在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導入新課。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猴子為什么會什么樹也沒種成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是怎么回事。
學校蓓蕾電視臺將把《猴子種果樹》這篇童話故事拍成童話劇,想邀請我們班的小朋友來當小演員,大家愿意嗎?根據劇情需要,本篇童話劇將分上、中、下三集為了拍好這幕戲,我們先來研究一下劇本,好嗎?
一、師生互動,拍攝上集(2—3小節)
1、自讀課文,看看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烏鴉是怎么對猴子說的?猴子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2、討論:需要幾個小演員?(3個:烏鴉、猴子、旁白)
3、我們來對對臺詞。(老師烏鴉;男生 猴子;女生 旁白,然后互換。)
4、我們該給主角配些什么動作呢?就請小朋友找自己喜歡的三個同學合作討論,并分角色表演。當然,老師也非常愿意和小朋友們一起來表演。
5、比一比哪組最勇敢,其他同學當評委。(這時,學生異口同聲要求老師參加的一組首先表演,表演者戴上頭飾)
6、指名學生評議。
7、在評議基礎上分三人小組再次排練,教師巡視指導。
8、再次指名小組表演。指名評議,評獎。
二、自主合作,拍攝中、下集(4—5、6—8小節):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看看哪些地方表演時要注意的。
2、小組合作排練,教師巡視指導。
3、指名一組上臺表演。
4、評議、指導。(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再次排練)
三、暢談體會,理解課文
1、小朋友,大家看了剛才的表演,你有沒有什么話想對我們的“猴大哥”說說呢?或者,我們的“猴大哥”有沒有什么話對同學們講講呢?
2、教師小結。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本課教學開始,就要求學生用演的方法學習這篇課文,激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學生根據要求開始排演,真正體現出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認真分析每一句話,課堂上出現了濃厚的自主、合作的學習氛圍。尤其是教師與學生的合作互動,教師變干澀的指導為以身示范,更提高了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學生在體會情境、描繪情境、演示情境的活動中,深刻地理解了教材的主要內容,受到具體生動的形象感染。在評論和交談中,學生能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根據“演員”的表演開展評說,條理清楚,運用語言的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受到熏陶,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青陽實驗小學:王曉紅
《猴子種果樹》的新思考 篇9
《猴子種果樹》是一篇簡短的童話故事。寫一只猴子因為沒有耐心,一味聽取別人意見不斷改種果樹,最終一事無成。整篇課文圍繞猴子種果樹展開情節,先寫猴子怎樣種果樹,再寫猴子種果樹的結果,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于求成。
課文文字比較簡單。它的簡單,一是課文結構相似;二是課文的語言淺顯;三是猴子沒有種成果樹的原因非常清楚,學生一看就明白。于是,我對文本進行了如下設計:
一、指導學好第1自然段,讓學生體會到猴子的勤勞與等吃梨子的急切心情,為下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文章的第2、3自然段是寫猴子聽了烏鴉的話,拔掉了梨樹,改種杏樹,結構與第4—7自然段相似,只要指導他們會學了這兩段,就為自主學好下文打好基礎。因此,在教學這兩段時,我以扶為主,指導學好這兩個自然段;以放為主,指導學好第4—8自然段。
原來以為,自己的教學層次設計得挺清楚,課文又淺顯易懂,在課堂上應該沒多大問題?梢簧贤暾n,給我的感覺是,學生的表現比我精彩,如:我在問“如果你是這只猴子的話,你會怎么做?”有的說小猴不要光聽別人怎么說,就怎么做,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有的干脆說,要是烏鴉、喜鵲等還來出主意,就捂起耳朵不要聽;其中有個孩子的看法使人眼前一亮,她說:“我會告訴小猴,你可以在別的地方分別種上杏樹、桃樹、櫻桃樹,這樣每年都能吃到果子。”她的回答使人不得不贊嘆。而相比學生的表現,我就略顯著急。
整堂課下來,自己的優點是這樣幾個方面:
1、依舊發揮自己語言親切的優勢,與學生拉近了距離;
2、創設拍攝童話劇的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充分發揮學生小組的作用,設置一定的問題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并在討論中對課文有了更深的理解。
當然,也有許多不足之處,如:教學完第2、3自然段后,在往4—8自然段過渡時,沒有充分把握文章構段相似的特點,合理的進行學法引導;另外,在細節的處理上也略顯粗糙,如:把“老師讀旁白”卻說成“老師當旁白”;把“點評學生表演好的地方和不足之處”簡單的說成“學生表演的好壞”;把“童話”說成“寓言”。最后,就是對本節課的重點沒有把握好。
通過課后自己的回想,如果對課程的安排再進行如下幾個方面的處理會更好:一是第一次小組討論的問題應該改變一下,設置更有討論價值的問題,而不是簡單的對課本內容進行復述;二是在小組分角色表演之前應當進行適當的動作、神態等的指導,效果會更好;三是把握本節課的重點,適當增加朗讀的次數。
總之,每一次公開課,對我來說都是一個挑戰,同時更是一個學習進步的機會,我會認真反思自己的課堂,保持自己的優勢,彌補自己的不足,使自己在教學上不斷進步。
《猴子種果樹》的新思考 篇10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猴子種果樹》
教學目的及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于求成。
教學重點及難點: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2.領悟猴子為什么什么樹也沒有種成。
教學手段及方法:朗讀法、討論法、游戲法、小組合作探究
教具:電腦、圖卡、手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聽說過《猴子下山》的故事嗎?老師今天就給大家講這么一個故事。板書:猴子,這只小猴子不甘心,他想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得到果實,于是他決定(板書:種果樹)
2.齊讀課題后提問:這回小猴子有收獲嗎?為什么?
二、復習生詞,引出結果
1.出示最后一段:齊讀小猴子有收獲嗎?(生齊答)(板書:什么樹也沒種成)
2.他到底種了哪些樹呢?自由讀
3.認讀生詞:剛才小朋友們讀得真不錯,老師想看看你們能叫出這些生字寶寶的名字嗎?(指名讀—齊讀)
4.指名回答:小猴子到底種了那些樹呢?(相機板書:梨 杏 桃 櫻桃)
5.猴子最先種的是(生答)過渡: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猴子種梨樹的情景吧!
三、講讀第一~三段
1.出示第一段:(1)指名讀
(2)你為什么這樣讀?
。3)真是一只勤勞的猴子,我們也要向他學習。他真想快點兒吃到梨子,多著急呀!誰能讀好這一段,讓我們感受到他著急的心情。(再指名讀)
。4)齊讀
過渡:按理說,在猴子的細心栽培下,梨樹會長的枝繁葉茂,然后結出滿樹的果子,沒想到烏鴉的一番話改變了他的想法,請小朋友們自己讀讀2、3段,用“——”“~~”分別畫出烏鴉和猴子的話。邊畫邊讀
2.烏鴉是怎么說的呢?出示:烏鴉說的話(1)指名讀
。2)烏鴉說的話你們有什么不明白的?
理解:農諺——農民伯伯在種果樹中,總結出的果樹的生長規律。
梨五杏四——梨樹要五年才能成活,杏樹要四年才結果。
(3)耐心:五年啊,這么長的時間才能吃到果子,你能等的及嗎?等多久都不怕嗎?(及時表揚有耐心的孩子)
。4)生活中你做什么事需要有耐心?出示補充句子:
。ā。┰谀托牡兀ā 。。
3.烏鴉對猴子的耐心產生了懷疑替他擔心。你能讀出烏鴉說話的這種語氣嗎?
指名讀——評價——齊讀
(我聽出來了,你是在替小猴子擔心呢!還有不同的語氣嗎?)
4.猴子聽了烏鴉的話就改變主意了,他是怎么想的呢?(1)出示猴子的話
(2)指名讀:從同學們的朗讀中,你聽出這是一只怎樣的猴子?(沒耐心)
。3)讓我們一起讀好這只沒有耐心的猴子想的話。
5、老師這有兩只可愛的手偶,我們一起來給這兩個手偶配配音,演一演。看誰演得好?(三次)
過渡:烏鴉對猴子說了“梨五杏四”這句話就讓猴子改變了主意,后來誰又來了?說了什么,也讓猴子改變了主意?請同學們大聲地讀一讀課文的后面幾段。
四、講讀4~8段
1.自由讀
2.指名學生回答剛才提出的問題,邊聽邊板書:
喜鵲 杏四桃三
杜鵑 桃三櫻二
3.烏鴉一說,猴子就改變了想法,那他聽了喜鵲、杜鵑的話后,又是怎么想的呢?出示猴子想的話:(1)仔細讀讀,看看這三句話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猴子的心情越來越急切,一聽別人說就改變主意,這不是太沒主見了嗎?
你能讀出這樣的語氣來嗎?指名讀——評價——齊讀
4.剛才小朋友讀烏鴉和猴子的對話讀得很好,相信下面的對話也能讀好,請你選擇自己的小伙伴分角色讀一讀,還可以演一演。
。1)指名分角色讀一讀——再齊讀
(2)讀的真好,誰愿意來演一演?(注意及時評價)
五、小結
1.可是櫻桃好吃樹難栽,(板書:櫻桃好吃樹難栽)幾年過去了,一心想吃水果的猴子種的櫻桃樹也沒有成活,什么樹都沒有種成的猴子心里可真難過。你能給他出出主意,讓他有所收獲嗎?!
3.聽了小朋友鼓勵的話,又是一年春來到,猴子一定會辛勤勞動,幾年之后他一定會有所收獲的,說不定還會請大家去吃一頓水果大餐呢!
4.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要吸取猴子的教訓,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有主見、開動腦筋,這樣才能把一件事做好。
5.搜集農諺
板書設計:
猴子種果樹
烏鴉 梨五杏四
喜鵲 杏四桃三 櫻桃好吃樹難栽
杜鵑 桃三櫻二
教訓:有耐心、有主見、開動腦筋
課后評價:
本課是一篇簡短的寓言故事,寫一只猴子因為沒有耐心不斷改種果樹,最終一事無成。全文共有9個自然段,課文語言生動,極富兒童情趣,適合兒童誦讀。教學中我通過各種方式的朗讀、表演,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寓意。
一、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例如:我在教學猴子種梨樹這一段時,我先讓學生自己讀,讓他們在讀中自己體會猴子種梨樹時的心情,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他讀的情感也不一樣:有的學生說猴子很勤勞,他就有夸獎的語氣在里面;有的學生覺的猴子很想吃到梨子,他就會讀出著急的語氣。我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他們大膽的讀出自己的感受。本文中有三句農諺:“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櫻二”,對這三句農諺的理解學生基本上都能用自己的話來說,用自己的感覺去理解,讀出三種鳥的語言個性。
二、讀中感悟,讀中悟情悟理。猴子聽了三只鳥的話就改變了主意,每次的心理活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從他的心理活動可以看出這是一只怎樣的猴子呢?我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在讀中感受到這是一只沒有耐心的猴子,雖然種各種果樹的時間都不一樣,但他還是等不及,體會到句中“可、也、還是”表現了猴子越來越急切的心情。這就為學完課文請學生為猴子出主意,讓他有所收獲打下了基礎。
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這是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一種相互交流、合作的方式。為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我在教學中設計了一個配音游戲的環節,我來為猴子手偶配音,讓學生為烏鴉手偶配音,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還讓學生大膽質疑,或讓同學解答,或請老師幫助。
四、有效的合作。教學中我還注重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學習課文的第四至八自然段時,我讓學生找自己的伙伴分角色讀好喜鵲、杜鵑和猴子的一番對話,讓他們通過互助合作,進一步體會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理解課文內容。
在學習過程中,對這篇課文的內容,孩子們可能會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在尊重學生個性化理解的前提下,我注重啟發引導,展開討論,對猴子進行正確的評價。通過對本文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明白一個道理,讓學生以這個寓言故事來教育自己,使自己不會犯小猴子的錯誤
《猴子種果樹》的新思考 篇11
作者:佚名 轉貼自:寧化縣實驗小學 點擊數:115
相信學生——《猴子種果樹》教學花絮二則
很多教師在教學中,總是對學生缺乏信任,總是在想,這個問題是不是太難了?他們能解決嗎?當學生的思維稍有障礙,教師便立刻將問題包辦,殊不知正是這種不信任才是學生思維的障礙。學生求知探索的勁頭被扼制了,久而久之,便會從不需思考到不愿思考再到不會思考,也許會真的變得笨起來。因此,我們在教學中真正要給學生的是信任而非懷疑、是點拔而非包辦!靖兄x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下面,我將學生們流光溢彩的思維花絮例舉一二:
(一)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猴子種果樹》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中的一篇課文,課文內容淺顯易懂,童趣盎然。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一個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總是在猴子的果樹成活的時候,就有鳥兒飛來跟它說,這種果樹結果子慢呢?怎么這么巧呢?我一愣,一時之間真不知該如何向她解釋這種“無巧不成書”的現象,這時其他學生也嘰嘰喳喳議論起來,于是我不動聲色地把這個問題又丟回去:“是啊,怎么會這么巧呢?”一個學生站起來說:“這故事是編的,假的,所以這么巧!彼幕卮,有人認同,有人反對,教室里聲音更大。又一個學生說:“猴子急著吃果子,種樹很認真,果樹一種下去就能活,所以當鳥兒來時,果樹總是活著的。”學生們大多露出了贊同的表情。我又追問了一句:“猴子辛辛苦苦種活了果樹,可又因為別人一句話,就拔了果樹,你怎么看待它這種行為?”學生紛紛舉手,“它太沒有耐心了!薄八鼪]有主見,就象《抬驢》中的老頭!薄八幌朐琰c吃果子,一點也不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鼻,脫軌的思維又回來了。所以,相信學生吧,他們解決問題可能比你更圓滿。
(二)
學完課文,我對學生說:“如果你是猴子,你會怎么做呢?”學生們說:“我不會隨便聽信別人的話,會耐心地等下去。”“我會打聽好哪種果樹又好種結果子又快,然后再去種樹。不會象猴子這樣拿不定主意。”“如果我是猴子,那我就不把已經成活的樹拔掉,而是再種上杏樹、桃樹什么的,這樣我就能吃上好多種果子了。”……
多聰明的孩子。∥覀冞要懷疑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嗎?所以,相信學生吧,他們的智慧火花遠比你以為的要炫目得多!
寧化縣實驗小學
《猴子種果樹》的新思考 篇12
《猴子種果樹》是一篇簡短的寓言故事。寫一只猴子因為沒有耐心,一味聽別人意見不斷改種果樹,最終一事無成。整篇課文圍繞猴子種果樹展開情節,先寫猴子怎樣種果樹,再寫猴子種果樹的結果,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于求成。
課文文字比較簡單。它的簡單,一是課文結構相似,三次對話意思略顯重復,文字也是差不多。二是課文的語言淺顯,沒有多少嚼頭的詞語。三是猴子沒有種成果樹的原因非常清楚,學生一看就明白。
于是,我對文本也就沒有多加細讀,設計了教學過程:
一、指導學好
第一節,讓學生體會到猴子的勤勞與等吃梨子的急切心情,為下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文章的第二、三節是寫猴子聽了烏鴉的話,拔掉了梨樹,改種杏樹,結構與第四、五節、第六、七節相似,只要指導他們會學了這兩節,就為自主學好下文打好基礎。因此,在教學這兩節時,我以扶為主,指導學好這兩節。
三、以放為主,指導學好第四、五和第六、七節。
原來以為,自己的教學層次設計得挺清楚,課文又淺顯易懂,在課堂上應該沒有多大問題。可一上完課,給我的感覺是,學生的表現比我精彩。我認為的學生的精彩之處有:
1、在學習第一自然段,請學生交流自己對本段的體會時,別的小朋友認為小猴“天天澆水施肥”是是猴子急著想吃梨子,沒有耐心的表現。有一學生卻提出與別人不一樣的看法,認為這也是猴子有耐心的表現,講得有道理,值得肯定。
2、學完課文,請小朋友談談,如果以后猴子還要種果樹,你會怎樣
提醒小猴?有的說小猴不要光聽別人怎么說,就怎么做,應該相信自己,一定能種好果樹;有的干脆說,要是烏鴉、喜鵲等還來出主意,就捂起耳朵不要聽,…… 有個女孩的看法使人眼前一亮,她說:“我會告訴小猴,你可以在別的地方分別種上杏樹、桃樹、櫻桃樹,這樣每年都能吃到果子。”她的回答使人不得不贊嘆。
3、學生對本文的分角色朗讀興趣濃厚,并有聲有色。
4、在學習生字,識記“拔”的字形時,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想象,用“我幫朋友拔了一顆牙”的有趣、形象的猜字謎法,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我因為犯了語文教師最忌的毛病——沒有仔細研究教材,在理解文本時出現了失誤。
—、文中“梨樹要等五年才能結果,你有這個耐心嗎?”應該是疑問句,我把它當作了反問句。怪不得,在引導學生比較時,學生有點蒙。 而我當時也納悶,上學期學生早就學過了反問句的作用了,而且掌握得不錯,今天是怎么啦?
二、文中三只鳥兒出的主意分別是: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櫻二。它們的建議根本沒錯,錯的是猴子聽了它們的話后,沒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有了錯誤的行為——拔了這棵果樹種那棵果樹。而我卻誤導學生鳥兒出的并不是好主意,因為有了我的誤導,所以使學生的思維有了偏向,才會讓學生有“要是烏鴉、喜鵲等還來出主意,就捂起耳朵不要聽。”的錯誤想法。
通過這一堂實踐課,使我認識到了自己有許多的不足,工作中還需努力……
《猴子種果樹》的新思考 篇13
作者:于曉瑩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24
《猴子種果樹》的疑問
本課是一篇簡短的寓言故事,寫一只猴子因為沒有耐心不斷改種果樹,最終一事無成。全文共有9個自然段,課文情節曲折,語言生動,極富兒童情趣,適合兒童誦讀。教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一個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總是在猴子的果樹成活的時候,就有鳥兒飛來跟它說,這種果樹結果子慢呢?怎么這么巧呢?我一愣,一時之間真不知該如何向她解釋這種“無巧不成書”的現象,這時其他學生也嘰嘰喳喳議論起來,于是我不動聲色地把這個問題又丟回去:“是啊,怎么會這么巧呢?”一個學生站起來說:“這故事是編的,假的,所以這么巧!彼幕卮,有人認同,有人反對,教室里聲音更大。又一個學生說:“猴子急著吃果子,種樹很認真,果樹一種下去就能活,所以當鳥兒來時,果樹總是活著的。”學生們大多露出了贊同的表情。我又追問了一句:“猴子辛辛苦苦種活了果樹,可又因為別人一句話,就拔了果樹,你怎么看待它這種行為?”學生紛紛舉手,“它太沒有耐心了!薄八鼪]有主見,就象《抬驢》中的老頭!薄八幌朐琰c吃果子,一點也不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鼻,脫軌的思維又回來了。所以,相信學生吧,他們解決問題可能比你更圓滿。
在學習過程中,對這篇課文的內容,孩子們可能會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教師在尊重學生個性化理解的前提下,可以啟發引導,展開討論,對猴子的評價可以多元化。
通過對本文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明白一個道理,讓學生以這個寓言故事來教育自己,使自己不會犯小猴子的錯誤。
轉載
于曉瑩
《猴子種果樹》的新思考 篇14
作者:佚名 轉貼自:; 點擊數:392
《猴子種果樹》教學隨筆
《猴子種果樹》是一篇童話故事,講述了沒有耐心、沒有主見的小猴子不斷改種果樹,最后什么果樹都沒有種成。
課文其實淺顯易懂,如果按照教參上課費時而且趣味性不強,于是我便設計了不同于教參上教學。
。ǖ谝徽n時)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一、故事引入:“猴哥”是老朋友
猴子是童話故事的?停∨笥岩郧暗恼n文他可沒有出現過,所以,為了拉進他和孩子的距離,我把我們小時候的課文《小猴子下山》的故事講給孩子聽:小猴子下山找食物,看見了桃子,他就去摘了一個,他往前走了走,小猴子看見了西瓜,他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小猴子看見了小兔,他就扔了西瓜,去抓小兔,小兔跑到森林里了,小猴子空著手回家了。
。圻@里不僅拉進了孩子和文中主角的距離,還把猴子見了這個,丟了那個的特點展現在孩子面前,也是對新課的鋪墊。]
我說:“小猴子下山后,就決定要種果樹了,那究竟又發生了什么故事呢?一起去看看!
。奂ぐl學生的興趣,讓孩子急切地朗讀課文。]
。ǖ诙n時)
二、明確目標:“猴哥”為什么種了樹卻沒有果子吃?
初讀課文后,我請學生默讀課文,找找猴子種了幾種果樹,學生回答四種:梨樹、杏樹、桃樹、櫻桃樹,我又說種了這么多樹,為什么沒有吃到果子,我們今天就來學習。
[《教學教育過程最優化》中指出一節課要讓學生明確教學目標,課后第4題中就有“為什么這只猴子什么樹也沒有種成”,只有明確目的,教學才有效。]
二、授之以漁:學習方法,自主讀書
我先和孩子看第一次種的梨樹,說說小猴種樹怎么樣?后來樹 成活了,又怎么樣?學生都能看出這只小猴是很心急,急于求成,但是聽了烏鴉的話卻沒有自己的主見,改變了主意,當我問這是只怎樣的猴子呀,發言的學生很積極,有的說“沒有耐心”,“沒有主張”、“不能堅持”、“半途而廢”……于是,我請孩子找找下面幾次種樹的情況,4人小組交流,發生了什么事情,為什么沒有種成。
在第一次種樹的理解下,孩子選擇了一棵樹,交流得很投入,人人參與,最后,我請3位代表來交流,并出示板書:
梨樹烏鴉梨五杏四
杏樹喜鵲杏四桃三
桃樹杜鵑桃三櫻二
櫻桃樹櫻桃好吃樹難栽
看了板書,交流的同學說得很清楚具體。接著,我又出示板書,請孩子自己填一填:
正當()成活的時候,一只()()地對猴子說:“()”。
猴子一想:“()!庇谑蔷停)。
學生認真地自己練說著,指名練說的同學基本把課文復述了下來。這樣,接著的課文劇表演,就成功脫稿了。
三、升華主題:學生是主角
課文學到這里,才用了半節課多一點的時間,我知道課文學生能理解了,不用再說教。于
是,我又問:有些小朋友想,都是烏鴉那些小鳥,他們不來就好了,你覺得他們有錯嗎?農諺有錯嗎?學生馬上說,不能怪他們,如果猴子不聽他們的,自有主張,別人再怎么說也沒有關系。我便請這位同學上臺板書自己的觀點:沒有主見?吹缴吓_寫字,其他學生可把手舉得高高的,于是,黑板上又出現了“沒有耐心”“心太急”“不能堅持”“不動腦筋”……
[其實,孩子總結的,就是今天要解決的目標,這里,他們就是主角。]
平等的環境下,一個學生舉手了:我覺得這是只很笨的小猴子,他為什么要把書拔掉呢?它聽了小鳥的話,可以在邊上再種樹,這樣,到了第三年,可以吃桃子,到了第四年杏子,可以吃梨子。
這是在張錦霞老師的博客上看到的她的孩子的見解,本來想引導孩子說的,卻產生了沒有預約的精彩。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趁熱打鐵,練習冊上剛好有第二年,小猴子又種樹了,這次會怎么樣?請孩子上來演一演,這次請的都是比較出色的學生,他們的表演讓我太幸福了:
旁白:第二年,小猴子又開始種樹了,他種了一棵梨樹,勤勞地澆水、施肥。(小猴作出勤勞的動作)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一只烏鴉飛來。烏鴉:“猴哥,猴哥,你怎么種梨樹呀?你不知道梨五杏四嗎?”
小猴子:“沒有關系,我有這個耐心,我能等待,我喜歡吃梨子呀,但是我也喜歡杏子,我就在梨樹邊上種一棵杏樹吧!
烏鴉點點頭:“你真聰明呀!”
旁白:于是小猴給兩棵樹澆水,施肥。
……
喜鵲高興地說:“你真是只有耐心的猴子!
……
杜鵑說:“你真有自己的想法呀!”
旁白:就這樣,幾年過去了,小猴子不知道櫻桃好吃樹難栽,幾年都沒有栽活,雖然吃不到櫻桃,但是,沒有關系,因為小猴的耐心,他種的桃樹、杏樹、梨樹,在幾年后結出了豐碩的果實,這下,小猴子可高興了。
[經過表演,聰明、勤勞、耐心的小猴子,給孩子流下了深刻的印象,讓孩子對孩子進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