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的樹葉》負面暗示過分,如何利用它進行教學呢?(通用17篇)
《藍色的樹葉》負面暗示過分,如何利用它進行教學呢? 篇1
對待新教材教學,應該本著“小立課程、大下功夫”的精神,進行發現、利用、改造。
發現,以創新教育的視角去審視課文,而不是用教師備課,以編書人的視角;在“服從”的前提下“如何上好這一課”的理念,永遠不會有新的發現。
利用,“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可以全部利用,也可以部分利用;前提是教材有價值的就是可以利用的資源。
改造,其實就是對教材開發的創新行為。尤其是《語文》,時效性強,一篇文章發表時可能還“時髦”,教這篇課文時也許就“老化”了,要加以改造。
總之,對待教材,不是傳統的“照本宣科”“以本為本”,而應以創新的教育思想去發現、利用、改造它。
《藍色的樹葉》寫的是李麗小朋友在美術課畫樹時找不到綠鉛筆而向同桌林園園小朋友借,屢遭拒絕而只得用藍鉛筆畫樹葉的故事。
一支鉛筆,幾毛錢,問同桌借卻屢遭拒絕,太過分了。
1、第一次。“李麗看看旁邊的林園園,她已經把樹畫好了”。
當“李麗小聲對林園園說:‘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林園園吞吞吐吐地說:‘我還沒畫完呢,”。一個借鉛筆,“小聲”說,一個不愿借鉛筆,“吞吞吐吐”說,借口“還沒畫完”呢。
孩子純真的心靈不見了,負面的暗示:就有吝嗇到連鉛筆都不愿借同桌一下的小朋友,而且有“心計”、會找托詞。
2、第二次!袄铥愔缓门吭谧雷由峡戳謭@園畫,等她都畫完了”,才第二次開口,“現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吧!绷謭@園不說借,也不說不借,只說:“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其實還是不錯的借口!
“李麗說:‘我小心一點兒!薄
。謭@園沒有退路了)
3、于是,林園園只得“從盒子里拿出綠鉛筆”(她存心不借,早就放好了),但又一連說了“三個不要”,不要削(削短了)、不要用力(弄斷了)、不要畫得太多(鉛筆用多了)。
編書的簡直把林園園這個小學一、二年級的小朋友寫成當代難以想像的吝嗇“小氣鬼”形象,生活中有這樣的小女孩嗎?
4、最后李麗借筆失敗,與林園園情感“破裂”的一個細節描述:
“李麗連忙說:‘我只畫樹葉和小萆’”,“林園園皺著眉頭,說‘還要畫小萆?”(畫小草一大堆,多破費鉛筆呀)。
于是,出現課文標題《藍色的樹葉》,李麗只得用自己的藍鉛筆畫樹葉。
5、課文用“林園園看著這些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結尾。
暗示通過顯意識進入潛意識,到達意識的深層部分,從根本上影響、折射、塑造著人的生命。
“林園園”這么多的負面暗示給小朋友什么樣的生命形象呢?
應利用教材,將“負面暗示”作“正面暗示”的調整。
思路
1、第一次。李麗畫樹葉找不到綠鉛筆,同桌林園園發現了,要借她,能設計一段對話嗎?
“你為什么還不開始畫?”
“綠鉛筆不見了!薄
“我借給你吧!”
“你也沒畫好啊!”
“沒事。我先畫別的!
李麗第一次感動了。
2、第二次。李麗過分用力把借的綠鉛筆的筆尖弄斷了。設計—段情景對話。
“壞了!”李麗說!
林園園一看,李麗把筆尖弄斷了!
李麗覺得抱歉,差不多要哭了。
“對不起,我用力太大了!”
“沒關系,削一下就是了!绷謭@園一邊安慰她,一邊削起鉛筆,李麗又一次被感動了。
3、第三次。李麗最后又畫了一大堆小草,筆尖又磨平了。設計一段情景對話:
“不好意思,我畫好了,鉛筆尖用完了!”“那有什么,再削就是了!绷謭@園微笑著說。
4、結尾:李麗望著林園園的笑臉,心里感到:“林園園多么像姐姐呀!
《藍色的樹葉》負面暗示過分,如何利用它進行教學呢? 篇2
【教學要求】
1、認識“術、鉛”等9個生字,會寫“由、術”等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仔細體會人物的語言,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讀好不同人物的說話語氣。
【教學用具】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小朋友們,平常我們看見的樹葉是什么顏色的呢?(綠色)對了,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樹葉都是綠色的?山裉煳覀円獙W習的課文里邊的小朋友畫的樹葉卻是藍色的,這是為什么呢?想知道原因,就請小朋友們仔細讀課文,答案就在其中。
板書課題:19、藍色的樹葉
讓生齊讀課題。
二、學習生字
1、請小朋友們自由讀課文,在讀課文的同時用鉛筆勾出文中的生字,多讀幾遍。
2、誰愿意當小老師教大家認讀生字?(師出示生字卡片)
3、同桌交流:把不認識的字提出給予解決。
4、開火車鞏固認讀所教生字。
5、獨立思考:用什么方法識記這些生字最快。
6、全班交流思考的結果。(說得好的教師給予表揚,同時重復強調,讓生加深印象。)
7、對生字進行擴詞訓練。
三、合作學習課文內容
1、分4人小組合作學習,小組成員先獨立在書上標出自然段。
2、小組成員輪流分段讀課文,其他小朋友在聽時把自己還不認識的字用橫線勾出。
3、同組同學互幫互學,讀會所有不認識的字,再試著讀讀課文。
4、邊讀課文邊思考下列問題:
、拧狄粩涤袔追鍒D?畫了幾個小朋友,分別叫什么名字?(答完后再出示以下問題)
、啤±铥悶槭裁匆蛄謭@園借鉛筆?林園園答應借了嗎?
⑶ 李麗為什么把自己畫的樹葉涂上藍色?
學習方法:在段中逐句找出,畫上波浪線。
四、反饋、質疑、自語
1、全班齊讀課文。
2、說說通過自己讀書明白了什么?
3、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五、朗讀、感悟、體會
1、讓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并告訴大家自己喜歡的理由。老師相機指導朗讀。
2、指名讀第2、3自然段,同時完成課后的“讀讀說說”。
3、討論交流:林園園為什么會臉紅?你想對林園園說什么?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生字卡片復習生字。
2、讀詞語(小黑板出示)
風景 吞吞吐吐 惹人喜愛 皺眉頭
削鉛筆 注意 課桌 鉛筆盒
3、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指導寫字
1、讓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擺放。
2、師重點指導“拿”字的寫法:
“拿”字是上下結構,上部“合”字的撇起筆靠近豎中線,然后要往左斜,“口”要寫扁一點;下部“手”字的彎鉤要寫在豎中線上。
3、生在書上描紅,然后臨寫,老師發現問題,應及時糾正。
三、課后實踐
畫一幅你見過的最美麗的風景畫,并涂上恰當的顏色。
《藍色的樹葉》負面暗示過分,如何利用它進行教學呢? 篇3
教材分析:
本課中的林園園,舍不得把自己的綠鉛筆借給同學,說明她在幫助別人方面做得不夠好。教學時既要讓學生看到林園園的不足,又要讓學生相信林園園會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切忌把她當作批判的對象。
課文中的事與學生生活十分貼近,教學時,還要引導學生聯系生活進行反思,豐富內心的感受。
學情分析:這篇課文內容與學生生活十他貼近,學生學習起來會很感興趣,輕松易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9個生字,會寫18個生字,會用“嗎、吧”造句子。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
情感目標:繼續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能正確、端正、整潔的書寫生字。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的9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會用“嗎、吧”語氣詞造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培養責任感。
2.細心體會“林園園看著這些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導入
同學們,你看見過什么顏色的樹葉?(演示各種顏色的樹葉)
看看填填:最后出示一片畫好的藍色的樹葉。
提問:看到這片樹葉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有的可能問:怎么會是藍色的樹葉?還有的更驚奇地問:真有意思,我從來沒見過藍色的樹葉,怎么會是藍色的?)
對呀?樹葉怎么會是藍色的?讓我一起走進第19課《藍色的樹葉》學習完課文后你們就會明白了!一起讀讀題目。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
自讀要求: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后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畫出生字詞,結合“水果”和“樹葉”,試試自己拼讀。同桌合作,讀一讀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
2、檢查反饋
。1)課文中有幾個人物?他們是誰?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學習生字
1、問題回答得這么好,相信生字也學得不錯。誰愿意當小老師教大家認讀生字?(課件演示)如果他讀得正確我們早就這樣跟讀三遍:對對對,術、術、術
2、開火車鞏固認讀所教生字。
3、獨立思考:用什么方法識記這些生字最快。
4、全班交流思考的結果。(說得好的教師給予表揚,同時重復強調,讓生加深印象。)
5、變字魔術。
6、對生字進行擴詞訓練。
7、一起爬山吧!
四、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要寫的字。學生自主觀察、識記下面的字:術、吐、桌、注、鉛、已、筆、景、由、年、拿。
2、教師請學生說說怎樣寫好這些生字,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之后教師和學生通過比較,總結出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的字在書寫時要注意的幾方面:
、拧∽笥医Y構的字要寫的左窄右寬;
、啤」P,寫竹頭時不要把短橫寫成點;
、恰°U,右上不是一個“幾”字。
3、師重點指導“拿”字的寫法:
“拿”字是上下結構,上部“合”字的撇起筆靠近豎中線,然后要往左斜,“口”要寫扁一點;下部“手”字的彎鉤要寫在豎中線上。
4、生在書上描紅,然后臨寫,(提醒:寫字注意三個一。)老師發現問題,應及時糾正。寫完后大家共同評議,比比誰寫的工整美觀。同時教師要對表現好的同學或者小組一定形式的獎勵。
五、朗讀課文
1、分節試讀課文。
(1)課文會讀了嗎?那么誰想起來大聲讀?現在請舉手的同學站起來,想讀下面的同學就趕緊站起來,爭取機會喲,讀書的機會是靠自己爭取的,第一段開始讀。
。2)現在全部都讀過了,我就想問一下,有誰敢舉手,說我是全班讀得最好的?
(3)她這么說是驕傲嗎?不是,是自信,是勇敢,是有膽量的孩子!把你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吧。
2、小結:課文讀的這么好,夸夸自己吧!
第二課時
一、自主閱讀。
1、復習導入:上節課我們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學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走近李麗和林園園。
2、邊讀課文邊思考下列問題:
⑴ 李麗為什么要向林園園借鉛筆?林園園答應借了嗎?
、啤±铥惒皇切枰G鉛筆嗎,為什么會 沒有接林園園的綠鉛筆?
學習方法:在段中逐句找出,畫上波浪線。
二、細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李麗為什么要想林園園借鉛筆?
⑴ 學生自由讀課文。
、啤〗處熣垖W生用“什么時候、誰、發生了什么事”講一講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
3、學習第二至四自然段:
⑴ 出示課文插圖,請學生仔細觀察李麗和林園園的表情,想想他們說了些什么。讀讀課文的2-4段,畫出她們的對話讀一讀,并說說從對話中體會到什么。
⑵ 自由讀,邊讀邊用鉛筆圈圈畫畫:李麗和林園園有幾次對話?
、恰∽x第一次對話。李麗的話讀出謙和、禮貌的語氣;林園園的話讀出不愿意的語氣。理解“吞吞吐吐”,并說說為什么林園園吞吞吐吐地說,她當時會想些什么?
⑷ 讀第二次對話,看看林園園是怎么說的?她“怕”什么?說明什么?
指導讀李麗的話,分別讀出請求、商量和誠懇的語氣;林園園的話讀出不樂意的語氣。
⑸ 讀第三次對話:
、倭謭@園說話中的幾個“不要”說明了什么?
、谶@時李麗在想什么?
。6)讀第四次對話:
、倭謭@園為什么要皺著眉?聯系她說的話“還要畫小草”,想象她心里在想什么?
、诮處煵シ刨Y源中的范讀。讓學生體味林園園和李麗的心理活動。
。7)分角色朗讀四次對話。從對話中你認為林園園不想借綠鉛筆給李麗的原因是什么?
4、學習第五自然段:
、拧〕鍪镜诙鍒D,說說這副圖畫的是課文哪部分的內容。
⑵ 看圖說一說,李麗和林園園分別在做什么,他們可能想些什么?
⑶ 讀第五自然段
、取∮懻摚毫謭@園看著李麗畫的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從“臉紅”這個詞中可以看出林園園以后會怎樣呢?(也會成為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孩子)
⑸ 假如你當時在李麗和林園園旁邊,你會怎么做?你會對林園園說什么?
4、教師小結:
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一種責任,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相信我們的小朋友都能做到這一點。
三、拓展練習
1、以“我想對林園園說……”為題,讓學生和林園園“對話”,加深對此問題的體驗。
2、讀完課文后,你覺得林園園和李麗是兩個怎樣的孩子?(注意不能將林圓圓當成批判對象。)
3、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有什么收獲?
4、我會說。
例1:你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
( )嗎?
例2:現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吧。
。 )吧。
四、課后實踐
1、畫一幅你見過的最美麗的風景畫,并涂上恰當的顏色。
2、和好朋友一起排練課本劇。
3、收集同學之間互相幫助的小故事,開一個 “夸夸 同學”的主題會。
板書設計:
19 藍色的樹葉
李麗 林園園
小聲借 吞吞吐吐
等借 怕 不要 不要 不要
只畫 皺著眉頭 還要
用心畫 看(臉紅了)
。☉撓嗷椭
《藍色的樹葉》負面暗示過分,如何利用它進行教學呢? 篇4
課 時: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認識九個,會寫十個生字,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小學語文《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
教學重點:會讀九個生字,會寫十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你看到的樹葉是什么顏色的?
2.你看到過藍色的樹葉嗎?
3.今天我們來學習19課《藍色的樹葉》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 自由朗讀全文,邊讀邊畫出生字。
2.出示字卡,學生找出帶這個字的詞和句讀給大家聽。
3. 正音練習。
。1)讀音指導重點:“術、惹、桌、注、皺”都是翹舌音;“吐”是多音字,在本課讀(tǔ);“削”也是多音字,在本課讀(xiāo)
4.師范讀課文。
生說:課文說了一件什么事?
三、識記生字
。1)出示要求認識的生字,讓學生自主識字,說說自己認識了哪個生字,是用什么辦法記住的。
(2)讓學生說說最喜歡和哪個生字交朋友,目的是讓學生在組詞說話中識記生字,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小學語文《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
(3)開火車認讀生字。
四、鞏固生字
1.鞏固會認的字:
游戲1:聽音出示字卡。(師讀生字,生找字卡)
游戲2:組字:
口+土=吐 合+手=拿 日+京=景
2.鞏固會寫的字:
。1)生觀察要寫的十個字,并說出每個字的寫法。
四個左右結構的字:吐、注、課、鉛,要寫得左窄右寬。
四個上下結構的字:筆、桌、景、拿,重點指導“筆”字的書寫,還指導“拿”的書寫。
五、總結:
這節課,你都學會了什么?
《藍色的樹葉》負面暗示過分,如何利用它進行教學呢?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術,惹,鉛”等9個字。會寫“由,術,注”等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仔細體會人物的語言,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讀通課文,識字寫字
難點:理解林園園為何會臉紅,李麗為何不肯接林園園的綠鉛筆。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顏色的樹葉?生:自由回答
師:同學們見過這么多顏色的樹葉啊!好,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樹葉的顏色。(出示課件,生答出課件中樹葉的顏色。)那么大家有沒有見過藍色的樹葉呢?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和這“藍色的樹葉”有關。(板書課題:藍色的樹葉)
師:同學們一起讀一讀課題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體悟
1,師:現在,請同學們輕輕的打開書本第89頁,請同學們自由的朗讀課文,
(課件出示閱讀提示:1)、數一數: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并用筆標出序號。
2)、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誰和誰?她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朗讀課文,回答問題
師:(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同學們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說說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
師:是的,這是發生自美術課上的一件事,美術課上要用到鉛筆。誰來告訴大家你是怎么來記住美術的“術”和鉛筆的“鉛”字的?(課件出示“術,鉛”
生:談談自己的識字方法,如:加一加,熟字換偏旁等方法
三、品文析句,體會情感
1、師:李麗要畫綠樹時,綠鉛筆找不到了,她想向林園園借筆,這時又發生了什么?(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請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指名讀文)
師:誰來說說,這時發生了什么事?(指名說)那么林園園的樹葉畫的怎么樣?找出課文中的描寫林園園樹葉的句子。
生:樹葉那么綠,真惹人愛。
師:好,我們一起來學習惹人愛的“惹”,誰來告訴大家,你是怎么記住它的?
生:談談自己的識字方法
師:李麗借到筆了嗎?為什么?(林園園說自己還沒有畫完。)林園園是怎么說的?指名讀。------林園園吞吞吐吐的說:“我還沒畫完呢。”
師:林園園是真的沒有畫完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師:林園園吞吞吐吐的回答,這里的“吞吞吐吐”,你是怎樣理解的?
誰來告訴給同學們你是怎么學習吞吞吐吐的“吐”字的?
生:說說自己的識字方法
師:那讓我們一起帶著感情讀一讀這句話吧!(生可先自讀品味,再齊讀)
師:那誰能說說她為什么會吞吞吐吐的回答?(心里不想借,找理由)
2、師:因為林園園吞吞吐吐的回答,李麗只好趴在桌子上等她都畫完。這次李麗第二次向林園園借筆,她借到了嗎?(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請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生默讀),
1)同學們看一看“李麗趴在桌子上”的“桌”,是什么偏旁?跟什么有關系?學習“桌”并組詞。
2)誰來說說這一次李麗借到筆了嗎?你從哪里知道的?
3)從林園園的話中你看出了什么?
4)那她為什么沒有立刻借筆給李麗?
5)師小結:從剛才的這段話中,我們知道,李麗第二次借筆還是沒有借到。
3、師:因為李麗一直向她借筆,后來,林園園終于從盒子里拿出綠鉛筆,這時她又交代了什么?(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請默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找出林園園說出的話,并把“我會認”中的字寶寶圈出來。(生可邊讀邊畫出)
師生一起學習:“盒子,注意,削,皺著”。可采取指名讀,小組讀等方式。
1)誰來說說林園園交代了什么?(你要注意,不要削,畫的時候不要用力,不要畫得太多)
2)從這幾句話中你看出,林園園要求李麗要怎么做?
3)那大家想想,在畫畫時提出這些要求行不行?(請快速在同位間說說)
4)林園園一下子提出了這么多的要求,你從中感覺到了什么?
4,師:是啊,林園園一下子又提出了這么多的要求?衫铥愡是連忙說:“只畫樹葉和小草!边@樣林園園總該要借她筆了吧? (還是沒有借)
1)沒有借,那林園園是怎么做的?(皺著眉頭說)
2)誰能也皺著眉頭來讀一讀?(指名1-2名品讀)
3)看著皺著眉頭的林園園,李麗沒有接筆。她借筆三次都沒有借到,此刻她的心會怎么想呢?(指名說) (很難過,不想再借筆了。還是自想想辦法吧!)
4)李麗又是怎么做的?為什么說林園園看著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你知道了什么?
生:回答自己的理解。師要引導學生既要看到林園園的不足,又要讓學生相信林園園會成為助人為樂的好孩子的。
5)你想對林園園說些什么呢?指名說
四、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師:課件出示本課要求掌握的字詞
生:采取排火車的方式認讀
師:重點指導“課,拿”這兩個會寫字。首先讓學生提出應該注意什么,師做出總結生:描紅并練習寫字。
五、教師小結,布置作業
1、師小結: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誰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生:指名回答
2、請同學們做做課后的“讀讀說說”
《藍色的樹葉》負面暗示過分,如何利用它進行教學呢? 篇6
課 時: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九個,會寫十個生字,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會讀九個生字,會寫十個生字。
教學過程 :
一、 談話導入
1.你看到的樹葉是什么顏色的?
2.你看到過藍色的樹葉嗎?
3.今天我們來學習19課《藍色的樹葉》
二、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 自由朗讀全文,邊讀邊畫出生字。
2.出示字卡,學生找出帶這個字的詞和句讀給大家聽。
3. 正音練習。
。1)讀音指導重點:“術、惹、桌、注、皺”都是翹舌音;“吐”是多音字,在本課讀(tǔ);“削”也是多音字,在本課讀(xiāo)
4.師范讀課文。
生說:課文說了一件什么事?
三、 識記生字
。1)出示要求認識的生字,讓學生自主識字,說說自己認識了哪個生字,是用什么辦法記住的。
。2)讓學生說說最喜歡和哪個生字交朋友,目的是讓學生在組詞說話中識記生字。
。3)開火車認讀生字。
四、 鞏固生字
1.鞏固會認的字:
游戲1:聽音出示字卡。(師讀生字,生找字卡)
游戲2:組字:
口+土=吐 合+手=拿 日+京=景
2.鞏固會寫的字:
。1) 生觀察要寫的十個字,并說出每個字的寫法。
四個左右結構的字:吐、注、課、鉛,要寫得左窄右寬。
四個上下結構的字:筆、桌、景、拿,重點指導“筆”字的書寫,還指導“拿”的書寫。
五、 總結:這節課,你都學會了什么?
本站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自中小學教育資源站
《藍色的樹葉》負面暗示過分,如何利用它進行教學呢? 篇7
【教材簡說】
互相協助,不應成為一句口號。在他人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一種責任,一種行為習慣。但要能做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
本課中的林園園,舍不得把自身的綠鉛筆借給同學,說明她在協助他人方面做得不夠好。教學時既要讓同學看到林園園的缺乏,又要讓同學相信林園園會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小朋友。
【教學目標】
1、認識“術、鉛”等9個生字,會寫“由、術”等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仔細體會人物的語言,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
【教學重點】
弄明白李麗和林園園的四次對話的意思。
【教學流程】
一、啟發導入
出示一片畫好的藍色的樹葉。
提問:看到這片樹葉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有的可能問:怎么會是藍色的樹葉?還有的更驚奇地問:真有意思,我從來沒見過藍色的樹葉,怎么會是藍色的?)
對呀?樹葉怎么會是藍色的?(教師邊說邊把藍色的樹葉粘在黑板上)。那我們就一起學習19課《藍色的樹葉》,一起讀讀題目。
二、初讀課文
1、課件出示自讀要求。
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喜歡讀的段落多讀幾遍;同桌合作,讀一讀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
2、匯報交流:
、 指名讀喜歡的段落,檢查自學效果。
⑵ 課件演示摘蘋果游戲,識記生字:
術、鉛、惹、吐、桌、盒、注、削、皺
、 課件演示青蛙過河游戲,讀詞語:
皺眉、借鉛筆、趴在、削鉛筆、不由得、吞吞吐吐、盒子、惹人喜愛、臉紅
三、細讀課文
1、課件出示李麗沒畫完的畫,問:“這幅圖還缺什么呢?”(樹還沒有涂上顏色)
從這幅圖你可以知道些什么?(李麗要向林園園借綠鉛筆的原因)
齊讀第1自然段。
2、讀講第2、3、4自然段:
⑴ 用筆劃出李麗和林園園的四次對話。
、 指導讀對話局部,理解詞語:
課件出示A李麗小聲對林園園說:“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林園園吞吞吐吐地說:“我還沒畫完呢!
重點理解“小聲說”、“吞吞吐吐”“沒畫完”等詞語。
課件出示B李麗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園園畫畫。等到都畫完了,李麗說:“現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嗎?”園園說:“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崩铥愓f:“我小心一點兒。”
理解“只好”。這個詞是說李麗沒有別的方法可想。她已經把房子、小山畫好了,只等畫樹。沒有綠鉛筆,沒法畫,所以只好等林園園把畫畫完,才又一次向林園園借。
“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边@是林園園的心里話,她擔心李麗使綠鉛筆時會把筆尖弄斷,實在有點舍不得借。
課件出示C林園園從盒子里拿出綠鉛筆,說:“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畫,不要畫得太多。”林園園講了三個“不要”,總是擔心李麗弄壞,或者使用得太費,舍不得借。聽了林園園的話,李麗連忙說:“我只畫樹葉和小草!
理解三個“不要”和“連忙”“只畫”。 (“連忙”和“只畫”,是講李麗一心想借用綠鉛筆,既然林園園肯借給她綠鉛筆,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園園的要求)
課件出示D林園園皺著眉頭,說:“還畫小草嗎?太多了!”這是林園園聽到李麗說要畫小草,覺得太費綠鉛筆了,所以林園園說:“太多了!”意思是你要用,就只準畫樹葉。
(讀好對話是這篇課文教學的重點,李麗說的三句話分別要用請求、商量、誠實的語氣來讀;林圓圓的四句話分別要讀出矛盾、擔心、吝嗇、不樂意的語氣。在逐句指導后,再組織同學把林園園和李麗的對話分角色有表情地讀,根據課件演示配音讀等。)
3、讀講第5段:
課件出示課文段落,指名讀后,提出考慮題:林園園看見李麗畫了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使同學理解林園園已經認識到自身的做法是不對的,同學有困難應當熱情協助。她因為羞愧而臉紅。
理解“用心”、“不由得”等詞語。
課件演示從林園園的神情聯想“此時,她在想些什么?”,從而使同學受到思想教育。
4、讀完課文后,你覺得林園園和李麗是兩個怎樣的小朋友?(注意不能將林圓圓當成批判對象。)
四、書寫指導
1、認真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關鍵筆畫。
2、教師范寫(請同學幫老師找缺乏),同學臨寫,組內互相展示,說說你有什么話要提醒你的伙伴。
《藍色的樹葉》負面暗示過分,如何利用它進行教學呢? 篇8
《藍色的樹葉》是一篇講讀課文。主要講李麗在美術課上,畫樹葉時綠鉛筆找不到了,她向林園園借,但李麗沒接她的綠鉛筆。李麗用藍鉛筆畫了樹葉。林園園看見了畫藍樹葉,臉紅了。
在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以讀促悟的方式讓學生來理解課文,突出文中的重點,突破難點。尤其是要理解園園為什么臉紅了,從中體會到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幫助。就要讓學生先理解,李麗為什么沒有接林圓圓的鉛筆呢?
首先,我讓學生朗讀課文,想一想,林園園想不想把自己的鉛筆借給李麗呢?為什么?學生通過朗讀課文,大多能通過林園園的做法和回答中,感受到,其實林園園是不想把鉛筆借給李麗的,因為,她已經畫完了,還說沒畫完,尤其是,即使說畫完了,又提出了很多的要求,讓人感受到是不想借給的意思。
其次,針對學生的理解,我又引導學生走進人物的心里,通過分角色朗讀人物的對話進行感悟,通過注意對話中林園園的語氣,如:吞吞吐吐;提出的要求:不要.....不要..... ;人物的表情:皺著眉頭等,進一步體會林園園是在為舍不得借鉛筆給李麗找各種借口。
最后,在突破教學難點時,我設計了問題進行討論:林園園看著李麗畫的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假如你當時在李麗和林園園旁邊,你會對林園園說什么?從“臉紅”這個詞中可以看見林園園以后會怎樣呢?學生各抒己見,在討論與朗讀中感受到,同學之間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同學也明白了,今后自己應該怎樣做?
為了讓學生能學有所得,我避免了像提出學了這一課你明白了什么?這樣千篇一律的問題,而是讓學生進行反思,在以往的生活中,你有沒有像林園園這樣的事呢?學生紛紛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我欣喜地看到,學生在反思中不斷成長。
對學生“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道理的教育也就水到渠成。
《藍色的樹葉》負面暗示過分,如何利用它進行教學呢? 篇9
今天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藍色的樹葉》,結束時,我問:大家學這篇課文有什么感受呀?他們都揚起一張張笑臉,大聲的說:同學之間要相互幫助,要團結友愛。我又說:這節課學得開心嗎?開心,他們這樣回答我。聽到這樣的話,我也覺得開心。只是笑過后留給了我更多的思索。
《藍色的樹葉》這篇課文寫得是在一次美術課上,李麗的綠鉛筆不見了,就向同桌林園園借,可是林園園舍不得借給她用,李麗就用自己的藍鉛筆畫樹葉。課文結尾寫著:李麗拿起自己的藍鉛筆,用心地畫著一片片樹葉。林園園看著這些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當同學們讀到這兒時,我問:林園園為什么臉紅了?馬上有同學說:因為她覺得不好意思,沒有借給李麗綠鉛筆……等等類似這樣的話。從這些話中我感受到了這篇文章的帶給他們心靈的觸動這也許就是文學的魅力。
語文課在我們小學課堂中該起怎樣的一種作用呢?又該如何是教學呢?語文顧名思義:語言與文學的統一,語言是人類用來溝通交流的。在和諧的氣氛中引導學生對文學的欣賞,我想有學習《藍色的樹葉》,學生已經能感受到文字的含義了而今天的語文課堂教學更多是教師帶著學生對課文的詞句進行分析理解,這個與傳統的語言教學相符嗎?怎么看都像是在上思品課。教學的研究永無止境,然而完全背棄傳統的文學詩詞教學是否不妥。我還在思索,愿在今后的語文教學路上走得更堅實!
《藍色的樹葉》負面暗示過分,如何利用它進行教學呢? 篇10
一、 認識生字
1、請小朋友們拿出自己的卡片,自己認一認
2、學生匯報
3、考一考:讀一個字說出它的偏旁(生讀一個,說一個)
4、給生字分類。
5、游戲:雙軌小火車
6、討論:說說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們(學生討論后,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師小結識字方法)
7、學詞語(自由讀——開火車讀——挑一個喜歡的說話——詞語送回家)
分析:在學習生字的時候,老師采用“自學——交流——質疑——學生釋疑”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學會了識字方法。并通過:讓學生和生字朋友打招呼來讀生字,開雙軌火車,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讓學生對生字進行分類,說說怎么記住生字,讓學生在學習中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為學生創造了展示自我的機會。同時整堂課也體現了課程標準的要求:字不離詞,詞不離句。
《藍色的樹葉》教學案例及反思
濟源雙橋東留村小學 趙薇薇
《藍色的樹葉》是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講美術課上李麗的綠鉛筆找不到了,向旁邊的林園園借,可林園員一種種借口不想借給李麗。李麗明白后,沒有接林園園的綠鉛筆,拿起自己的藍鉛筆用心的畫著一片片樹葉,林園園看到后,不由得臉紅了。
本組教材是圍繞友好相處,團結合作這一專題編排的。本文是向學生進行助人為樂教育的好教材。
在教學時,我知道學生觀察第二幅插圖,說說哪一個是林園園,哪一個是李麗,并說出是從哪兒看出來的。下面是部分課堂實錄:
師:你能說說圖上哪一個是林園園,哪一個是李麗嗎?
生:這一個是林園園,這一個是李麗。(生一手拿著書,一手指著書上的插圖,面向學生大聲的說)
師: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清楚,讓別人聽的明白。
生:左邊的是林園園,右邊的是李麗。
生:穿粉色衣服的是林園園,穿黃色衣服的是李麗。
生:畫著綠色樹葉的是林園園,畫著藍色樹葉的是李麗。
生:頭上扎紅色蝴蝶結的是林園園,扎黃色蝴蝶結的是李麗。
師:剛才大家描述的非常清楚,用自己的語言向大家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能說說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嗎?
生:我是從第二自然段“李麗看看旁邊的林園園,她已經把樹畫好了。樹葉那么綠,真惹人愛!笨闯鰜淼摹
生:我是從“李麗拿起自己的藍鉛筆,用心的畫著一片片樹葉”這兒看出來的。
師:同學們觀察地真仔細,學習地真認真。
反思:
一、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我之所以設計這個環節,是針對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的。平時學生們在回答問題時,大多只說半句話,話說不完整,或者是描述不清楚。就像案例中的第一個孩子回答的一樣,“這一個是林園園,這一個是李麗”,所指不清楚。針對這種情況,我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清楚,讓別人聽的明白。有了這個要求,再往下說,學生個個說的明白,個個說的精彩。口語交際不是只有在口語交際課上才實施,在我們的各科教學中都應滲透,尤其是語文課堂上,更要注重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二、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語文。
我們指導學生學習語文,要結合上下文或者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來學習。案例中,我要求學生找找從什么地方看出哪是林園園,哪是李麗,這樣就把插圖和課文內容有機的結合起來了,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感受文章所蘊藏的內涵。
《藍色的樹葉》負面暗示過分,如何利用它進行教學呢? 篇11
教材分析:
互相幫助,不應該成為一句口號。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一種責任,一種行為習慣。但是能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本課中的林園園,舍不得把自己的綠鉛筆借給同學,說明她在幫助別人方面做得不夠好,但相信林園園會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
學情分析:課文中的事與學生生活十分貼近,理解課文內容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并不難。但是,引導學生聯系生活進行反思并不容易。
教學目標:
1、分析課文,從整體上理解課文內容。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在朗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恰當的語氣表達人物的性格特點。
2、指導讀好李麗和林園園的幾次對話。
3、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教學方法:談話法、談論法。
教學準備:
1、詞語卡片。
2、四片紙樹葉(紅、黃、綠、藍)。
3、三幅畫(林園園的畫、李麗的畫以及一幅有綠色樹葉的畫)。
4、擴展練習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識字寫字。(略)
2、初讀課文。(略)
第二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平時你們看到的樹葉一般都是什么顏色的?(綠色、黃色和紅色)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拿出相應的紙樹葉。
2、(教師出示藍色的紙樹葉)你們見過藍色的樹葉嗎?(沒有)可是,老師就看見有一位叫李麗的小朋友畫了藍色的樹葉。
3、板書課題。(19、藍色的樹葉)學生齊讀課題。
4、樹葉怎么會是藍色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你一定會知道其中的原因。
二、教師范讀課文
要求:認真聽老師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檢查詞語(鞏固生字)
出示卡片,用多種方式認讀詞語。
四、朗讀課文
1、把詞語放到課文中,大家還會讀嗎?(會)
2、全班朗讀課文,師糾正讀音。
五、分析課文,朗讀感悟
1、自讀課文,說說“藍色的樹葉”是怎么回事?(指名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李麗林園園)
2、(教師出示林園園的畫)問:林園園畫的綠色的樹葉可愛嗎?(可愛)大家找出有關的句子畫一畫,讀一讀,并說說理由。
3、看課文第一幅插圖,仔細觀察李麗和林園園的表情,想想看她們說了什么?找出課文中的對話讀一讀,并說說從對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小組討論)
教師檢查:
(1)李麗小聲說:“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應該用什么語氣讀?(禮貌,而且小聲)為什么?(因為是在課堂上)指名讀,全班讀。(板書:小聲說)
。2)說話訓練:嗎?
。3)林園園把綠鉛筆借給李麗了嗎?(沒有)她怎么說?全班讀。
林園園吞吞吐吐地說:“我還沒畫完呢!崩斫狻巴掏掏峦隆,讓學生明白林園園是在找借口。(板書:吞吞吐吐地說)
4、讓學生找出另外的幾次對話,按上面的方法學習。
5、教師檢查后板書。(借怕只畫不要……不要……不要……皺眉頭沒有接)
6、看課文第二幅插圖,說說這幅圖畫的`是課文中哪部分的內容?(第五自然段)李麗和林園園分別在做什么?
7、(出示李麗的畫)李麗為什么用藍色的鉛筆畫樹葉?(因為林園園根本不想把她的綠鉛筆借給李麗)
8、看到李麗的藍樹葉,林園園為什么“臉紅了”?(認識到自己錯了)(板書:不由得臉紅了)
9、假如你當時在李麗和林園園的旁邊,你會對林園園說什么?(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補充,并讓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
10、分角色朗讀課文。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幫助)對,當別人有困難請求幫助時,要熱情幫助。
七、擴展練習
1、這些字,我會變!
木+(、)=(術)土+=吐若+=惹
合+=拿盒=+注=+
2、我會說!
例1:你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
嗎?
例2:現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吧。
吧。
例3:吞吞吐吐花花綠綠
(教師發擴展練習卡,巡視學生完成情況,并及時糾錯。)
八、實踐活動
。ǔ鍪疽环旬嫼玫挠芯G色樹葉的圖畫)要求學生畫一幅有綠色葉子的樹的圖畫,畫好后送給在學習生活中幫助過自己的同學。
九、板書
19、藍色的樹葉
李麗林園園
小聲說吞吞吐吐地說
借怕
只畫不要……不要……不要……
沒有接皺眉頭
不由得臉紅了
《藍色的樹葉》負面暗示過分,如何利用它進行教學呢? 篇12
【教學目標】
1、認識“刺、猬”等10個生字,會寫“采、但”2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3、借助插圖,了解課文內容。
4、了解按事情的發展順序進行記敘的方法,使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教學重點】
1、能正確認讀本課的生字,理解李麗和林圓圓的四次對話的意思。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仔細體會人物的語言,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教育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教學難點】
1、初步感知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方法。
2、理解園園為什么臉紅了,從中體會到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幫助。教育學生要有助人為樂的好思想、好品德。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置懸念,導入課題
教師課前先將課題“藍色的樹葉”寫在黑板上。
師:小朋友,小朋友們你們平時看到的樹葉都是什么顏色的呢?教師隨機給學生呈現ppt資源的相應圖片內容。
讀了課題,大家是不是覺得很奇怪,樹葉為什么會是藍顏色的呢?學習完課文后你們就會明白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給學生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課文朗讀,讓學生先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生動的情境畫面加之規范的課文朗讀,為下面課文的進一步講讀做了很好的鋪墊。教師可以結合ppt資源,讓學生帶著學習任務進行初步感知與思考。
2、聽完范讀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他們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畫出生字詞,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識字。
三、學習生字,了解詞語
1、教師播放課件,給學生呈現本課要求會認的字、詞:
2、請學生通過多種方式自由認讀。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的情況,及時糾正學生的發音。
四、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要寫的字。學生自主觀察、識記下面的字:術、吐、桌、注、鉛、已、筆、景、由、年、拿。
2、教師請學生說說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字形,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之后教師和學生通過比較,總結出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的字在書寫時要注意的幾方面:
⑴ 左右結構的字要寫的左窄右寬;
、啤」P,寫竹頭時不要把短橫寫成點;
、恰°U,右上不是一個“幾”字。
3、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分別指導,寫完后大家共同評議,比比誰寫的工整美觀。同時教師要對表現好的同學或者小組一定形式的獎勵。
五、課后思考
生字難關攻克后,教師請學生課下自由讀課文并思考:樹葉為什么會是藍色的?
第二課時
一、復習詞語
1、教師給學生出示本課的生字、詞卡片,請學生開火車讀生字、詞。
2、自由讀生字、詞,記憶詞語。
二、朗讀感悟,細讀課文
1、教師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之后出示ppt請學生思考:
、拧±铥悶槭裁匆蛄謭@園借綠鉛筆?借到了嗎?
⑵ 李麗不是需要綠鉛筆嗎,為什么會沒有接林園園的綠鉛筆?
、恰×謭@園為什么臉紅了?
2、學習第一自然段:
⑴ 學生自由讀課文。
、啤〗處熣垖W生用“什么時候、誰、發生了什么”講一講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
3、學習第二至四自然段:
⑴ 出示課文插圖,請學生仔細觀察李麗和林園園的表情,想想他們說了些什么。找出課文中的對話讀一讀,并說說從對話中體會到什么。
、啤∽杂勺x,邊讀邊用鉛筆圈圈畫畫:李麗和林園園有幾次對話?
、恰∽x第一次對話。李麗的話讀出謙和、禮貌的語氣;林園園的話讀出不愿意的語氣。理解“吞吞吐吐”,并說說為什么林園園吞吞吐吐地說,她當時會想些什么?
⑷ 讀第二次對話,看看林園園是怎么說的?她“怕”什么?說明什么?
指導讀李麗的話,分別讀出請求、商量和誠懇的語氣;林園園的話讀出不樂意的語氣。
、伞∽x第三次對話:
① 林園園說話中的幾個“不要”說明了什么?
② 林園園為什么要皺著眉?聯系她說的話“還要畫小草”,想象她心里在想什么?
③ 教師播放資源中的范讀。讓學生體味林園園和李麗的心理活動。
、省》纸巧首x三次對話。從對話中你認為林園園不想借綠鉛筆給李麗的原因是什么?
4、學習第五自然段:
、拧〕鍪镜诙鍒D,說說這副圖畫的是課文哪部分的內容。
、啤】磮D說一說,李麗和林園園分別在做什么,他們可能想些什么?
、恰∽x第五自然段
、取∮懻摚毫謭@園看著李麗畫的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
、伞〖偃缒惝敃r在李麗和林園園旁邊,你會怎么做?你會對林園園說什么?從“臉紅”這個詞中可以看出林園園以后會怎樣呢?(也會成為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孩子)
4、教師小結:
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一種責任,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相信我們的小朋友都能做到這一點。
三、拓展練習
1、讀讀寫寫:
2、以“我想對林園園說……”為題,讓學生和林園園“對話”,加深對此問題的體驗。
《藍色的樹葉》負面暗示過分,如何利用它進行教學呢? 篇13
一、 在新理念引導下,理解、使用教材,同時開發新資源。
《語文課程課標》指出:學生生理、心理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征,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律,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是識字與寫字,要求多認少寫。在第一學段階段目標中明確指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書寫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喜歡閱讀,感受閱讀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我們在使用教材時,就是要在《課標》理念指引下,認真理解教材,用好教材,努力開發新的資源。
《藍色的樹葉》是人教版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第三冊第五組第二課。本組教材是圍繞友好相處,團結合作這一專題編排的,從“識字5”到課文,到語文園地,從團結起來力量大,到相互稱贊、學會欣賞別人,到互相幫助、和諧相處,尊重別人的生活方式,處處體現著濃郁的時代氣息和現代意識。本課中的林園園,舍不得把自己的綠鉛筆,借給同學說明她在幫助別人方面做得不夠好,在教學時既要讓學生看到林園園的不足,又要讓學生相信林園園會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而切忌把她當作批判的對象,同時,教學時,引導學生聯系生活進行反思,豐富內心的感受。此外,最后“我想對林園園說……”這一擴展性活動,正是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
學習目標:
1、認識“術、鉛“等9個生字,會寫”吐、注“兩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重點是認字,進一步積累識字方法。寫字,要求正確、規范、朗讀,在讀中體會,感受,從而滲透德育教育。
二、 在新理念引導下,尋求合適的教學方法。
1、互動合作
《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轉變觀念,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不僅是一種教學活動方式,更是彌漫、充盈于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圍,在課堂上,互動意味著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讓老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此教學設計在識字、寫字、朗讀,拓展每一環節的體現互動、合作的教學方式,如互動識字,自主識字,在朗讀感悟中的各種讀等。
2、注重情趣。
低年級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兒童天生好動的特性,課堂上注重情趣。運用愉快教學法,課開始,樂中生,境中開;課進行,趣愈濃;課結束,趣未盡。看圖激趣。游戲識字,配樂朗讀,課后拓展,課堂中語言及激勵手段,都體現這一思想。真正讓學生動起來,說中學,學中玩,充分激發情趣。
3、多法復現,感悟學法。
在課堂上為達到教學目的,力求學生多次與生字見面,反復復現,爭取當堂鞏固。從學生初學始,就有意滲透學法,點滴積累,達到“我會學“目的。
三、 圍繞識字、朗讀主線,選擇學習策略。
1、引導交流發現,積累識字方法。
學生如果掌握識字方法,會極大提高識字速度,增加識字量。二年紀學生已積 累了一定的識字方法。教學時,給學生自主交流的時間,介紹識字方法,選擇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引導學生發現規律。
2、在閱讀中體會,從而滲透德育教育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教學時,留給學生充分閱讀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在不斷的閱讀中去自己感受從而具備了初步的評價能力,即而受到德育教育。
四、 教學流程(第一課時)主要步驟解析
。ㄒ唬┘ひ蓪胄抡n
1、出示學生作品,并提問想說什么?
2、聽故事導入課文
。▌撛O氛圍,讓學生對課文學習產生興趣)
。ǘ┏踝x感知
自由讀課文并交流課文主要內容
。ㄈ┲笇дJ字
1、出示生字,在課文中找出來,并將所在句子讀給大家聽。
2、自由讀,互相正音。
3、交流識字方法。
4、會讀的齊讀,小老師領讀,男女對讀。
5、同桌交流卡片認字。
6、做認字游戲
。▽W生是學習主人,指點生習得識字方法,自主識字之后讓出展臺,學生盡情表現,你就會看到精彩)
7、指導寫字,寫中識字。
。ㄋ模├首x感悟
先逐段朗讀并組織學生進行評價,之后逐段朗讀感悟,重點訓練對話練習,體會每次對話語氣從而感悟人物內心活動,最后說說“林園園看著這些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你們想對林園園說些什么?“進一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想象的能力。
。ㄎ澹┩卣够顒
說說你一節課的收獲。
(課已畢,讓學生逐步學會不斷總結自己,不斷從別人身上去發現并積累知識,其間也將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藍色的樹葉》負面暗示過分,如何利用它進行教學呢? 篇14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認9個生字。
2.讀懂課文。知道助人為樂是一種美德。
3.練習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學習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懂得要有助人為樂的品德。
3.李麗為什么不接林園園的鉛筆,及林園園為什么看著李麗畫的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方法:
集中識字、表演朗讀
課前準備:
本課放大的教學掛圖。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以提問式,引出課題。
問:同學們,你們都見過什么顏色的樹葉?
(綠色的、紅色的、黃色的樹葉)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題目是“藍樹葉”。板書課題。樹葉怎么是藍色的呢?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老師范讀課文。
思考:樹葉怎么會是藍色的呢?
請同學們一邊聽老師讀課文,一邊想問題的答案。
生:因為圖畫課上,李麗向林園園借綠色畫筆,林園園舍不得借給她,李麗只好用自己的藍色畫筆畫樹葉了。
過渡語:為了很好的學課文,我們還是先學習生字。
(三)讀課文,劃不認識的字。
(四)自學生字。
(五)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帶音節讀生字。
2.指名不帶音節讀生字。
3.齊讀不帶音節讀生字。
4.說一說,你是怎樣記每個字的?
抓重點字指導。
(1)用比較方法記字形。
“術”與“木”的不同點是什么?
生:兩個字不同點就是“術”比“木”多一個“丶”。
“李”與“季”比較不同點是什么?
生:“李”比“季”多一。
“已”與“己”比較有什么不同?
生:“已”豎彎鉤出頭,“己”豎彎鉤不出頭。
(2)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字形。
怕:“白”加忄旁。
拿:“合”加手字部。
連:“車”加辶旁。
忙:“亡”加忄旁!巴觥钡牡诙P要出頭。
(3)重點指導筆順。
鉛:右半部的寫法,上面是,第二筆是沒有鉤,下面是“口”。
由:共五筆,。“由”和“電”二字的區別。
5.理解意思。
她:第三人稱(女的)。
已經:表示事情完成或時間過去。
怕:害怕;畏懼;擔心。
拿:用手或用其他方式抓住,搬動(東西)。
連忙:趕忙、急忙。
不由得:不禁。
6.口頭組詞。
術:技術醫術戰術算術
鉛:鉛筆鉛芯鉛字鉛鐵
經:經過經驗經常經理
桌:桌子桌面桌角餐桌
怕:害怕不怕恐怕
連:連長連接連續連隊
忙:連忙農忙很忙幫忙
由:理由由于由此自由
7.齊讀黑板上的詞語。
(六)鞏固生字。
1.把下面的8個字組成4個字,看誰說的快。(投影)
木女合辶子也手車
( )( )( )( )
2.看音節把字補充完整。
(七)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
(一)談話。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4課,齊讀課題:藍樹葉。
問:讀完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學習這課你想知道什么?
今天我們就帶著大家的疑問,學習課文,找出理想的答案。
(二)老師講藍樹葉的故事,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老師講故事。
思考:這篇課文講誰和誰一件什么事?
過渡:李麗為什么跟林園園借綠色的`畫筆呢?我們一起先學課文的第1自然段。
(三)細學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
思考:李麗為什么要向林園園借綠鉛筆?
(2)生邊讀邊找答案,用“——”劃在書上。
(3)看圖1,找哪個是李麗,哪個是林園園。
(4)指名說答案。
生:她正要畫樹,可是綠鉛筆找不到了。
過渡:林園園借給李麗綠鉛筆了嗎?最后她畫的樹葉是什么顏色的?(藍色的)。你從課文的第幾段看出來的?(第5自然段)。下面我們就學習第5自然段。
2.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名讀。
問:林園園看見李麗畫了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
(2)觀察圖2。
問:林園園看什么?臉色怎么樣?心情怎樣?又是怎么想的?
生:林園園看見李麗畫的藍樹葉,臉紅了。十分難過,暗暗地想:自己沒有借給李麗綠筆太不對了,同學有困難應當熱情幫助,可自己卻沒有那樣做。以后再也不能這樣做了,見同學有困難,應該伸出熱情之手,去幫助同學。
(3)觀察完圖后,討論林園園為什么臉紅了?
(4)指導朗讀。
我們讀這段應該把李麗認真畫的態度讀出來,還要把林園園羞愧的語氣讀出來。
試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語:為什么李麗沒有接林園園的綠畫筆?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學習2~4自然段。
3.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第2自然段。
問:李麗向林園園借畫筆,林園園愿意不愿意借給她,你從哪看出來的?
生:林園園不愿意借給她。因為林園園已經把樹畫好了。李麗跟她借綠筆,林園園吞吞吐吐地說:“我還沒有畫完呢?”從林園園的語言可以看出不愿意借給她。
理解:“已經、吞吞吐吐”的意思。
(2)看圖1。
先看林園園畫的樹葉,再想林園園說的話,說明什么?(不愿意借彩筆)
(3)指導讀對話。(有語氣)
過渡語:李麗再次提出向林園園借綠筆時,林園園又是怎么說的?我們學習第3自然段。
4.學習第3自然段。
(1)指名讀。
(2)問:李麗再次提出向林園園借綠畫筆時,林園園又是怎么說的?李麗聽了之后說了什么?
(3)請2名同學分角色讀第3自然段,把當時的情景讀出來。
過渡語:當李麗說:“我小心一點兒”,林園園聽后借給李麗鉛筆沒有?我們繼續往下學。
5.學習第4自然段。
(1)自學第4自然段。
思考:
、倭謭@園說話時用了三個什么詞?說明什么?
②當李麗說還要畫小草時,她又說什么了?怎么說的?
、邸鞍欀碱^”說明什么?
(2)分小組討論3個問題。
(3)指3個小組匯報結果。
(4)分角色有語氣地讀第4自然段。
6.指3名同學每位同學讀一段,讀2~4段。
思考:李麗為什么沒有接林園園的綠鉛筆?
指名回答問題。
(四)讀全文(分角色)。
討論:林園園做得不對,你應該怎樣做?
老師看板書總結全文。
板書設計:
19.藍色的樹葉
李麗林園園
小聲吞吞吐吐怕把筆尖弄斷
“要……不要……不要……不要”
連忙皺著眉頭
課后反思:
教學時,我引導學生聯系生活進行反思,豐富內心感受。著重指導李麗和林園園的幾次對話,通過反復朗讀使學生走進林園園的內心世界,林園園最終已經認識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對的,同學有困難應當熱情幫助。她因為羞愧而臉紅,從而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
整堂課,學生學習積極性是挺高的,但有些環節我忽略了課堂的生成,流于形式,讓學生生硬的理解字詞,學習效果不大好。沒有達到教學目的。
學生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
《藍色的樹葉》負面暗示過分,如何利用它進行教學呢? 篇15
一、我會寫。
qiān bǐ fēnɡ jǐnɡ kè zhuō měi shù
。 )( )( ) ( )
zì yóu tǔ qì zhù yì ná lái
。 )( )( )( )
二、我能區分同音字。(選擇正確的畫----。)
。ㄗ 作)業 (藍 籃)球 原(因 音) (留 流)下
。ㄗ 作)事 (藍 籃)色 拼(因 音) (留 流)水
三、比一比,組詞語。
住( ) 課( ) 由( ) 鉛( )
注( ) 棵( ) 曲( ) 沿( )
四、找出下面詞語中的反義詞。
1、李麗畫好了近處的房子,遠處的小山。 ( ---- )
2、你借我的綠鉛筆還沒有還呢! ( ---- )
五、讀一讀,補充句子。
你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嗎?
六、用下面的詞語寫話。
注意----
小心----
用心----
《藍色的樹葉》負面暗示過分,如何利用它進行教學呢? 篇16
一、組詞
田( 。∧荆ā 。∶ā 。
由( 。⌒g( 。」P( 。
土( 。≈鳎ā 。」ā 。
吐( ) 注( 。≌n( 。
二、讀讀涂涂
讀一讀,再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三、讀讀寫寫
讀一讀,寫出帶有下面標點的句子。
你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李麗用藍鉛筆認真地畫著樹葉。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四、讀一讀
頭尾相爭
有一條蛇的頭和尾發生了爭吵,尾對頭說:“為什么你老在前面走,讓我落在后面!”頭說:“我有眼睛,可以當老大。”尾不服氣,說:“我讓你走,你才能走;我不讓你走,你就走不了!闭f著,尾巴在樹上纏了三圈兒。過了幾天,頭餓得要命,就對尾說:“你放開吧,我讓你當老大,在前面走!庇谑俏舶偷靡獾卦谇懊孀,可是沒走幾步就掉在火坑里燒死了。
《藍色的樹葉》負面暗示過分,如何利用它進行教學呢? 篇17
一、課堂特色自我鑒定:
1、對語文課堂教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對于同一個課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設計方法和思路。我覺得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應該是陽光而快樂的課堂,老師是陽光快樂的,學生是陽光快樂的。老師樂教,學生樂學。
2、語文老師應該從低年級起,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能力和識字方法,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和識字興趣。所以,在我的語文教學中,我很重視這兩點。至今,我的學生已經掌握了很多種識字方法,這是值得我自豪的地方,還有孩子們的閱讀能力也很有很大進步,能根據不同的要求,讀出不一樣的語氣。
二、課堂反思:
《藍色的樹葉》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李麗向林園園借綠鉛筆,可林園園舍不得借給她,找了很多借口,最后李麗就用自己的藍鉛筆畫樹葉。文章的旨意在于讓學生明白:當別人有困難時我們應該熱情相助。教學時既要讓學生看到林園園的不足,又要讓學生相信林園園以后會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學生。但是,在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時,要圍繞文章的旨意,否則容易上成思想品德課。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確,當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時,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因此,我精心設計了新課的導入。課開始,我首先寫了樹葉兩個字,然后問學生見過什么顏色的樹葉?學生說綠色的、黃色的、紅色的,我則根據不同季節樹葉的顏色不同而總結,然后展示藍色的樹葉,問學生見過嗎?,同時補充課題。讀完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嗎?學生自然就問了“樹葉怎么會是藍色的呢?”于是我們就帶著這個疑問,開始了這篇課文的.學習。
上完課后,感覺有欣慰也有遺憾。
孩子們的識字方法越來越多了,就連所謂的“差生”也能說出各種各樣的識字方法了,望著他們紅紅的小臉、求知的眼神、高高舉起的小手,我真的不忍心扼殺他們回答問題的激情,在討論識字方法時花了很多時間,所以這節課沒能按計劃上完。但是,我覺得孩子們在識字時的那種熱情和樂趣,是無比可貴的。
總之,自己走在學習的路上,以后的教學中我會繼續努力,扎扎實實的工作,扎扎實實的教學,給孩子們一片蔚藍的天,讓他們自由的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