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課教案模板(通用2篇)
二年級語文課教案模板 篇1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正確認讀10個生字。
2、積累“俯沖、盤旋、四腳朝天、土坑”4個詞語,讀準“扇動、撲棱、栽倒”3個詞語,在田字格重點書寫“割”。
3、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標點符號要停頓。能夠借助提示背誦課文第4小節。
4、劃出文中描寫老鷹、野兔的句子,了解野兔用巧計戰勝了老鷹。
5、感受動物之間搏斗的驚險,體會弱者憑著聰明才智也能戰勝強者。
教學過程
一、出示野兔的圖片,引出課題
1、教師分別出示“野兔”和“老鷹”的圖片,學生說說圖片上是什么動物。
2、學習“野”和“兔”的字形,“鷹”正音
3、對比老鷹和野兔的速度,分別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它們。交流:強大、兇猛(600公里/小時)弱小、敏捷(60公里/小時)
4、齊讀課題:31野兔
二、初讀課文,了解什么是“奇異的景象”
1學習“異”,用近義詞的方法理解奇異。交流:奇怪、不同凡響、非比尋常。
2讀課文,說說什么是奇異的景象
3對“土坑、撲棱、扇動、啄瞎”四個詞語正音,并根據拼音歸類交流:奇異的景象是“原來野兔用巧計踢死了老鷹。” 總結:弱小的野兔戰勝了強大的老鷹,這是多么奇異的景象啊!
三、再讀課文,解讀戰斗過程(老鷹部分)
讀第二、三小節,劃出老鷹三次進攻的句子。交流:一只老鷹在低空打了個盤旋,斜著身子,向野兔俯沖下來。老鷹張開了爪子去抓野兔的脖子。老鷹盯住野兔不放,扇動有力的翅膀朝野兔身上打去。那只老鷹猛撲到野兔身上,要啄它的眼睛。
(1)學習“俯”,查字典找到俯的意思:向下。
(2)個別學生讀,指導朗讀,概括要點:動作的詞語讀得稍重些。
(3)圈出老鷹的動作,板書:俯沖......抓扇動......打猛撲......啄
(4)思考:假如老鷹的進攻有效,野兔會怎么樣?交流:俯沖......抓掐死扇動......打打死猛撲......啄啄瞎總結:老鷹對付野兔可謂招招狠毒,只要一招得手,野兔就只有死路一條,這可真是一只兇悍的老鷹啊!
四、再讀課文,解讀戰斗過程(野兔部分)
讀第二、三小節,劃出野兔的句子。交流:眼看就要抓住了,野兔敏捷地往旁邊一跳,躲開了。它并不逃走,反而迎著老鷹跳過去,跳得比老鷹還高。忽然,野兔不動了,四腳朝天躺在地上。突然,野兔彈出后腿,重重地踢老鷹的肚子,一連幾下,踢得老鷹撲棱著翅膀,一頭栽倒在地上。
(1)學習“敏捷”,正音“撲楞”
(2)圈出野兔的動作,板書:跳、躲、迎、跳(四腳朝天)躺彈、踢
(3)教師引讀野兔的部分
(4)教師提出兩個思考題:為什么兔子面對老鷹的進攻,不躲反而迎上去呢?野兔的巧計是什么?交流:因為野兔的速度沒有老鷹的快野兔裝死騙過了老鷹
五、悟理
說說從野兔身上學到了什么交流:要有勇氣,有智慧總結弱小的野兔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戰勝了兇猛的老鷹!板書:31野兔野兔————————老鷹跳、躲、迎、跳俯沖......抓掐死(四腳朝天)躺扇動......打打死彈、踢猛撲......啄啄瞎
二年級語文課教案模板 篇2
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了解松鼠尾巴的特點和多種用處,初步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和觀察動物特點的興趣愛好及能力。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在老師指導下練習查字典,從字典中給詞語中的詞素選取合適的義項,并理解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重點查檢以下4個詞語:收攏、跳躍、無影無蹤、頂用。
3.進行句子比較,初步懂得句子有概括寫和具體寫的區別。會用“安全”造句。用“誰的尾巴可以干什么”句式練習說話。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小節。
教學重點:
抓住對詞語的訓練,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教學難點:
照樣子查檢“課堂練習”-2中指定的`4個詞語,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突破口:
通過閱讀二、三、四小節,分別概括出松鼠尾巴的三個特點和作用。
教具準備:
課文朗讀錄音、松鼠標本等。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要點:
1.掃除字詞障礙,熟悉課文。
2.學習理解詞語的一般方法。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啟發談話:
小朋友,二年級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叫《小壁虎借尾巴》,還記得小壁虎向誰借尾巴嗎?小壁虎后來借到尾巴了嗎?它為什么沒借到尾巴?
2.出示松鼠標本,啟發說說:
這是什么?松鼠的尾巴怎么樣?
[板書:毛茸茸]
(解釋意思:毛細軟,又多又密的樣子)
松鼠的尾巴有什么用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
[出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邊聽課文朗讀錄音,邊思考:
松鼠尾巴有哪些用處?
2.自習課文,要求:
1)自學生字,讀準音、認清形
2)劃出課文中的新詞,讀一讀,然后按“課堂練習”-2的要求,照樣子查字典理解下面4個詞語的意思:
收攏跳躍無影無蹤頂用
3)自由讀通課文
4)想一想:
讀了課文,自己有哪些疑問?
三、檢查自習效果
1.指名讀課文,注意正音
2.組織交流自學生字新詞情況,隨機指導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方法(注意借助于“課堂練習”-2的例題)
3.組織交流“課堂練習”
4.組織提出自習中遇到的疑問
四、導讀課文第一節
1.指名朗讀,啟發思考并說說:
小松鼠的尾巴有什么特點?(毛茸茸、大)[板書]
去掉“毛茸茸”,讀讀句子,與原句有什么不同?(注意引導通過比較句子,初步認識概括寫和具體寫的區別)
2.齊讀第一節,要突出“毛茸茸”這個特點。
3.小結過渡:
小松鼠的尾巴毛茸茸的,非常惹人喜愛,可是它不知道自己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其實它的尾巴的作用可大哩!只要讀讀下面的課文就能知道了。讓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吧!
五、布置作業
1.抄寫本課的生字詞語“課堂練習”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要點:
學習課文重點部分,了解松鼠尾巴的幾種用途。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抽讀字詞
2.分小節指名讀課文
3.指名說說:
課文第一節主要寫了什么?
二、繼續學習
[一]學習課文第二節
1.指名讀第二節,啟發說說:
讀了這一節,你是否已經了解到了松鼠尾巴的用處?[板書:當笤帚]是什么?作者是通過什么事來寫松鼠尾巴的這個用處的?
2.結合第一課時自習時提出的一些疑問深入學習課文(注意隨機點撥引導):
“攤開”是什么意思?說明什么?
“笤帚就在你身上啊”這句話什么意思?
松鼠媽媽為什么“說完就出去了”?
3.指導朗讀。
4.繼續引導:
為什么在寫小松鼠找到尾巴可作笤帚用時,用上“找遍全身、最后發現”這些詞語?
為什么說小松鼠的尾巴是的笤帚?
5.引導歸納第二小節的意思,并齊讀第二節。
6.小結過渡(略)。
[二]學習課文第三節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仿照學習第二下節的方法,自學第三節。
提示:
可以采用讀讀、問問、議議等方法來學習。
2.組織交流小組學習的情況。
提示:可以圍繞“讀懂了什么”、“有什么疑問”來交流。并隨機點撥:
“跳躍”是什么意思?黃鼠狼為什么要爬上樹?
“緊追不舍”是什么意思?松鼠媽媽是怎么教小松鼠脫險的?
“安全”是什么意思?小松鼠為什么能安全地落到地上?(注意引導比較下面的句子[出示],繼續認識概括寫和具體寫的區別)
小松鼠落在地上。
小松鼠安全地落在地上。
“無影無蹤”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小松鼠能逃得無影無蹤呢?
這一節說明小松鼠的尾巴可以當什么用?[板書:當降落傘]
3. 小結(略)
4.組織朗讀(略)
5.背誦課文第三節
1)指導背誦(略)
2)自由練習。
3)指名背誦。
三、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背熟第三節。
第三課時
課時要點:
1.學習課文第四節;
2.練習用一段話說說松鼠尾巴的作用;
3.練習用“誰的尾巴可以干什么”句式說話。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指名朗讀課文
2.指名背誦第三節
3.指名說說:課文第二、三節分別小松鼠的尾巴可以當什么用?
二、繼續學習
[一]學習第四節
1.指名讀第四節
2.引導:
這一節講了小松鼠的尾巴可以派什么用場?
外邊寒風呼呼地刮著,為什么小松鼠卻感到很暖和?
3.引導歸納第四節節意(略)
4.組織齊讀第四節
5.組織背誦第四節(注意指導)。
[二]學習第五節
1.范讀第五節
2.啟發說說:
“頂用”是什么意思?
為什么說它“真頂用”?
3.組織齊讀,要求讀出感嘆的語氣。
三、總結全課
1. 總結談話:
小朋友,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2.組織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四、拓展訓練
1.啟發思考:
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的用處?
2.組織用“誰的尾巴可以干什么”練習說話。
五、課堂練習
1.完成“課堂練習”-1[填空]
2.用“安全”造句
六、課后作業
從課外讀物上找到有關介紹動物尾巴的文章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