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學電鈴響叮當教學設計
活動二、研究電磁鐵磁力的大小
師:電磁鐵磁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呢?接下來,我們就學習活動2。
1、猜測:讓學生在小組內自由討論發言,做一下猜測,電磁鐵磁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2、設計實驗
(1)、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評價各自的實驗方案,然后對自己的方案進行修改完善。
(3)、記錄在54頁的表中。
3、實驗驗證。
分小組按各自制定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驗證猜測。
4、交流評價,
組織學生在全班交流各自的方法和結果,在交流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歸納出:電磁鐵磁力的大小與線圈的匝數和電流的大小有關。
5、鼓勵學生綜合所學知識,設計制作磁力更強的電磁鐵,比一比誰制作的電磁鐵吸起的鐵釘最多,并解釋其中的原因。
【設計意圖】通過對電磁鐵磁力大小,學生歷經了猜測、設計實驗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知道了電磁鐵磁力的大小和電圈的匝數和電流的大小有關,突出了本課的重點,突破了本課的難點,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驗證實驗,教師適時指導。注重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參與者這一教學理念。從而也培養了學生猜想預測能力,設計實驗,動手操作、分析、歸納能力。
活動三、電磁鐵的用途
師:電磁鐵可以將電能變成磁能,人們利用這一性質可以做很多事情。
1 、出示電磁起重機、電話、閥門圖片,幫助學生認識電磁鐵的用途。
2、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舉出更多的應用電磁鐵的實例。
3、指導閱讀“科學在線”,認識電鈴的工作原理。
(1)、出示閱讀提示:電鈴由幾部分組成;電鈴是怎樣工作的。
(2)、學生閱讀,思考上面的問題。
(3)、交流閱讀結果,說說電鈴是怎樣工作的,不同形式的能量是怎樣轉化的,產生的效果是怎樣的。
【設計意圖】 (1)、通過電磁鐵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體現科學與生活,與技術的聯系。(2)、通過對科學在線的閱讀,使學生充分了解電磁鐵的廣泛應用。使學生產生更好的探究興趣。
三、 課后小結
1、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動手制作、研究、討論和交流,你知道了什么?(讓學生說一說怎樣制作電磁鐵)
2、電磁鐵磁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希望同學們在課下繼續觀察探究。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把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系統梳理鞏固。使學生知道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自己學到了很多知識,從而產生一種成就感,同時把課堂知識延伸到現實生活中,鼓勵學生不斷去探究,更加熱愛科學。
【總體設計意圖】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我本著三方面的原則。第一方面,知識與能力的培養,在教學活動1、活動2時,讓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討論交流、猜想,設計實驗到親身經歷驗證實驗、歸納分析出結論,這一系列教學方法使學生能自制出電磁鐵,知道電能產生磁,能分析出電磁鐵是怎樣進行能量轉化的,完成了教學目標,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同時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學習能力。第二方面,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小組合作探究后,通過討論交流發現本組制作的電磁鐵的磁力與其它組不同。第三方面,利用活動3電磁鐵的用途,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濃厚興趣。通過圖片展示電磁鐵能幫助人們做很多事,體現科學與生活技術的聯系,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