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學第一單元工具和機械教案 1
三、尋找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
1、 自行車上應用了許許多多的機械原理,找找看,我們能在自行車上發現哪些簡單的機械的應用。
2、 和小組的同學交流,把大家的發出記錄下來。
自行車部件 簡單機械類型 所起到的作用
3、 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關于自行車的機械問題,和小組同學一起制定一個研究計劃,然后開展研究。
四、本單元小結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同學們學到了哪些知識,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回憶一下。
指名學生發言,對學生沒回答完整的請學生補充,實在沒說清的由教師給出正確定義。并組合生活中的問題進行理解鞏固。
第二單元形狀與結構
第一課 抵抗彎曲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 房屋、橋梁結構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彎曲。
● 增加梁的寬度可以增加抗彎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彎曲能力。
過程與方法
● 識別和控制變量,記錄數據,分析數據并得出合理結論。
● 用簡單實驗說明橫截面為長方形的橫梁為什么都是立著安放的。
情感、態度、價值觀
● 能夠大膽假設又能在實驗中小心求證。
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長度、寬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紙條(相同的卡紙粘貼而成),長度、厚度相同、寬度不同的紙條;鐵墊圈、竹片或尺子。
教師自己準備:有關的建筑圖片。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新課
在三年級時,我們研究過紙承受拉伸和彎曲的性能。說說紙承受彎曲的性能如何?
(學生自由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1)圖片導入了解:房子和橋梁都是依靠柱和梁支撐的。這要通過觀察、比較最簡單的房子和最簡單的橋的結構特點來認識。用板凳來比喻柱和梁,用板凳來比喻房子和橋梁,學生就容易理解房子和橋梁結構的共同點了,因為它們在結構上都和板凳是類似的。
(2)通過對比讓學生認識到,柱子承受的壓力是要把柱子壓短、壓碎,這當然是很不容易的。橫梁承受的壓力要把橫梁壓彎、壓斷,這就比較容易了。所以,研究橫梁抗彎曲能力就很重要了。
二、紙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的大小。
在同學們的學習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就是紙,那么你們在學習中特意去留心紙的特性了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紙抗彎曲的能力與什么有關。
1.、教師提出問題:
薄的紙連自身重量都不能承受就彎曲了。那厚的紙呢?
同學們猜想一下如果加大紙的厚度,紙的抗變曲能力會怎樣呢?(小黑板出示)
2、通過同學的猜想會提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加強引導,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影響彎曲的因素上
3、針對學生的疑問教師指導學生制定實驗計劃與實施中注意的問題。
(1) 注意實驗應控制哪些量不變。
(2) 怎樣表示紙的抗彎曲能力的大小?
(3) 表格設計:表1
紙的厚度
抗彎曲能力的大小 預測
實測
4、并根據所得數據制成曲線圖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本課時對學生實驗技能的得要培養)
5、最后得出結論:增加厚度可以明顯地加強其承受重量的能力。
三、平放還是立放。
我們發現橋梁的橫截面一般是什么樣子的?觀察橋梁是怎樣安放的,通過今天的學習,請同學們說說這樣安放的理由。并用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