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學第四單元 環境和我們教案
3、學生發表實驗后的感言
五、有限的淡水資源
1、資料收集小組關于我國淡水資源狀況信息的匯報
2、老師演示:切蘋果
據科學家研究調查發現,假如把一個蘋果看做全球的總水量,而真正的可飲用水只相當于十六分之一蘋果片上的一層薄薄的蘋果皮。
3、引出節水標志,讓孩子們談談對這個圖標的含義是怎樣理解的?
六、節約用水措施的探討
1、談話:偉大的毛主席曾說過:“貪污和浪費都是極大的犯罪”。面對地球上有限的淡水資源,我們應該樹立起節水意識,采取有效的節水措施,合理開發利用地球水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維護人與自然的和諧。
2、提問:具體怎樣節水,大家有哪些合理化的建議呢?
學生匯報
3、介紹政府積極節水的事例:
上海市政府免費為居民調換大容量抽水馬桶水箱,節約大量珍貴淡水資源的事例。
說明:宗在讓孩子們意識到:只有當節水意識轉化成為一種積極的節水行為,才能真正達到節水的目的。
4、學生討論并制定自己的節水計劃
注意向學生強調:制定節水方案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切實可行,能真正落實到行動中。
七、布置作業:
1、關注身邊人們的用水情況,發現浪費水的行為及時加以制止。
2、創作一些節水宣傳畫,張貼在用水處。
3、寫一份節水倡議書,張貼到校園和社區的宣傳欄,或在學校廣播站、電視臺進行宣傳,號召全校師生或社區的人們一起節約用水,保護環境。
注:這些作業不一定面面俱到,可以根據學校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選擇,宗在讓學生不光在思想上有觸動,還能身體力行,并積極參與到校園乃至社區的節水宣傳行動中去。
6、污水和污水處理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水污染主要是人類的活動造成的。
2、污水需經過復雜的處理才能使用。
過程與方法
做污水凈化實驗。
情感態度價值觀
增強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和責任感。
【教學重點】:
充分認識水污染主要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增加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和責任感。
【教學難點】:
做污水凈化實驗,理解污水凈化過程中各個環節的作用。
【教學準備】:
教師收集有關水污染的圖片和資料。
學生準備簡易的過濾裝置(可樂瓶和細沙制作)、生活污水一杯(生活污水可讓孩子們選擇既有泥沙,又含有油污或洗滌劑的)、自來水一杯。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1、出示“水污染”組圖,提問:看到這組圖片,你有什么感受或問題?
學生匯報(老師可在黑板上隨匯報板書關鍵詞,使后面的學習更有的放矢。)
2、小結:在淡水資源短缺的情況下,水污染更給人類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脅。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和探討水污染的有關問題。
二、觀察比較自來水和生活污水新課標第一網
1、談話:課前老師讓各組同學準備生活污水和自來水各一杯。下面,我們就一起以小組為單位,用已經掌握的觀察方法比較觀察它們有什么不同,并把你們的發現記錄下來。
學生匯報觀察結果。
2、示圖介紹“沉淀”、“過濾”的方法,開展分組實驗:要求學生用自己課前制作的簡易過濾裝置做凈化污水的實驗。
3、提問:比較凈化前后的水,有什么區別?經過沉淀和過濾,原來的污水達到自來水的潔凈程度了嗎?
學生匯報
4、講述:淡水在自來水廠中除了沉淀和過濾之外,還要加入藥物進行滅菌處理。這樣才能符合我們使用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