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xué)教案第三單元 食 物
將我們“一天中的食物”記錄(卡片)按照寶塔各層食物的分類進行擺放,與均衡膳食“寶塔”圖對照,看看我們的食物搭配與食物均衡膳食“寶塔”有什么不同?我們需要做出哪些改進?
將改進后的食物搭配記錄下來,完成下表。
一天的食物
早餐
午餐
晚餐
(2)展示交流
投影儀展示各組改進后“一天的食物”記錄表,全班交流再改進。
(3)探討膳食搭配
過渡:為了讓我們的身體保持長期營養(yǎng)均衡。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我們應(yīng)該制定什么樣的膳食搭配原則?這就需要我們思考更多的條件,比如,這幾天手指脫皮了,是否要增加相關(guān)的維生素;這幾天運動量比較大,是否要考慮增加富含糖類的食物……在考慮到諸多因素的基礎(chǔ)上,制定出“我的膳食營養(yǎng)原則”。
參考示例
我的膳食營養(yǎng)原則
1. 葷素搭配。
2. 粗細糧搭配。
3. 每日吃適當(dāng)?shù)男迈r水果和蔬菜。
4. 最近運動量比較大,需要多吃糖類食物,補充足夠的能量。
5. 最近手指間有一些脫皮,需要多吃含有維生素的食物。
6. 喝一些水;
……
三、課外延伸
請按自己的食譜進行實踐,我們將評出“美食大師”。
【板書設(shè)計】
3 營養(yǎng)要均衡
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教學(xué)目標(biāo)】
科學(xué)概念
為了保證對營養(yǎng)的吸收,有的食物適宜生吃,有的食物適宜熟吃。
食物由生到熟會發(fā)生多方面的變化,其中有的變化是有利于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過程與方法
在加熱的過程中,觀察食物由生到熟的變化。
通過細致的觀察,比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并用文字或語言進行描述。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細致認真地完成食物生與熟的比較活動。
【教學(xué)重點】
觀察比較生、熟馬鈴薯,了解生與熟的不同。
【教學(xué)難點】
通過觀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變化。
【教學(xué)準(zhǔn)備】
給每組學(xué)生準(zhǔn)備:切開的生馬鈴薯和熟馬鈴薯,兩小塊生雞肉(或豬肉),酒精燈、支架、石棉網(wǎng)、水、燒杯、鑷子。
演示實物:大米、黃豆、蘋果、葡萄、黃瓜、豆角、土豆、草莓、雞肉、豬肉、鱔魚……
【教學(xué)過程】
一、引入
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證我們獲得均衡的營養(yǎng),而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會影響我們對營養(yǎng)的吸收。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有什么不同呢?不同的食物該怎樣合理食用呢?就讓我們今天一起來探討探討吧!
二、探究過程
1、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1)出示一些食物的實物:說說哪些可以生吃?哪些要熟吃?
(2)揭示題目。
(3)舉例說說生食和熟食。
(4)小結(jié):有些食物經(jīng)過烹飪后對我們的健康有利,而有的食物生吃更富有營養(yǎng)。
2、觀察比較生、熟馬鈴薯
(1)教師提供切開的生、熟馬鈴薯,組織學(xué)生分組觀察它們的變化。
從生到熟,食物發(fā)生了變化。食物燒熟了,與生的時候有什么不同呢?
a. 看看馬鈴薯的顏色變化
b. 摸摸馬鈴薯的軟硬異同
c. 嘗嘗馬鈴薯的味道
(2)匯報:馬鈴薯的營養(yǎng)會變化嗎?
(3)討論:把馬鈴薯燒熟了吃有哪些益處?(熟的馬鈴薯和生的馬鈴薯一樣富有營養(yǎng),但熟的馬鈴薯含有的營養(yǎng)成分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3、觀察比較生、熟雞(豬)肉
(1)觀察生雞(豬)肉
顏色、氣味、用鑷子夾住撕扯……
(2)預(yù)測:雞(豬)肉從生到熟會有哪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