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凸透鏡》教學設計
【教 材】青島版五年制課本四年級科學教材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知道凸透鏡有成像作用和成像大小的規律,了解凸透鏡的應用
(二)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初步學會做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歸納概括能力——通過反復實驗,歸納凸透鏡成像大小的規律;制作能力——制作土照相機。
(三)通過實驗和制作,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科學態度;通過研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案例背景分析:
活動準備提示了課堂探究所必備的典型的實驗材料:分組材料:光學實驗盒(凸透鏡、紙屏、蠟燭、火柴等)放大鏡,滴管,盛水的玻璃杯
制作材料:土照相機制作材料
課件:凸透鏡光學示意圖、照相機成像示意圖
本課有一個凸透鏡成像實驗,由一個問題引出,即“怎樣才能讓蠟燭火焰的像呈現在紙屏上”同時,教材中還呈現了一份實驗記錄表。體現學生實驗前的猜想和全面記錄實驗過程中學生的發現。
拓展活動中,提出了一個活動指向:“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透鏡?給人們帶來了哪些便利?”讓學生了解到透鏡的種類繁多,功能的特點,讓學生把課堂研究延伸到課后,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讓學生體驗學科學、用科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猜謎導入:同學們,老師今天特意帶來一個謎語,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嗎?請看——(出示謎語:小小玻璃片,作用可真大。老爺爺用到它,讀書、看報都不怕;老奶奶用到它,做的針線活人人夸;小朋友用到它,科學發現成績大。)
學生自由猜謎。
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隨機引導和評價。
【如果沒有時間或不必進行課前談話,此部分則可省略。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的實際情況,為了激起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先讓學生猜一猜,并以此為引子,便于在課堂中引出“放大鏡”,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
一、“玩水游戲”引出探究學習的主題
1.談話:同學們,喜歡玩水嗎?我們來玩幾種新的關于水的游戲,好嗎?
2.講解玩水游戲方法(實物投影):
(1)用滴管滴一滴水在畫報紙的一個字上,透過水滴看字有什么變化?
(2)透過盛水的玻璃杯看畫報紙上的字有什么變化?
3.學生分小組進行玩水游戲。
(學生分小組交流在游戲過程中的發現及問題。)
4.提問:在生活中,你還見過類似的現象嗎?
(學生自由匯報)
小結:通過剛才的觀察,我們發現透過水滴和盛水的玻璃杯看字,字變大了,有很多同學迫切的想探究其中的奧秘,那好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吧!
【好玩是學生的天性,而且透過水滴和盛水的玻璃杯看字,效果十分明顯。學生在這個環節中通過玩水游戲初步感知凸透鏡有放大的作用,從而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二、學生分組進行觀察實驗活動:親密接觸,認識凸透鏡
剛才玩的高興嗎?老師為每一個小組準備了一些放大鏡(師出示一個放大鏡)。請大家仔細觀察或用手摸一摸,看它在外形上有那些特點?咱們比一比看一看誰觀察得仔細。
(1) 學生分組觀察:(教師隨機指導)
【此觀察活動大約需要3—4分鐘要保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直到每一同學都仔細觀察一遍,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
(2)學生在小組之間互相交流描述自己所觀察的放大鏡!
(3)學生分小組匯報觀察結果
(學生交流:1中間厚 2邊緣薄 3有的中間厚度大、有的中間厚度小4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