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鹽教學設計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鹽
本課的主要內容是指導學生制定“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鹽”的研究計劃并展開實驗,同時獲得“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鹽”的認識。本單元圍繞“溶解”這一研究主題,以食鹽和水作為主要的觀察研究材料按問題順序編排起來。本課是在學生加深了對溶解的認識和理解上,已經經歷了“問題—假設---驗證---證實”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的基礎上來學習的。并能通過本課的學習為《分離食鹽與水的方法》的學習將產生積極作用。
教學目的
1、科學知識:通過經歷實驗研究活動,使學生獲得“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鹽”的認識
2、科學探究:初步感知和經歷探究實驗的方法和步驟,在實驗研究的設計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科學的嚴謹,激發學生創新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科學探究過程中,培養樂于探究、注重科學事實、敢于挑戰權威、樂于合作與交流的意識。
教學準備:演示實驗用:食鹽、筷子、塑料小匙、玻璃杯。小組觀察實驗用:食鹽(每包2克的食鹽10包)、玻璃棒、100毫升燒杯盛25毫升水、湯匙、水盆等。
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做出預測
怎樣更好的引出“食鹽在水里能無限溶解嗎?”這個問題,在對材料進行觀察描述后,我設計了一組對比實驗。為每個小組準備相同量的鹽,不同量的水,并進行食鹽攪拌。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感受到食鹽不能在水里無限溶解,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鹽。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通過對比實驗引發出來的問題往往更能激發學生地探究欲。接下來讓學生知道要想保證實驗的準確性,必須要保證每個小組具有相同的水量。那么要想知道100毫升的水到底能溶解多少克食鹽,我們應該怎樣做?學生馬上能想到通過自己實驗進行驗證。于是教師揭示課題,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一下“100毫升的水里能溶解多少克食鹽”,板書課題,教師順其自然的引出本課重點,這堂課也在學生們的探究欲望中開始了。
(二)、討論交流,制定計劃
“100毫升水里能溶解多少克食鹽”的問題就比較復雜,是實驗設計的難點也是亮點。大多數學生可能會采取書本上的實驗方法,當然這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也可能與學生事先預習有關。但是學生的實驗設計都千篇一律與書本完全雷同,實際上也表明學生思維的禁錮,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事先我設計好三種不同的實驗方法,并做好課件,然后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當然也許會有學生想到新的實驗方法、也許沒想到),教師作為科學學習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伙伴可以將這三個實驗呈現給學生,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比較、思考和選擇。
第一種實驗方法:食鹽減少法即先把裝有食鹽的杯子或袋子稱好,再一份一份少量的加入水中,直到不能溶解為止,再稱一稱杯子或袋子里還剩多少食鹽,通過相減就可以得知加了多少食鹽了。
第二種實驗方法:平勺定量法。即用小藥勺盛一勺鹽,用牙簽沿勺子表面水平刮去多余的鹽,稱量一平勺的食鹽質量,加多少勺食鹽就知道加了多少克食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