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杯子變熱了教學設計
《杯子變熱了》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能從“這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等視角對熱現象提出問題;能提出探究熱傳導現象的大致思路并實施探究實驗;能選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研究結果。
2、愿意合作與交流,體驗合作的愉快;樂于用學到的知識改善生活。
3、知道熱能從一個物體傳到另一個物體;了解熱總是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探究熱能在固體中傳遞,各種物體傳熱本領有什么不同。
三、課前準備
不銹鋼杯6個、塑料杯6個、兩只裝滿開水的暖壺;細長銅絲、細長鐵絲、玻璃棒、細木棒、橡膠棒各6根,鐵架臺、酒精燈、瓷勺、小鐵片、火柴、試管夾、蠟等
四、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樣實驗材料,你認識嗎?出示酒精燈、試管夾、鐵架臺、玻璃棒等,讓同學們認識并說說正確的使用方法。
生: 自由回答。
(一)、導入新課:
師:出示杯子,生活中我們天天和它打交道,但是關于杯子有很多學問,在這里有很多知識需要我們去研究,現在我有個問題,你摸到杯子有什么感覺?
生:感覺很涼。
師:如果往杯子里倒上熱水,會有什么感覺?
生:感覺很熱。
師:杯子是怎么變熱得?熱在杯子中是如何傳遞的?同學們想不想知道?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杯子變熱了》
板書課題: 《杯子變熱了》
(二)、學習新課:
實驗一:熱在固體中是怎么傳遞的?
1、提出猜想:
師:同學們猜想一下熱在杯子中是如何變熱的?
生:自由回答。
2、設計實驗方案:
師:同學們利用手中的實驗材料小組討論思考,設計你們的實驗方案,來研究熱在固體中是如何傳遞的?
3、匯報實驗方案:
①我們想研究熱在圓形鐵片上是如何傳遞的?
方法:在圓形鐵片的中間和四周滴上蠟燭油,加熱鐵片的中間,看看哪里的得蠟油先融化?
②我們想研究熱在長方形鐵片上是如何傳遞的?
方法:在鐵片的一個角上何周圍滴上蠟油,加熱鐵片的一個角,看看哪里的蠟油先融化?
③我們想研究熱在鐵絲上是如何傳遞的?
方法:在鐵絲上均勻的滴上三滴蠟油,把鐵絲固定在鐵架臺上,加熱鐵絲的一端,看看哪邊的蠟油先融化?
4、教師說實驗注意事項。
5、學生動手實驗操作,并填寫實驗報告。
6、匯報實驗現象:
① 熱從鐵片的中間傳向四周。
② 熱從鐵片的一個角上傳向周圍。
③ 熱從鐵絲的一端傳向另一端。
7、得出實驗結論:
師:剛才同學們的實驗結果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從溫度上考慮)。
生:自由發言。
師:總結:熱沿著物體從溫度高的地方傳到溫度低的地方,這種傳遞熱的方式叫做熱傳導。
那么誰來解釋一下剛才的杯子為什么會變熱了?
生:自由回答。
實驗二:不同材料的物體傳遞特的本領不同。
師:老師有兩只杯子,一只是塑料的,另一只是鐵的。讓同學們摸摸,說感受。如果老師同時倒入相同多的水,再讓同學們摸摸說感受。
生:不一樣熱,鐵的杯子比塑料杯子熱。
1、提出猜想:
師:老師同時倒入相同的水,為什么會不一樣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