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凸透鏡》教學設計
小結:通過剛才的觀察,我們發現,這些放大鏡雖然有的中間厚一些,有的薄一些,實驗用放大鏡由鏡片、鏡框、鏡柄三部分組成,但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邊緣薄,中間厚,鏡片透明。人們根據放大鏡這一特點,又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凸透鏡。(板:凸透鏡)
我們把中間厚、邊緣薄的透明鏡片叫做凸透鏡。(板書:凸透鏡)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關于凸透鏡的知識。
三、親身體驗,分組研究凸透鏡的作用
剛才同學們可能還沒玩夠吧,老師想問一下,以前玩過放大鏡和激光燈嗎?那你一定有很多玩法!你想怎樣玩?會有什么發現?每一個小組商量一個玩的方案,在做好簡單的分工,玩的過程要及時記錄產生的問題、疑惑和自己的發現。
學生分小組商議、分工、進行探究,記錄。氣氛活躍,熱烈。
教師在小組內巡視,并做提示:不要用激光燈照射眼睛!不要用凸透鏡看太陽,否則會灼傷眼睛!
1、學生分小組研究凸透鏡放大和聚光的作用
(1) 約十分鐘后,學生匯報自己小組的發現:(教師根據實際情況(1)和(2)可先后隨機)
看來在這次活動中,同學們都真真切切得體驗了一下,得出這么多的經驗來,有的同學利用放大鏡把課本上的字變得很大。 有的同學透過放大鏡發現自己的鋼筆、尺子等身邊的物體都變大了,有的同學還看了自己的手,發現都比原來大很多倍,哇!同學們的發現真棒呀!凸透鏡有放大的作用(師板書“放大”),其他同學還有別的發現嗎?
(2) 其他小組簡單匯報
哦,你這樣拿著凸透鏡對著太陽,發現太陽光透過凸透鏡片后形成了一個光點,把火柴放到光點處,過一會兒,火柴著了。火柴著了說明光點處的溫度——(高)。那我們能不能拿著放大鏡對著太陽看?(不能)會怎樣?(灼傷眼睛)能不能拿著放大鏡在易燃物品旁做這個實驗?(不能)課后大家可以在操場等空曠的地方做這個實驗,看看會有什么更多的發現。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呢?凸透鏡還有聚光的作用。(師板書:聚光)
小結:看來,玩中真有大名堂!通過玩,我們發現了凸透鏡有放大、聚光的作用,你們真棒!
【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教師可放手讓學生盡情的玩,并時刻提示學生怎樣做有危險性在玩中學生肯定會有自己的許多發現,教師應恰當地進行點播,,使學生清楚放大鏡的放大和聚光的作用。】
四、親手實踐,探究凸透鏡有成像的規律
(1)、實驗指導
咱們繼續來嘗試一種新的玩法,好不好?老師已經給大家準備好了實驗材料。 (實驗器材每四人一組,每組的實驗裝置為: 蠟燭、火柴、凸透鏡、紙屏、小瓷盤。實驗桌上有一張記錄卡。)
大家把蠟燭、凸透鏡、紙屏直立在桌面上,然后用火柴點燃蠟燭(師提示要注意安全),調整蠟燭、凸透鏡、紙屏三者的位置,看看有什么發現?
實驗時注意:把用過的火柴棒放在小瓷盤里,以小組為單位完成這個實驗,小組長分好工,把實驗過程中的發現記錄在《實驗記錄卡》中。
附
實 驗 記 錄 卡
我的做法
看到的現象
我的發現
(2)、學生分組實驗:凸透鏡成像實驗。
組長打開盒,學生開始分組實驗。
教師巡回指導。
【在學生做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在時刻提醒學生安全實驗的同時,應把試驗中學生的實驗記錄作為指導的重點,目的是讓學生注意觀察實驗現象,總結操作試驗中的有效信息,以便學生交流,歸納結論提供事實依據。此處,教師可提示學生通過改變蠟燭、凸透鏡和紙屏的位置來獲得有效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