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科學第三單元進化教案
教學準備:
達爾文進化論資料、圖片,尺蠖蛾、極地狐貍、沙漠狐貍的文字及圖片資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 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效果分析
一、導入:
1 .出示達爾文照片。
提問:同學們認識這是誰嗎?
這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生物學家之一,達爾文。你知道他嗎?
2 .請學生講述達爾文的故事,同時準備一些關于他的資料,展示給學生看。
3 .交流:聽了科學家的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想和體會。
4 .小結:達爾文是英國最著名的科學家,他用進化論學說對于地球上的生命是從哪兒起源,人類是怎樣誕生的,作出了精辟的解釋。科學家們經過不斷的努力為人類作出了極大的貢獻,非常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
二、理解什么是人工選擇、什么是自然選擇。
1 .舉例:假如你是一位牧民,你有一群綿羊,一半是白色的,一半是黑色的。如果白色的好賣,你會怎么做?這樣做的結果如何?
2 .學生交流。
3 .引導學生思考:牧民在整個過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讓學生意識到:正是人的行為影響了羊群的生存和發展。
4 .假設:你的羊逃到了附近的森林里,它們唯一的天敵是狼。狼在夜間捕食,經常捕捉到那些顯眼的綿羊,很快森林中的綿羊就是什么顏色的了?
5 .學生討論、交流。
6 .比較兩種羊群的變化,找出它們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理解人工選擇與自然選擇之間的本質區別。
三、了解尺蠖蛾的翅色在自然選擇作用下發生的反復變化。
1 .出示尺蠖蛾的圖片(兩種翅色)
2 .請學生介紹尺蠖蛾翅色變化的故事。
3 .舉例:蝗蟲體色的變化、青蛙膚色的不同。
4 .小結:自然選擇就在我們身邊,人類的活動會對生物產生影響。
四、認識生物形態與環境的關系。
1 .出示兩種狐貍的圖片。
2 .讓學生來認一認。
3 .提問:它們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4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它們耳朵的區別,結合各自生活的地域環境作出合理的解釋。
五、拓展、延伸:
1 .談話:近 100 多年來,更多的科學家仍然在對生物現象進行研究,隨著新證據不斷發現,達爾文的經典進化論也不斷面臨挑戰。你們了解這些新發現嗎?
2 .如果學生知道就讓學生介紹,如果不知道則由老師介紹。(出示相關資料)
3 .知道新發現對達爾文理論的挑戰,感受還有許多科學奧秘等著我們去發現,科學研究是永無止境的。
板書設計:
達爾文與他的“進化論”
人工選擇 自然選擇
自然選擇:尺蠖蛾、蝗蟲、青蛙 ---
生物形態與環境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