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教案集體備課2
4、樹立開發利用太陽能有利于保護環境、節約能源的觀念
二、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選擇并劃分場地,鐘表、冷水
分組實驗:各組設計制作的太陽能熱水器、溫度計
三、教學重、難點
檢驗學生設計制作的太陽能熱水器的實際效果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展示我們的太陽能熱水器
讓學生到各組參觀
2、檢驗我們的太陽能熱水器
1)討論檢驗標準
裝水200毫升
在15分鐘內,使水溫上升
2)學生按要求檢驗,填寫書上的效能評價表
(1)小組之間交流各組的自我評價
(2)教師評價此次評比活動
3、完善、改進我們的太陽能熱水器
六、作業設計
繼續改進我們的太陽能熱水器
七、板書設計
2.8評價我們的太陽能熱水器
第三單元 地球表面及其變化
第一課 地球表面的地形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峽谷、平原等。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多種多樣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嶇不平的。
過程與方法:
描述觀察到的常見地形的特點。
會看簡單的地形圖,能在地形圖上指認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脈、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對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興趣,能自覺關注和收集相關的信息。
【教學重點】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點。
【教學難點】從地形圖中發現整個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點,描述各種地形地貌的特點。
【教學準備】
準備一份世界地形圖、中國地形圖。
教師演示: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教師用課件展示照片,問: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從照片上,你可以感受到那里的地形嗎?你能說說它的地形特點嗎?學生回答,教師適當糾正并補充介紹地形特點。
二、我們看到過的地形
1、學生初步交流展示。
學生看課本46頁圖,向大家介紹圖片,注意說清楚地形地貌的類型,能簡單描述其特點。
2、教師補充介紹。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補充介紹,結合圖片上的地形,出示相關圖片和課件,介紹各種地形地貌的特點。
平原:寬廣平坦,起伏很;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較緩,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
高原:面積很大,地形開闊,周圍以明顯的陡坡為界;
山地:地勢較高,蜿蜒起伏,層巒疊嶂;
盆地:四周地勢較高,中間低平;
……
3、了解家鄉的地形。
我們的家鄉是什么地形呢?它有什么特點呢?
教師出示家鄉地形的照片或課件,學生回答后補充介紹,并填表46頁下表。
小組交流,統計地形。
4、匯報、小結。
三、觀察地形圖
1、引入。
剛才我們交流了我們整個家鄉的地形,我想光憑我們的這幾張圖片是很難了解清楚整個地球表面的地形又是怎樣的呢?所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件禮物。請看。ń處煶鍪臼澜绲匦螆D、中國地形圖、家鄉地形圖)希望在它們的幫助下我們可以更好的了解(師板書課題:地球表面的地形)。
2、初步觀察地形圖。
這三張地形圖雖然范圍不一樣,可是它們卻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你發現了嗎?你知道上面不同的顏色所代表的意思嗎?
學生觀察并回答。
3、教師補充介紹地形圖的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