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玩具 演繹精彩教學——賁友林執教的《圓的認識》教學片段與評析
最近,江蘇南京、南通兩市的六位名師齊聚南京,就“圓的認識”一課采用“同堂異構”的形式,舉行了一次頗有影響的大型教學交流活動。活動中,六位名師各顯神通,盡展風采,眾多觀者不但醉心于他們高超的教學技藝,而且誠服于他們非凡的教學智慧。其中,賁友林老師以兒時的一個小玩具為教學素材,通過精心設計,演繹了精彩的課堂教學。現擷取課中的幾個教學片斷,與諸位老師共賞。[片斷一]
師:我想了解一下,同學們現在都有哪些玩具?
生1:足球。
生2:洋娃娃。
生3:電動小汽車。
生4:電動飛機。
……
師:想不想看看老師小時候的玩具?
生:想。
教師出示
并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玩具的玩法。
師:你們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嗎?
生5:它是由一根火柴。
師:還有——
生6:一張圓片組成的。
教師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賞析:課伊始,趣已生。從學生異口同聲的“想”字中,我們真切地體驗到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已被教師充分地調動起來。是什么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顯然,是玩具,是學生非常熟悉且頗感興趣的教學資源。在步入新知學習之前,賁老師先以玩具為教學媒介和新知教學的突破口,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學習注意力,然后借助幾秒鐘玩具的玩法演示,緊緊地吸引學生的眼球,使學生個個興致勃勃,學習情緒高漲。最后,通過探討玩具的組成,自然而貼切地進入了新知的教學。毋庸置疑,這樣的教學情境是高效的、有價值的,也是每位教師傾心追求的!]
[片斷二]
師:如果想做這個小玩具,首先該做什么呢?
生1:剪個圓。
師:剪圓先得畫圓,用什么畫?
生2:用圓規畫。
師:自己畫畫看。
(學生用圓規在白紙上畫圓)
師:用圓規畫圓要注意什么?
生3:注意中間不能動。
師:哪兒不能動?
生4:針尖。
生5(補充):這兩只腳之間的寬度也不能變。
生6:只能拿著這個地方(演示),如果拿其他地方位置可能會移動,畫得就不圓了!
師:說得真好!誰再來說說圓的畫法?
生7:我們的手應抓住圓規的把柄,然后把它旋轉一周,圓就畫成了。
師:想不想再畫幾個圓?
生:想!
師:用剛才的方法,在紙上再畫兩個圓。
(學生操作)
師:如果要畫和我這個玩具一樣大的圓,你們能不能畫出來?
生:能。
師:你們準備怎么畫?說說看。
生8:首先要知道圓的半徑。
師(板書:半徑):什么是半徑?
生9(指示):一半的距離,量這里。
師:他的意思是量這么長的距離。大家估計一下,這個圓的半徑有多長?
生10:3厘米。
師:厲害!是3厘米。那現在你們能畫出來嗎?
生:能。
師:先把這個圓畫下來,然后再用剪刀把它剪下來。
(學生動手操作)
師:做好的同學思考一下:做這個玩具,火柴棒要從哪兒穿過去?
生11:中心。
生12:圓心。
師(板書:圓心):對!這叫圓心。圓心在哪里?你們能找到嗎?
生:能。
師:誰能說說你是怎么找到圓心的?
生13:就是圓規針尖經過的那個點。
師(板書:o):請同學們找出圓心,用鉛筆把圓心點出來,并且標注字母“o”。
(學生標出圓心)
師:誰再來說說這是一個多大的圓呀?
生14:這是一個半徑為3厘米的圓。
師:你們能不能在圓上畫出一條半徑?試試看!
(學生畫半徑)
師:誰來展示一下你畫的半徑?
(一名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
師:看看,半徑是一條——
生15:直線。
生16:線段。
師:有人說是直線,有人說是線段,到底是什么呢?
生17:是線段。因為直線是可以無限延長的,而半徑可以測量,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