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的意義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9~81頁,練習十八的第1題。教學目的:
1.使學生比較系統地、牢固地掌握自然數、整數、分數、小數、百分數的意義,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2.使學生掌握十進制計數法。
教具準備:教師把教科書第80頁的整數和小數數位順序表畫在小黑板上。
教學過程:
教師:“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在小學階段學習了哪幾種數?”(自然數、整數、分數、小數、百分數。)教師接從上到下的順序板書數的名稱。
教師:“今天我們復習與這些數有關的一些知識。”
一、自然數、整數的意義
教師:“什么樣的數是自然數?”(l、2、3……)在“自然數”后面板書。
“自然數可以表示什么?”(表示物體的個數。)
“最小的自然數是什么?”(l。)用彩色筆把“ 1”上色。
“最大的自然數是什么?”(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自然數的單位是什么?”(自然數的單位是1。)
“任何自然數都是由若干個1組成的。請說出下面幾個數各是由多少個1組成的。”教師在黑板上任意寫幾個自然數,如7、10、25、369、1997……
教師:“一個物體也沒有用什么數表示?”(用0表示。)教師板書“0”。
“自然數與0有什么關系?”(自然數都大于0。)教師在“自然數”后面板書“(大于0。)”
“按順序寫數時,0應寫在什么位置?”(寫在1的前面。)
教師:“我們在小學學的整數都包括什么數?”(自然數和0。)教師板書“整數”并用大括號把自然數和0括起來。
“如果說‘整數就是自然數和0’對不對?”(不對。)“為什么?”(因為整數中還包括比0小的整數。)如果學生說不好,教師可以說明:我們在小學學的整數包括自然數和0,到中學還要繼續學習比0小的整數。然后,教師在“0”的下面板書“……(小于0的。)”
綜合前面的教學過程,使學生看到如下板書形式。
整數 自然數:1、2、3、4(大于0的。)
0
……(小于0的。)
二、分數的意義
1.分數的基本概念。
教師:“分數的意義是什么?”(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單位‘1’的含義是什么?”(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
“什么是一個分數的分數單位?”(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的數是這個分數的分數單位。)
“分數可以寫成什么形式?”()教師板書。
“在分數中a叫做什么?”(分子。)“b叫做什么?”(分母。)“中間的橫線叫做什么?”(分數線。)“a、b分別是什么數?”(是整數,并且b0。)“分子等于0時,分數的值是多少?”(0。)
教師:“我們學過哪些分數?”(真分數和假分數。)教師板書。
“什么樣的分數是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真分數的值有什么特點?”(真分數的值都小于1。)教師板書。
“什么樣的分數是假分數?”(分于比分母大或者等于分母的分數。)“假分數的值有什么特點?”(假分數的值大于1或等于l。)教師板書。
“什么樣的分數是帶分數?”(有些假分數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數,這樣的假分數可、以寫成整數和真分數合成的數,通常叫做帶分數。)教師板書。
綜合前面的教學過程,使學生看到如下板書形式。
分數
真分數一分于比分母小(小于1的)
(假分數一分子比分母大或等于分母(大于1或等于1)的帶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