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下)教學計劃
(3)理解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會利用方格紙把一個簡單的圖形按指定比例放大或縮小,能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以及解比例,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根據比例尺正確求出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4)理解幾個方向的含義,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
(5)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義,會判斷兩種相關聯量是否成正(反)比例。
(6)學會用“轉化”的策略解決相關實際問題。
(7)理解并讀懂扇形統計圖。
(8)認識眾數、中位數,理解眾數、中位數的意義及作用。
2、教學難點:
(1)理解并掌握“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思考方法,掌握利息以及稅后利息的計算方法,學會列方程解答與打折有關的實際問題,掌握稍復雜的百分數實際問題的分析與解答方法。
(2)探索圓錐的特征,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體會這些計算方法的聯系和區別,探究并掌握圓柱、圓錐的體積公式。
(3)理解比例的意義,探究并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質,計算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時長度單位的使用和換算。
(4)運用確定位置的方法描述簡單的行走路線。
(5)利用給出的具有正比例關系的數據在方格紙上畫出相應的直線,會正確判斷相關聯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
(6)根據具體的問題選擇合適的解決問題的策略。
(7)能根據統計圖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8)眾數、中位數和平均數三者的區別,在具體情境中如何選擇恰當的統計量表示一組數據的特點。
四、班級情況分析
六(1)班,39人,男生26人(2個留級生),女生13人,上學期平均成績名列輔導區第二。全班大部分學生學習習慣較差,特別是不能及時、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缺乏進取心,注意力容易分散,思維不夠活躍,因此有難度的題目就不行了,上課的效率不高。為了全面提高班級的教學質量,本學期著重抓好學生的平時掌握情況,抓實雙基,跟蹤輔導,努力做到“課課清”。
六(2)班,37人,男生18人,女生19人(1個留級生),上學期平均成績名列輔導區第一。全班大部分學生學習興趣濃,思維活躍、敏捷,發言積極,學習自覺性較好,但也有幾個暫差學生,上課開小差,思想不集中,接受能力緩慢,一到綜合練習,薄弱的環節就凸顯出來。本學期一方面抓好暫差學生的輔差工作,幫助學困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重抓學生的聽課、及時完成作業的習慣;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提高優秀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學生可持續學習的能力。
五、教學設想和措施。
1、合理安排數與代數領域的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在數與代數領域安排了三部分教學內容,第一部分是百分數的應用,第二部分是比例知識,第三部分是解題策略,第三部分是新增的教學內容。現從百分數的應用為例談談教學設想。百分數的應用是上冊教學中百分數的認識的延續和發展。在六年級上冊教學了百分數的意義、讀寫,百分數與小數、分數的相互改寫,為涉及百分數的計算奠定了基礎;還教學了百分數的簡單應用,即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特別日常生活及生產中常遇到的求百分率問題。由于百分數的應用就必然會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根據兩個同類數量求百分數;第二種是已知作為單位“1”的數量和百分數,求另一個數,即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第三種是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即求作為單位“1”的數量。教學時,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1)立足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和已有的經驗,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2)借助問題引領或直觀圖示,建立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3)重視解題方法或相關問題的比較,實現對數量關系的多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