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使學生加深對百分數的認識,能理解發芽率、出粉率、合格率等這些百分率的含義,能用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方法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百分數應用題,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數學的應用意識。教學重點: 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百分數應用題。
教學難點:對一些百分率的理解。
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
提出問題:德國音樂家貝多芬的頭像。貝多芬的名言:“我成功的秘訣就是:一份的靈感加上九十九份的汗水”
談談:你對這句名言的理解。
從這句名言提出數學問題。
教師注意引導。
學生談感想。
學生自由題問題。導入時聯系學生熟悉的名言情境中尋找數學題材,結合學生身邊的實例導入新課,不但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的內驅力,而且可使所要學習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覺得數學問題是那么的鮮活。
相互合作,探究問題(一)初步感知
1、讓學生交流。
2、說說“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百分數應用題”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分數應用題”在解答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3、教師小結:“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百分數應用題”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分數應用題”解法相同,關鍵是找準單位“1”,所不同的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百分數應用題”計算的結果要化成百分數。
3、
學生說說各自的解題思路、解答情況。
學生分析異同,相互交流補充。
抓住新舊知識的聯系,找準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生長點。
相互合作,探究問題(二)共同探討
百分數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應用很廣泛,如前面說到的“靈感”占“成功”的百分之幾,“汗水”占“成功”的百分之幾,這些可叫“靈感率”、“汗水率”。像這些“靈感率”、“汗水率”等我們通常稱作“百分率”。你能舉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百分率的例子嗎?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計算方法。
學生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百分率的例子,舉例的同時學生說說他所舉百分率的意義。
思考:為什么百分率都要乖以100%?百分數能帶名稱嗎?讓學生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百分率的例子,學生很容易尋找有關百分率的例子,如學生就平時經常接觸的合格率、優秀率、體育課上的集隊、檢查人數時出勤率、缺勤率等等。這一切都說明學生在學習百分率這一新知識之前,有關這方面的知識并不是一片空白,而是有一定的生活積累,教學時就從學生的生活出發,任由他們舉出生活中例子,在課堂上
情發揮,尊重學生、相信學生,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相互合作,探究問題(三)嘗試解答例題:
出示課本例1和例2的條件:
例 1 六年級有學生160人,已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有120人,
?
例2 某縣種子推廣站,用300粒玉米種子作發芽實驗,結果發芽的種子有288粒。
學生根據這兩道例題的條件,想一想,分別可以提出怎樣的百分數問題?
(2)完成第113頁的“做一做”打破了課本中的兩個例題都是既有條件又有問題的“標準應用題”形式,而是讓學生根據條件想問題并解答,這樣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思維的靈活性和廣闊性,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答問題的能力。
運用知識,解決問題:1、口答:
2、判斷:
3、應用題
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完成練習,計算機給出統計結果。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實施分層教學,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