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畫線段圖的前后知識的比較,掌握“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結構特征、數量關系和解答方法,并能正確地解答這類應用題。
2、培養學生分析、概括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解答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這個問題的具體含義,弄清數量關系。
教學關鍵:會找標準量,弄清是誰和單位“1”的比。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促進遷移。
1、說出下面各題中是哪兩個量相比,把誰看作單位“1”?
(1)女生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之幾?
(2)故事書的本數相當于科技書本數的百分之幾?
(3)今年產量是去年產量的百分之幾?
(4)蘋果的棵數是梨的百分之幾?
2、說出下面兩個數的相差量。
(1)六(1)班有44人,六(2)班有49人。
六(1)班比六(2)班少( )人,六(2)班比六(1)班多( )人,兩個班相差( )人。
(2)甲數是100,乙數是80,甲和乙的相差數是( )。
(3)實際比計劃多生產了200噸。
實際和計劃的相差量是( )噸。
【設計意圖:通過舊知的回顧,讓學生找準單位“1”,弄清“比較量”和“標準量”,并會求出兩個量之間的相差數,為新知的學習作好鋪墊,促進方法的遷移。】
二、呈現問題,探究新知。
(一)根據已知條件,提出有關百分數的問題。
小芳的體重是12千克,小明的體重是14千克, ?
1、提出問題。
師:根據上面的兩條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和百分數有關的數學問題?
學生在思考交流之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匯總:
(1)小芳的體重是小明的百分之幾?
(2)小明的體重是小芳的百分之幾?
(3)小明的體重比小芳多百分之幾?
(4)小芳的體重比小明少百分之幾?
【設計意圖:周衛老師說:“小學生的數學就是生活”,為了讓例題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我在鉆研教材之后對例題進行了改編,同時也改變了問題的呈現方式:由直接呈現轉換為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激活了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數學思維,因為提出一個問題要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2、分類比較
師:如果讓你給這4個問題進行分類,你想怎么分,你的分類依據是什么?
生1:我把4個問題分成了兩組,(1)(4)為一組,(2)(3)為一組,我是根據單位“1”進行分類的,(1)(4)以小明的體重為標準量,而(2)(3)以小芳的體重為標準量。
生2:我也分成了兩組,但是我是把(1)和(2)分成一組,因為它們都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3)和(4)作為一組,因為它們是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百分之幾或少百分之幾。
【設計意圖:通過分類比較,讓學生對比較量和標準量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深化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