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數乘法和減法解決復雜的實際問題 案例分析
教學片段:出示例2:嶺南小學六年級有45個同學參加學校運動會,其中男運動員占5/9。女運動員有多少人?
師:要解決這個問題,題目中關鍵的信息什么,說說“其中男運動員占5/9”的含義是什么?
生:表示男運動員占六年級同學的5/9。
師:5/9是哪兩個量比較的結果?
生1:是男運動員和六年級同學比較的結果?
生2:比較時把六年級同學看作單位“1”, 單位“1”的5/9就是男運動員的人數。
師:請大家在線段圖上分別表示出男女運動員所占的部分。
獨立完成在書上,集體評講。
師:要求“女運動員有多少人?”可以怎樣計算,請列出綜合算式計算。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板書不同的解決方法:
45-45×5/9
=45—25
=20(人)
45×(1-5/9)
=45×4/9
=20(人)
答:女生有20人。
師: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生1:可以先求出男生的人數,再求出女生的人數。
生2:先求出女生占總人數的幾分之幾,再求出女生的人數。
師:我們可以怎樣解決這類問題?
教后反思: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熟悉分數乘法的意義以及初步掌握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讓學生利用對“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數量關系的已有認識來解答一些稍復雜的分數乘法實際問題。首先出示以學生熟悉的、喜愛的活動引入新課教學,一方面加強了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又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在教學時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動,在充分感知信息的基礎上,借助自己已有的經驗,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解題方法,不強求學生用指定的方法,而是讓學生自己來體會,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能理解的算法,這樣可以促進學生更好的利用已有的解決問題的知識和經驗,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