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與位置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復習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可以用不同方法確定物體的位置,物體位置的關系是相對的。
2、進一步體會確定位置的學習價值,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能用數對、方向和距離描述平面圖中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能準確用數對、方向和距離描述平面圖中物體的位置。
設計理念: 讓學生在在討論中進一步明確確定物體位置的不同方法,體會用不同方法確定物體位置的特點和作用。讓學生用數對、方向和距離來描述平面圖中的物體位置體會確定位置的學習價值,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過程:
一、整理與反思
1、提問: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一般是怎樣描述位置的?
(用上、下、前、后、左、右主要用來確定現實空間中物體的位置。)
2、在平面圖形上可以怎樣確定圖形的位置?
(可以用數對確定平面圖上物體的位置;)
3、請學生利用語言來描述教室里的一些物體位置
(如:小明坐在我的左邊;講臺在我的前面,我的位置在教室可以用數對(3,2)表示……)
4、確定位置時還應用過哪些知識?
(用東、南、西、北,南偏東,南偏西,北偏東、北偏西……,還可以將方向與角度距離結合起來描述物體的位置)
5、小結:方向以及把方向和距離結合起來,既可用來確定現實空間中物體的位置,又可來確定平面圖上物體的位置。
二、練習與實踐
活動一:
1、師:觀察主題圖,說一說街區圖的內容
特別強調比例尺1 10000表示圖上1厘米相當于實際距離多少米。
2、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請同學看圖回答。
師:說一說從圖上獲得的信息,對于線路圖的描述,需要說清楚行進的方向和距離。
生:從陽光小區到郵局怎樣走?
生:出小區穿過馬路向左拐彎,到四季路再向右拐彎。
生:沿著和平路向西,到四季路向北。
3、學生說出行進距離
讓學生看課本第106頁下面街區圖的局部放大圖,看該示意圖是怎樣量的。
強調:量目標位置所在的點到路的中軸線的距離。
活動二:
1、 師:觀察掛圖,想一想,你能幫助迷路的考察隊確定大本營相對于大鳴山的位置嗎?
生:回顧確定位置的方法,可以用類似“第幾排第幾列”的方法表示,也可以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無論哪種方法都要有參照點和兩個要素。第一種辦法,可以將大鳴山作為原點,水平、豎直方向組成直角坐標系;第二種方法,可以將大鳴山作為參照點,正東方向和正北方向組成坐標系。)
師:比較兩種確定位置的方法,說一說它們各自的特點。
三、鞏固與練習
1、練習二十一第1題
要求學生綜合應用方向、距離和比例尺在圖上確定位置
學生畫在課本上
2、練習二十一第2題
生:獨立做題,再集體講評。
(學生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時,要注意分清這兩個數分別表示的意義。)
3、練習二十一第3題
拼圖游戲
這里的一個數對表示一個方格
4、練習二十一第4題
學生討論:怎樣確定方向,怎樣量出距離?
學生回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