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獲(3)------第五屆“現代與經典”小學數學觀摩聽課感悟
很有幸聆聽華老師執教的課,一直讓我回味!看名師精彩的課堂教學總讓人感覺時間短暫,課后收獲多多,他用課堂向我們年輕教師傳達這樣的信息,廣聞博覽,用文化學的思想來觀照數學教學,以心理學的思想來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重視審視課堂,這樣的課堂才是孩子們喜歡的課堂。在課堂上,華老師語言幽默風趣,十分重視對學生的人文關懷,親切地稱學生們為“孩子”,把師愛落實到對每個孩子的尊重上,特別寬容學生的錯誤,因為他正致力于探索人文化的數學教學模式——“尊重,溝通,寬容,欣賞”,這使他的課堂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兒;其次,在課堂教學中華老師十分注重將數學人文素材和東方的文化自然地滲透到數學教學中,尤其是這節《圓的認識》一課。 《圓的認識》是華老師第一次向全國公開展示的一次課 課堂片段實錄: 一,如何敲響課前五分鐘前奏曲 師:(熱情地):孩子們,你們好!(揮手) 師:(熱情地):孩子們,你們好!(揮手) 師:(風趣地):孩子們,你們認識我嗎? 生:不認識~~~ 師:華羅庚認識嗎? 生:認識 師:華陀認識嗎? 生:認識 師:華應龍認識嗎?華應龍就是我。 生:華老師 師:好,孩子們,你們很有禮貌。 師:孩子們,你們有橡皮嗎? 生:有~~~ 師:把你們的橡皮做上記號,先給我,好嗎 ? (學生不知道老師要干什么,但都很興奮地在自己的橡皮上做記號,在座的老師老師們也都很不解,安靜地等待著華老師揭曉答案。學生將做好記號的橡皮紛紛交給了華老師) 師:(笑著)孩子們,你們的橡皮都交上來了嗎?(雙手捧滿了橡皮) 生1:我還有一個。 生2:我還有一個。 …… 師:孩子,你真逗,為什么不一次性全部交給我啊?(樂呵呵地) 師:這下,孩子們,你們的橡皮都交上來了吧? 我們可以開始上課了嗎? (這時,生開始議論起來:沒有橡皮,我們怎么上課啊?萬一寫錯了怎么辦?……) 師:哦,孩子們,現在你們沒有橡皮了,所以在下筆的時候就應該更慎重了,想清楚了再寫,但如果萬一寫錯了,也沒關系,就好好欣賞一下自己錯的地方吧! 師:現在我們可以開始上課了嗎?(微笑) 生:(齊說,很響亮)可以了 二,傳統文化在數學教學中的巧妙滲透: 1,創設情境,認識圓,圓心和半徑 (課件出示) 師:小明參加奧林匹克尋寶活動,尋寶圖上這樣寫著:寶物距你的左腳3米。孩子們,你們知道寶物在哪里嗎? 生:知道 師:請拿出你們的直尺,在紙上畫出寶物的位置。 (生開始動筆畫,師巡視) 師:除了你表示出的這一點,還有其他辦法嗎? 師:好了,孩子們,我剛才看了一下你們畫的圖紙,有這樣幾種情況,我們一起來看。(課件出示四種畫法:以某固定點點為起點,分別用尺子向左面,右面,上面,下面量出3厘米的長度,點上點) 師:是這樣嗎,孩子們? 生1:不是,不止這四個位置,還有許多 師:好的,小伙子,你站起來說 生1:只要是距離左腳3米的地方都可以,這是一個圓。 板書:貼鑰匙圖:①是什么? 生:圓 板書:貼鑰匙圖:②為什么? 師:為什么是圓呢?(疑惑狀) 生:因為圓內所有的點距左腳的距離都是3米 師:說的很好!(微笑著,輕拍學生的頭) 師:這些點在圓內還是圓上? 生:(想了一小下)圓上。 師:這是一個怎樣的圓呢? 生:圓上的所有點距離圓心都是3米,就是半徑是3米。 師:說的很好,孩子,你都知道圓心、半徑了,學過了嗎? 生:(搖頭)沒有。 師:孩子們,自己提前預習,這樣的習慣很好! 板書:圓心 師:圓心在圖上就是什么? 生:左腳的位置。 師:要想尋到寶,左腳能不能變位置? 生:不能。 師:那圓心有什么作用? 生:確定位置。 師:在尋寶圖上半徑是? 生:3米 板書:半徑師:孩子們,你們知道,我們古代是怎樣描述圓的嗎?
(出示課件,卷聯式:圓,一中同長也。) 師:“中“就是指什么? 生:圓心。 師:那“同長”呢? 生:半徑。 2,進一步認識圓 (課件出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