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利息”教學案例
利息計算
(1)利息計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2)例題:王奶奶要存1000元請你幫助王奶奶算一算存兩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錢?(整存整取兩年的利率是2.7%)。
在弄清以上這些相關概念之后,學生嘗試解答例題。
在學生獨立審題解答的基礎上訂正。
板書:
方法一 方法二
10002.7%2=54(元) 10002.7%2=54(元)
5420%=10.8(元) 1000+54(1-20%)
1000+54-10.8=1043.2(元) =1043.2(元)
答:兩年后王奶奶可以取回1043.2元。
五、鞏固練習
1、師:如果亮亮把200元錢存上三年,按當時的利率,到期后的利息比二年期會多一點還是少一點?請看書上的“練一練”,算一算,看你的猜想對不對。
儲蓄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同學們一定很有興趣繼續運用所學的本領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吧!讓我們一起來看練習。
2、練習二第5、6、7題
師:請看書上第6頁的第5題。讀題后說說問題要求的是什么?想一想可以先求什么。
六、課堂小結
師:請同學們回顧一下,這節課我們一起研究了什么問題?你有什么收獲?掌握了什么本領?
教學反思:
儲蓄與人們的生活密切聯系,本節課是在百分數的知識和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前幾次的教學,我基本上是照本宣科,認為學生只要能正確計算利息就完成了教學任務。這次教學我努力做到把新理念和教學行為相結合,積極引導學生從書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設計教案前我對全班學生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是,有一半左右的學生沒有到銀行存(取)過錢,對儲蓄方面的知識一知半解。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在教學時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嘗試,效果還是可以的。
1.注重創設情境,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開篇不僅很快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所以課的開始,我通過讓學生觀看銀行工作人員工作情況的錄像,了解儲蓄的知識,從而引出課題,使他們感到要學習的內容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有利于提高學習的興趣.
2、給學生充足的探索空間,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上,讓學生主動地進行數學學習,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改變以例題、示范、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首先通過看書學習,使學生對存款中的有關知識和常識有進一步的了解,接著讓學生結合學習中的體驗開展交流活動。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思考,主動觀察,大膽交流,不但對存款的意義有了明確的認識,對存款中的有關專用術語也有了較深刻的理解,同時,也理解了計算利息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3.關注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的聯系。我們知道學習數學的目的是為了應用,教師在設計練習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體現了數學服務于生活的教育理念。在本節課的練習中,首先,讓學生幫助小朋友計算利息和完成教科書上的練習題,學生通過運用公式計算各種情況下的利息的練習,有利于鞏固所學的知識。其次,在實際運用中,讓學生通過動手填寫存款憑證,實際計算應得利息,獲得了存款的實際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