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圖案(精選3篇)
美麗的圖案 篇1
美 麗 的 圖 案——教學設計與評析 教學內容:“美麗的圖案”是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32-33的內容。教學重難點:認識軸對稱圖形,會畫軸對稱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具準備:課件、學具盒。 學生情況分析: 從年齡上說,大部分學生都在十二歲左右,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正處在身體生長發育階段,探求知識的積極性較高;從學習能力方面而言,無論是動手能力、分析能力,還是概括能力都相對高。 教學目標:了解并會畫簡單分形圖形,會計算周長。 知識方面:利用對稱原理畫圖。 能力方面:學生經常在電腦上用flash畫圖,有一定的繪畫基礎。讓學生在操作中加深對分形圖形的認識,建立空間觀念。 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逐步培養學生主動研究、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并通過課件演示和觀察,使學生感受分形圖形的對稱之美,感悟數學知識的魅力。 設計理念: 以新課改理念指導本節課教學,六年學生學習能力較高,將學具盒中提供的材料融入教學過程,最大限度的使學生知識、技能、情感等目標較好的完成。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幫助學生掌握一些方法,增添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 同學你都喜愛繪畫嗎? 在神奇的數學王國里呆板的線段,生硬的鐵架圖形經過處理也可變成許多美麗的圖案。 看:一個線段變成了一片美麗樹葉。 小三角變成了晶瑩,潔白的雪花。 一個圓,變成了漂亮的雛菊。 課件配樂動態顯示依次呈現軸對稱圖形對折---打開的畫面。
[讓學生在悅耳的音樂中欣賞對稱美,給學生提供了“學會欣賞數學美”的機會,也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同學們,欣賞之后有什么感受?你還有什么發現?(學生自由發言,闡明自己的觀點。) 通過欣賞我們了解到數學與美術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門類的完美結合。發現這些圖形都是對稱的,是軸對稱圖形。 生活中有很多物體是對稱的,找一找,我們身邊哪些物體也是對稱的? 什么是軸對稱圖形? 這節課我們來用“對稱”知識中的“軸對稱圖形”,設計《美麗的圖案》 (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課件出示:一個邊長3厘米等邊三角形。(圖a) (a) 想一想,怎樣把這個邊長3厘米的等邊三角形得更漂亮? 美麗的圖案是靠豐富想象和靈巧的雙手完成的,希望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設計出更多更美的圖案。并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好嗎? 1、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設計方案。 2、小組討論后作圖。 3、全班交流作圖過程,展示美麗的圖案。 [在探索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個體的潛能,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想象的空間,進行獨立的小組合作式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師:誰愿意把你們小組的設計方案和作圖過程說給大家聽。(展示學生設計的美麗圖案) 生1:我們小組設計了6個同樣大的等邊三角形。(圖b)
(b) 生2:我們小組把等邊三角形的每條邊,平均分成兩部分, 找到每條邊的中點,再連接各中點,變成4個小等邊三角形。 (圖c) 生3:我們小組先找到每條邊的中心,作為圓的圓心,取等邊三角形邊長的1/2為圓的半徑,向外畫圓與等邊三角形的每個頂點相交。(圖d)(d) 師:這三個小組的設計圖案很有創意。 [蘇霍姆霖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教師不失時機對學生學習行為作出積極的鼓勵性評價,有利于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師:還有不同的設計方案和作圖方法嗎?生4:我們小組把等邊三角形的每條邊平均分成3份,每兩點連成一條線段,向內作等邊三角形,變成9個小等邊三角形。(圖e)生5:我們小組把等邊三角形的三條邊,也平均分成3份,以每條邊中點的線段為底,向外作一個等邊三形,擦去中間的線段變成一個6角星。(圖f)生6:我們小組把等邊三角形的每條邊平均分成3份,以每一邊中間線段為底,向內作等邊三角形,擦去中間的線段變成一個美麗的圖案。(圖g)
(e) (f) (g) [利用學生愛繪畫的興趣,使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充分利用手的中學具和已有的知識,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小組內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互相交流合作,共成完成設計圖案,不但發揮學生的集體智慧,而且培養了學生探索與創新能力,語言表達力和豐富的空間想象力,繪制出意想不到的圖案。]2、算一算“美麗的圖案”中包含著許多奇妙的知識,需要同學們去發現。(1)分別算出圖形a、b、c、d、e、f、g的周長各是多少?(2)仔細觀察圖形a的一條邊長與圖形f、g的一條邊長,有什么關系?(學生討論、算一算、全班交流)師:圖形a是個什么樣的三角形,它的周長是多少?生:圖形a是一個邊長3厘米的等邊三角形,它的周長是3×3=9(厘米)。師:圖形b的周長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生:圖形b是一個平行四邊形,每條線段長3厘米,有8條一樣長的線段周長是:3×8=24(厘米)師:圖形b中共有幾條一樣長的線段?生:共有13條。師:為什么平行四邊形的周長是3×8而不是3×13呢?生:圖形b是一個平行四邊形,是由8條一樣長的線段圍成的。每條線段長3厘米,求周長是:3×8=24(厘米),而不是求圖形b中所有線段的總和。 師:仔細觀察圖形a與圖形d你有什么發現?生1:我發現圖形d的三個半圓一樣大。生2:我發現圖形a的邊長和圖形d的直徑一樣長。師:圖形d的周長怎樣求?生:因為每個圓的直徑一樣長,所以每個圓的周長也相等,圖形d的周長就是,三個圓周長的一半相加。算式:(3.14×3)÷2×3=14.13(cm)師:圖形c、e、f、g的周長呢? 生1:圖形c的周長:9厘米生2:圖形e的周長:9厘米生3:圖形f的周長:12厘米生4:圖形g的周長:12厘米師:觀察圖形a的一條邊長與圖形f、g的一條邊長你有什么發現?生1:圖形a的一條邊長是圖形f、g一條邊長的3倍。生2:圖形f、g的一條邊長是圖形a一條邊長的1/3。師:你能得出圖形a的一條邊的長與圖形f、g的周長之間有什么關系?生:圖形a一條邊的長是圖形f、g的周長的1/3。3、如果多次重復前面生5的作用圖過程,會得到右面的圖案嗎?看一看,它像什么?(學生畫一畫在交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引導學生去觀察、討論交流、比較、通過計算、獲得數學信息,并能清晰有條理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在交流中共同進步。]三、小結本節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生活中處處有對稱的物體,“對稱”美化了我們的生活,只要同學們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就一定能發現美、創造美。四、小畫家奇妙美麗的圖案,你也能畫幾個,下面就開動你的小腦筋,自行或小組討論來創作一幅吧!并涂上最美的顏色。(展示學生的作品,交流作圖的方法。)整節課的設計,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合理處理教材,做到以學生主體,注重小組合作學生的實效性。讓課堂真正成為放飛學生思維的舞臺,使學生在梳理知識中形成網絡,進一步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審美和創造美的能力。1、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培養創造力。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合理處理教材選準教學的切入點,培養學生創造力是本節課教學設計的基本立足點。本節課的設計是利用“對稱”作圖得到美麗的圖案,使學生對“分形幾何”有所體會。對稱是一種最基本的圖形變換,是學習空間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而對稱現象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對稱的物體給人一種勻稱的美感。開課時,讓學生欣賞,一條線變成樹葉、三角形變成雪花、一個圓變成漂亮的雛菊等一系列圖案展示,讓學生觀察它們的共同特征,認識對稱。再舉例說說身邊的哪些物體具有對稱性。激活了學生已有的認識基礎,貼近學生生活,使學生學會欣賞數學美,同時也點燃了學生的創作靈感。但丁說:“美是真理的光輝,數學美感可誘發出無限的創造力”。2、為學生提供交流環境,培養合作意識《新課標》指出: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不僅為學生設置學習活動,還有意識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交流環境。如“創設情境”,動態展示一系列的對稱圖形,讓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并講述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對稱的。又如:怎樣把邊長3厘米的等邊三角形變行更漂亮?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討論設計方案并作圖,最后向全班交流、展示小組內設計的美麗圖案。擴充了信息交流的渠道,培養學生欣賞他人的良好心態,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計算意識。充分利用學生創作的美麗圖案,使計算教學成為學生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既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又可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養學生遇到問題能夠養成認真思考的習慣。
美麗的圖案 篇2
教材版本
深圳市電化教育館編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12冊
科目
信息技術
教學對象
六年級
課時
1課時(40分鐘 )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教材是深圳市電化教育館編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學教科書 信息技術》第12冊──第10課《設計美麗的圖案》。通過花朵的案例,讓學生理解logo編程中過程的層層調用,學習層層調用的方法,設計美麗的圖案,讓學生體驗過程調用的過程,掌握過程調用的方法。
上一單位的課程為程序的過程調用,本單元為過程的多層調用。本單位是上一課程單元的鞏固和提高,不但要應關注上單元尚未掌握過程調用的學生,而且還要協助能力強的同學進行自主探究學習。
二、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
知識目標:logo編程中的層層調用規則。
技能目標:logo編程中的調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驗將問題由繁化簡,分解問題的過程。體驗利用子程序自頂向下模塊化設計作品的過程。讓不同水平能力層次的學生有相應的表現,整體學生都有成功的案例體驗,從而激發保護學生的編程興趣。
三個水平能力目標設定:
1.完成教師講解的案例繪制花朵圖形。
2.繪制規定的復雜圖形。
3.運用層層調用的方法自主設計圖形。
教學重點:在過程中調用已載入的過程。
教學難點:過程定義載入后在程序編寫中的意義理解。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學生已經理解了過程的編寫和保存調用。建立了過程的概念。本次學習重點為在過程中調用其他過程。在此次課程之前已經經過了多次過程編寫的練習,保證了此次課程的基礎。但是還要加強少數還沒有建立過程的概念的同學的指導,讓所有同學都有成功的過程調用,層層調用的體驗。
學生通過專門的訓練都已經熟悉了moodle學習網站和課堂活動的流程。部分學生有能力通過完整的程序編寫過程體驗進行自主探究,而部分學生則對完成整個程序的編寫還有存在困難。在整個教學設計中設計了三個水平層次的教學目標和確保第一水平目標實現的方法。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協作學習,分8個小組。小組間進行評比,看那個小組的組員全部完成的用時最短。目的在于確保所有同學完成第一目標。
2.多層任務設計,基本任務,較復雜圖形設計,自創圖形設計。
3.通過課堂測驗掌握層層調用的概念,發布、評選作品,小組加分。
4.學生自主選擇評價課堂。對本次課堂滿意的學生和不滿意的學生都發表自己的意見。提供學生反饋課堂的平臺,幫助老師提高課堂活動設計水平。
5.通過moodle系統追蹤學生活動情況,表彰最活躍用戶,關注指導消極用戶。
6.任務驅動法。
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網絡教室,moodle教學網站,pclogo軟件,截圖工具mindmanager工具。
自頂向下模塊化設計花朵圖形方法示意圖:
注解:上圖在mindmanager中可以依次點擊出現花朵,葉和枝,并打開注釋出現代碼。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知識講解:
用過程調用的方法繪制花。
引入:回顧雪花圖形的繪制,總結模塊化設計圖形的思維模式。
總結如何利用過程的方法模塊化設計圖形。
引入模塊化設計的概念,鍛煉學生化繁為簡的解決問題的思維。
出現花的圖形,按照利用過程模塊化設計圖形的概念分解圖形。
分解花的圖形,上機寫出花的第一層代碼。
講解花的第一層代碼,測試學生掌握情況,過程名和利用過程自頂向下模塊化設計圖形的方法。
完成moodle習題測驗。
moodle網站中的測驗習題。
即時反饋測試情況。
糾正測試中的錯誤。
moodle測試系統的統計數字。
呈現花朵的圖形,利用過程模塊化設計模式分解花朵。
分解花朵的圖形,上機寫出花朵過程的代碼。
再次訓練學生模塊化設計的思維。
引入:回顧愛心的繪制方法,思考葉子是如何繪制的。講解葉子的繪制,提問葉子代碼中為何最后要加上 rt 90綜合過程,完成四個過程的編寫和調用。
上機設計葉子的過程代碼,思考代碼中rt 90的作用。
鍛煉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
明確任務或活動方法
任務一:繪制花不帶葉片圖形完整的方法設計和程序。
明確任務繪制花的圖形。
明確任務。moolde網站中提供描述任務的網頁。
任務二:繪制帶葉片的花的圖形方法設計和思路。
任務三:自主設計圖形的示例針形雪花。
學生上機練習,教師根據上課學生活動情況歷史記錄次進行指導。
提供基本任務的具體流程做法,圖形的分解方法和部分代碼,關注上次課表現較消極的同學。并不時提示、糾正學生出現的錯誤。提供學習網站,由網站提供學生學習的統計資料。利用統計資料進行教學評價。
掌握層層調用的概念,參照moodle網站按次序完成三個任務。小組互相指導完成作業。
讓多層次的學生能有不同的水平表現,并保障基本教學目標的實現。
提供自頂向下模塊化設計圖形方法。
根據網站研究中層教學目標圖形,繪制自主設計圖形
教學評價
利用論壇的方式發布圖形小組完成作業情況評比。
學生提交作業,評比最美自主設計圖形。
moodle網站。
教學流程圖:
七、教學評價設計
1.學生的活動記錄,由網站提供。作為期末成績參數之一。
2.積極學習者和消極學習者要不同對待。學生通過網站可見積極用戶,消極用戶只對教師可見。教師根據消極用戶列表關注,指導消極學習者。
3.小組評比。目的在于讓接受能力強、完成任務快的同學幫助接受水平欠缺、完成任務較慢的同學,實現全班完成初級目標。
4.最美自主設計圖形獎。
八、教學反思
本教學設計,采用了小組協作方式完成教學目標。確保了整體的教學任務完成。設計了兩個水平能力層次目標。讓學生有繼續研究拓展的任務。采用了moodle學習網站,提供了作業發布和交流的平臺。并由系統統計學生的學習記錄,教師通過系統的反饋針對不同能力層次水平的學生進行教學。整體設計在細節處理上還應細化。三個層次目標設計應該更貼近學生自然分層,讓所有學生完成第一目標,2/3學生完成第二目標,1/3學生完成第三目標。
美麗的圖案 篇3
師:同學們美麗的圖案,秋天到了,秋風一吹,樹葉就一片一片地飄落下來。美麗的圖案我們把這些樹葉收集起來,可以擺出很多不同的圖案。(教師出示預先做好的樹葉擺成的字:《美麗的圖案》)下面請看這是什么?
美麗的圖案
生:老師是用樹葉擺成的“美麗的圖案”5個字。 美麗的圖案
生:我看出來了,老師是用綠色的榕樹葉子擺出來的。
美麗的圖案
……………
師:大家說的都不錯,王老師就是收集了很多綠色的榕樹葉子擺成了“美麗的圖案”這5個字。
師:好,把你們擺的圖案也拿出來,給大家欣賞一下吧。 美麗的圖案
(要求生把圖案舉起來,轉著給同學看。可以隨意說。)
教師:我們都展示了自己的樹葉圖案,現在就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圖案吧。老師的要求是,發言的同學聲音要洪亮,說話的內容要盡量地和別人不一樣,每當有同學發言的時候,大家要認真地傾聽,先聽聽他們都說了什么,著重介紹了圖案的哪些方面。好,現在開始。
生:我擺的是美麗的蝴蝶。
生:我擺的是一串葡萄,是用×片紅色的葉子和×片綠色的葉子擺成的。
生:我擺小雞的時候,先擺身子,再擺頭,最后擺它的腿。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大家聽的時候,也做到了認真地傾聽。我發現有的同學說得很具體,有的說出了葉子的數量、顏色、形狀,有的說出了樹葉畫的制作過程。老師有一個要求,請你們把這些內容連起來介紹一下,可以嗎?
(老師用投影出示如下內容:)
你擺的是什么?
你是用幾片樹葉擺成的?(數量、顏色、形狀)
師:下面請先在小組里說一說,開始。
生在小組里進行口語交際的自由練習。
師:好,誰愿意先說?
學生爭先恐后發言:
生:我介紹一下我制作的青蛙,先用一片楊樹的葉子剪幾下,剪成青蛙的身子;再用四片細長的柳樹葉子折一下,變成青蛙的腿;最后用紅筆畫上它的眼睛,就成了青蛙。
生:我擺的是一對小孔雀。我先用10小片楓樹的葉子一片壓一片的重疊,擺成大孔雀開的屏,然后用半片白蠟樹的葉子再折一下,擺成頭和身子,最后用兩根葉莖擺孔雀的腿。接著,我用同樣的方法擺了一只小孔雀。
生:…………
師:他們的發言好在哪里?
生:他們把擺圖案的過程說得很清楚、明白。
生:同學在介紹完擺大孔雀的過程之后,說“接著我用同樣的方法擺了一只小孔雀”,我覺得這樣說語言不羅嗦。
師:這就是做到了語言簡練,我們要向他學。好,我們接著介紹。
生:我想介紹一下我制作的向日葵(老師事先看到過這個向日葵)。我擺的是向日葵。我先用一片黃色的圓葉做它的花盤,再用10片紅色的小葉子擺在花盤的周圍作它的花瓣,然后用一根長莖作向日葵的稈兒,最后用兩片綠色的桃狀葉片作向日葵的葉子。因為向日葵是跟著太陽轉的,所以我在左上角還畫了一個紅紅的太陽。
師:他說得好不好?
學生回答:好!
師:好在哪里呢?
生:他說得既清楚,有具體。
生:他畫完向日葵,又畫了一個太陽,說明他很會聯想。
師:你們覺得他畫了一個太陽好不好?
生:好,因為畫面更漂亮了。
生:有了太陽,就把向日葵的生長環境表示出來了。
師:說得好。現在大家都看見了這幅畫,那么你們都想到了什么呢?
同學們在小組里討論討論。老師逐小組傾聽。
學生討論后匯報:
生:這朵向日葵在陽光的照射下,一定會茁壯成長,將來結出的葵花子肯定會非常飽滿,那么就可以做出各種風味的瓜子,一定非常好吃。
生:看到這幅圖案,使我聯想到我們在音樂課上學過的一首歌:
(學生說歌詞)花園里,籬笆下,我種下一株小紅花。春天的太陽當空照,春天的小雨沙沙下。小紅花愛太陽,小朋友們熱愛共產黨,黨的溫暖像太陽,我們像小紅花遍地開放。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指一位學生)這位同學在自己擺的圖案上只簡單地作了一些裝飾,就使大家想到這么多畫面以外的內容,可見這幅圖是多么與眾不同啊!
師:我們獎勵獎勵他,好不好?
學生齊答:好!
師:好,我們給他的畫加一個漂亮的框兒。(老師在黑板前給他的畫加框)好不好看?
學生七嘴八舌地回答:
生:好看!
生:像照片,像漂亮的鏡框。
師:誰愿意把自己的圖案也變得這么美麗呀?
學生紛紛舉手。
師:今天我們來一個小組賽。先賽做一做。每個小組先選出一幅四個人都喜歡的圖案,然后一起為他的畫作裝飾。哪一組先完成,哪一組就可以派代表先把作品貼到黑板上去。然后,再賽說一說。看看哪一組能以生動的語言把圖案的這些內容介紹給大家。聽明白了嗎?
(用投影出示要點提示)
1. 你擺的是什么 ?
2. 你是怎樣擺成的?
3. 你們做了哪些裝飾?
4. 看到圖案,想到了什么?
師:好,趕快討論吧!
學生討論大約4分鐘。
師:現在,我們來賽一賽,看看哪一組介紹圖案的形式最新穎,語言最吸引人?不過,哪一組能夠獲得獎勵,要取決于同學的掌聲,只有掌聲熱烈的,才能得到獎勵。
每個小組都派代表上臺演講。臺下學生遙相呼應,不時報以熱烈的掌聲。
師:同學們,又到了評價學習活動的時候了。大家說,今天這節課上得怎么樣?收獲大不大?
學生齊答:大!
師:那么大在哪里呢?
生:我能當著大家的面兒說一段話了。
生:我說話越來越有順序了,同學們還夸我聯想得好。
---------
學生小組討論后,老師作適時總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不僅學會了有條理地介紹自己的圖案,還能結合平時自己讀書讀報所積累的課外知識,以及學校開展的古詩背誦活動進行大膽的聯想和想像,收獲可真大呀!下個月,我們學校要舉辦一個葉畫展覽會,歡迎我們班的同學在這次活動中能夠大顯身手,憑我們的實力去爭奪最佳口才獎和最佳設計獎的獎杯,有信心嗎?
學生齊答:有!
師:我也有啊。好,下課,同學們再見。
生:老師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