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B Unit 2 Do exercise 》教學實錄
①教師積極參與學生活動,課堂氣氛民主融洽,如:在呈現時通過師生間身高的對比,引入話題。
②教師能挖掘課文中的情意因素,培養學生相互關心,尊重和合作的學習關系
③教師能采用多種評價手段,運用激勵性評價語,表揚、鼓勵,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交際性目標:創設情境,培養能力
1.從教學目標看,致力于使學生學會運用語言,為培養交際運用而教
小學英語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知識,并通過聽、說、讀、寫訓練使知識向技能轉化,最終達到使學生為交際運用語言的目的。
教師注意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在情景中感悟和運用語言,在情景中重復練習重點詞句、復現對話以及問答等,以此對所學語言知識進行訓練,使學生形成熟練技能。在此基礎上,教師重視培養學生為交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2.從教學內容看,致力于緊扣功能和話題,教交際運用之所需
在教學中,教師不是機械地執行教材,就教材內容學習教材內容,而是對教材內容創造性地進行了二度加工,把教材中的語言知識和語用知識重新置于鮮活的語言情境中加以解決。教學中各種活動的開展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學生們學得輕松,愉快,全身心投入,提高了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3.從教學方法看,致力于情境創設,在交際過程中教
語言要在情境中教,在情境中學,沒有情境的英語教學難以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難以提高學生理解知識、運用語言的能力。
教師能利用實物、場景、圖片、簡筆畫、投影、錄音、教師身體語言、電腦多媒體等多種手段,創設講解、操練和運用英語的情境,組織有真實意義或模擬真實意義的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 特級教師 沈峰)
【教后反思】
1.教師要做教材的駕馭者,不能成為教材的奴隸!教師要善于對教材內容創造性地進行二度加工,不能機械地執行教材。不能就教材內容學習教材內容。要把教材中的語言知識和語用知識重新置于鮮活的語言情境中加以解決。更多地將時間花在這一方面,絕不意味著教學中心的偏移,恰好相反,這些教學活動都最終為順利完成教材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的達成奠定良好的基礎。
2.“寫”的任務設計必須得到重視。千萬不要以為a部分的教學是“listen, read and say”,就淡化“寫”的訓練。如果在小學六年級還不對“寫”的訓練給予高度重視,還不注意學生聽、說、讀、寫四項技能的協調發展,將不僅不能解決中小學英語教學要求的銜接問題,而且會對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和語用能力的發展帶來嚴重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