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恒教學實錄——《月光曲》
生:課文第七節他說:“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問盲姑娘‘您愛聽嗎?我再給您彈一首吧。’”我想問一下為什么貝多芬沒有承認自己就是盲姑娘所說的貝多芬先生,他為什么不肯承認呢?
師:你的意思是貝多芬應該這個時候站起來掏出一張名片來給她,(眾笑)也就是說應該亮明自己的身份,是嗎?
生:對。
師:但他沒有亮明,為什么?那你就帶著你自己的這個問題來聽講。看能不能明白,如果最后問題還是不能解決,你就站起來再問我,好不好?(生點頭)誰還有問題?
生:我想問為什么貝多芬彈了一首還要彈一首?
師:是啊,彈一首行了吧?為什么還要彈一首?誰還有問題?你們沒問題了,我可有問題。讓不讓我提?
生:讓。
師:這一篇文章的題目是《月光曲》,我備課的時候讀了半天,剛才你們也說了半天,可是文章并沒有寫《月光曲》,這《月光曲》在哪兒呢?
生:第九節。
師:那是大海和月光的變化,沒寫《月光曲》呀!
生:我覺得他是通過寫兄妹倆的想象,來寫出貝多芬彈的這首曲子非常好。皮鞋匠和盲姑娘聯想到了這個景色,所以我認為他在從側面來寫這個《月光曲》。
師:我還是沒有聽清。你沒有解釋得太清楚,誰能解釋清楚給我聽?
生:他寫大海,是寫《月光曲》的意境,就是說他在即興創作這首曲子的時候,兄妹倆想象到的意境,所以這也是說他在寫這首曲子。
師:你是說大海和月光的變化是《月光曲》的意境。我連《月光曲》的旋律是什么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它的意境呢?比如有的文章寫彈一首曲子,他就寫這首曲子是多么高亢,多么低沉,節奏是什么樣的。有的還要比喻成什么“鶯鳴空谷”、“珠落玉盤”等等。這些都一定要說的。這一篇呢,我什么也沒看到,曲調怎么樣,節奏怎么樣?
生:我從第九節上,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像面對著大海,開始是波光粼粼的海面,后來霎時間灑滿了月光,最后是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
師:沒聽懂,這還不是在寫月光和大海嗎?——不過,我也聽出你們的意見了。你們都認為第九節是講《月光曲》的曲調的,對嗎?
生:對。
師:那么你們把第九節很有條理地讀一下,然后講給我聽,我才能明白。現在自己看第九節,想朗聲讀就朗聲讀,想默讀就默讀,想互相讀也可以,用各種方式讀都可以。讀完了講給我聽,開始。
(學生開始以不同方式讀文)
第一課時 第二部分
師:誰能說給我聽?
生:我覺得(讀)“月亮正從水天……輕紗似的微云。”這里寫它的意境很美,說明它的旋律很優美。
師:你能不能概括一下你剛才讀的這幾句話是什么情景?
生:就是講海面上很靜,月亮從水天相接的地方慢慢升起來。
師:月亮升起來,還有嗎?
生:就是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
師:等等,現在月亮升起來了,(板書“月亮升起“)后面呢?
生:(讀)“被月亮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來……”
師:沒到那么遠吧?你先思考一下,另一位同學接著講。
生:應該是月光升起來了,海面上灑滿了銀光。
師:海面上灑滿了銀光,還有一個詞呢?
生:霎那間。
師:你把這一段讀一下我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