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訪友教案設計
三、研讀與賞析
李漢榮先生是那么地熱愛大自然,讓我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帶著豐富的想象,和他一起會晤我們的好朋友.請你快速瀏覽課文,去找找你最喜歡的山中朋友,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 用"我喜歡,是因為"的句式說一句話.
(要求學生先將有關的段落有感情的讀一遍,然后再回答問題.)
結合學生的回答,逐一品讀精彩句段,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精讀段落:
1,古橋:一進山,一眼就看到這座古橋(課文插圖古橋),老朋友相見,作者是怎樣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對他訴說些什么呢 請同學們再默讀課文,在書上畫一畫.(抓住"德高望重"一詞)
(默讀畫句,讀后交流自己意見.)
對古橋,作者在敘述時人稱有無變化 如果有,請揣摩一下變化的原因,并思考變化時應注意的問題.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
小結:在作者心中,古橋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橋當做人來寫,由第三人稱轉為第二人稱,把自己對老橋的深厚感情,生動地傳達給了我們.我們在讀課文時,要用心地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2,樹林里:作者不僅把林中的一切當做自己的朋友,當他進入樹林,看到一棵棵樹的時候,他把自己也想象成了一棵樹,生根長枝.請同學們讀一讀有關的句子,體會當時作者是怎樣的一種感受
(生自由讀句體會)(抓住:"知己""人樹相融"來理解)
師小結:樹為人友,人為樹友,人和樹已融為了一體.這是多么美妙的一種情境啊!從這種奇特的想象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種"知己"情誼.讓我們帶著這種感受,一起再來讀一讀.
3,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1)上面這句話中指的是哪些朋友呢 請熟讀第五自然段.
(2)"哪個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 用具體的朋友替換掉"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說 (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這山中的瀑布,懸崖,溪流,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
(3)作者將山中的景物都聯想成什么了
(4)通過朗讀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歡快,瀑布的雄渾,懸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潔白和寧靜,云雀的欣喜和歡樂.(播放磁帶,通過聲響帶給學生最真切的感受,促進學生的朗讀感悟.)
(5)面對這我們熱情的招呼,我們這些朋友可能會怎樣回答呢 請選擇一位朋友,將他的回答寫下來.
如: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嗎? 山泉回答道:-----------------------------。
教師隨意讀某一位朋友的話,指學生作答.
(6)有感情地朗讀整段話:同桌對讀,師生輪讀.
4,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一、導入:上節課,我們跟隨李漢榮先生拜訪了山中的眾多好朋友,他們都是誰呢 ?(學生回顧課文內容)
二、再讀感悟
大自然是人類的家園,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無不是人類的朋友,愿我們每一個人都熱愛大自然.請你帶著自己的體會將課文朗讀一遍.
三、體驗與反思
1、講述自己一次與自然美景親密接觸的經歷.
2、回想自己以前閱讀過的有關親近自然,從自然中獲得人生靈感的文章,并與同學分享.
(說明:通過活動,學生既可以在文章找到自我,更可以在自我生活找到"文章"的內容和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人生哲理,這正是閱讀的最高境界:讀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