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寫整合 合理想象——《唯一的聽眾》教學案例
臨近畢業的學生已經有五年的閱讀經驗了,足以掌握讀寫整合的主要方法:抓住重點詞、聯系上下文、進行對比等等方法的綜合運用來進行合理想象,課堂上我及時進行了肯定與點撥,強化了學習行為。
在本課教學中,讓學生充分地閱讀文本,熟悉教材,為下一步的探究感悟奠定堅實的基礎。讀的方式一改流行的單調的學生自由讀為靈活多樣而行之有效的多種方式讀,既有自主地站起來讀,又有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既有如癡如醉的瑯瑯而讀,又有靜心投入的細細默讀。我還在課堂中聲情并茂的配樂范讀,對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指導學生提高朗讀水平大有裨益。
“寫”是課堂的一個縮影,它折射出的是閱讀教學的有效程度。它既是顯性目標,也是隱形目標。因此,我們不得不說,“寫”是語言訓練的新機制,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三維目標在閱讀教學實踐中的教學實踐的整合,閱讀教學中的“寫”是建立在學生與文本、作者充分“對話”的基礎上,是閱讀的拓展和升華。它本身也是一種閱讀,只是要求更高,層次更深。本課教學,在學生對文本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之后,我加入了這一環節,以老婦人三次“平靜地注視著我”為切入點進行“讀寫整合”。學生并沒感覺到困難,反而很樂于去讀去寫,這樣,不同的心靈火花便釋放出來,學生也為自己的小見解感到愉悅。
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學習一種方法,往往不止是一次練習就能掌握好,只有讀讀寫寫,寫寫讀讀,讀寫結合,在反復交替的訓練過程中,逐漸強化和內化,才能掌握一時難以掌握的東西,最終轉化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