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地球》教案
四、齊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默讀課文,討論分段
(1)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2)這篇課文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2、小組討論(5分鐘)
3、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小結:
第一段(1~2自然段):地球美麗而渺小。
第二段(3~4自然段):地球資源有限。
第三段(5~9自然段):地球只有一個,人類不能移居。
4、齊讀課文,體驗課文內容。
五、作業設計
1、識記字型,寫生字。
2、收集“美麗的地球”圖片以及有關環境破壞的圖片。
[第一課時設計思路]
一、謎語導入,揭示課題
教師針對學生具有強烈好奇心的特點,巧設謎語,創設一種神奇的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把謎底“地球”寫在黑板上,很自然地拉開本課的帷幕。
二、初讀課文,學生自學預習課文
為了滲透小學六年級識字教學以自學為主的原則,教師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運用學習工具,培養自主研究、探索的精神,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教師檢查預習效果
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教師按照學生接受能力的規律,教師有步驟地從字音、字形、組詞、詞義等方面循循善誘,多層次、多維度,由淺到深、由難到易讓學生充分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四、齊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本環節的設計,主要通過小組討論進行合作交流,讓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并進行分段,理清文章的脈絡,為第二節課的學習作好鋪墊。
五、作業設計
通過識記字形、寫生字,鞏固學到的新詞語;布置同學收集圖片,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對下一節課的學習有個感性認識。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布置學生分享收集到的有關“美麗的地球”的圖片,教師播放“美麗的地球”課件。
師:同學們,看到美麗的地球,你們還想稱它為什么?
生:好朋友/家/母親……
師:有同學把地球叫做母親,說得多動情啊!我不由想起了一位詩人的話:“所有的兒童都是爸爸媽媽的孩子,所有的爸爸媽媽都是地球的孩子。”那這堂課,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地球,走進母親,好嗎?
生:好!
二、地球美麗而渺小
1、播放課件“地球的美麗與渺小”
師:地球——我們的母親,她美麗嗎?
生:美!
師:你們從那里可以看出母親的美呀?
[學生找出描寫地球外貌的一句話,教師相應出示文字課件;“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然后讓學生讀,再大家互評、齊讀、試背,使學生從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
師:我們的母親非常美麗而且她的身材也非常苗條,課文中哪些詞語描寫了母親的嬌小呢?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6300多公里”、“5.1億平方公里”、“一葉扁舟”,體會作者運用數字說明和打比方的方法,寫出地球的渺小。]
三、地球資源有限
師:母親的美并不在于她的外表,而在于她對我們的無私奉獻。請同學們默讀課文3—4自然段,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討論母親為我們奉獻了什么?
[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找出地球為人類奉獻的自然資源,接著教師出示地球資源的課件,讓學生弄清“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從而得出“地球資源有限”的結論。]
師:嬌小而美麗的地球母親,把她有限的資源默默地奉獻給了我們人類,但我們有沒有好好地利用他們,好好地保護我們的母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