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
(2)自己動手寫詩
先讀一讀閱讀材料中的《致老鼠》《爸爸的鼾聲》這兩首童詩,以及同齡孩子們寫的優秀詩作。(學生對寫詩很有興趣,去年教授教材中的幾首童詩,激發學生寫一寫,寫得還不錯,后來在班級日記中有不少學生還在寫。本次的寫會比去年在題材 語言 詩意上應有所提升。)
(3)開展詩歌知識競賽
題目一部分由老師出,一部分由學生出,詩歌競賽也可分散進行,例如“每日一題”
4 活動總結
活動總結的一般格式是:先寫活動是怎么開展的,重點寫活動的收獲,還可以談談活動的意義。如了解了詩歌的特點,提高了朗誦技巧 合作精神和組織 策劃能力的提高。(學生沒寫過總結,需要教師的集中指導。 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隨時記下點滴收獲和體會,活動結束時整理。)
四 教學時間 10----12課時
案例一(2課時)
課時目標:1 了解詩歌的起源 特點 形式 。
2 學習《詩經 采薇》等6首詩,了解體會詩意。
教學過程:
一 介紹詩歌的知識,激發學習興趣
1 板書課題,請同學談談自己對詩歌的認識和感受,在過去學習過或課外接觸過的最喜歡哪一首?試著背背,簡單說說為什么喜歡?
2 師小結并引入:詩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特質的文學樣式,來源于古代人們的勞動號子和民歌,原是詩與歌的總稱,開始詩與歌不分,詩和音樂舞蹈融入一體的,統稱為詩歌。我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從古至今涌現出屈原 杜甫 李白 蘇軾 納蘭性德 聞一多 艾青等許多大詩人。世界上其他國家也有偉大的詩人,拜倫 海涅 普希金 ........他們優秀詩篇,為各國人民傳誦。你們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詩歌,在這次的綜合性學習中我們將開展搜集詩歌,欣賞詩歌,朗誦詩歌等活動,讓我們一起輕叩詩歌的大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