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頭戰象導學案
一、教材分析:
這是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篇課文,是一篇悲壯、感人、發人深省的動物小說。課文記敘了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幸存下來的最后一頭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吊戰場,最后在埋葬著戰友們的“百象冢”旁刨開一個坑,莊嚴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文章語言優美,描寫生動,以充滿深情的筆觸歌頌了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讀完全文,令人回味,促人深省,動物尚且有此高尚情懷,我們人類更應從中感悟到許多。
本課學習引導學生在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清條理的基礎上,練習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并通過入情入境地品讀,感受課文飽含深情的語言,體會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難點是通過朗讀感悟,感受作者的表達方法,領會作者的創作意圖。
二、教學目標 :
1.會寫本課的11個生字,掌握課文出現的新詞語,理解“威風凜凜、優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殺”。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最后一頭戰象在死前的變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繼續練習快速閱讀課文,從課文中的一些具體描寫中,體會村民對戰象的友好、戰象對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對逝去的戰友的深切懷念,感受人與動物之間以及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情厚誼。
三、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掌握課文內容,體會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情誼。
四、教學難點:從課文的相關語句體會人們與戰象以及戰象對戰友之間的深厚感情。
五、教學準備:
1.了解作者相關知識,寫作背景,對戰象有一定了解;
2.學生預習課文,了解大象的相關資料,可以搜集其他關于大象及人與動物的故事。
六、教學過程:
(一)、談話,啟情導入:
1、板書“戰象”,問:同學們你們知道“戰象”和“像”有什么不同嗎?
2、關于戰象課前你都收集了哪些資料?和大家說一說。
3、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第23課,一起去認識這頭經歷過戰斗洗禮的最后一頭戰象,(板書:最后一頭)齊讀課題。
(二)、初讀,整體感知:
1、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匯報: 簡單地概括課文內容。
3、本課寫了關于這頭戰象的那些事情?可在書上進行勾畫。
學生閱讀后解決問題,并隨著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戰象衰老——重披象鞍——回到戰場——埋葬自己(板書可以隨學生回答靈活應變,也可以板書為:英雄垂老——重披戰甲——憑吊戰場——莊嚴歸去)
4、結合剛才的初讀,結合你的課前預習,誰來說一說這頭戰象初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師板書:忠誠、善良……)
(三)、研讀,情感升華:
1、讀過課文,你對嘎羧有了怎樣的印象?完成下面這個填空題。
這是一頭_______的戰象,因為它______________。
文中哪些語句的描寫給你留下了這樣的印象?請你快速讀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讀一讀,品一品。(學生自由研讀,教師巡視,了解學習情況,參與學生的自主學習。)
2、集體交流,感情朗讀,加深感悟。可以根據學情,重點抓住以下幾處關于嘎羧行為、神態的描寫進行朗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