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頭戰象》 評課及實錄
最后,由衷地感謝劉亞雄老師遠道而來為我們奉上這樣一道豐盛的精神文化大餐。大道至簡,知易行難。這些全國獲獎課充滿了無限的魅力,帶給我們很多的思考和感悟,但要知道,光鮮亮麗的背后不知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打磨和歷練,不知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和力量。有一種擁有叫付出,有一種付出叫幸福。就讓我們像這些獲獎教師一樣,繼續執著地行走在語文教學的大道上,讓幸福在付出中升華!
附:劉亞雄執教《最后一頭戰象》的課堂實錄及視頻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實錄
湖南師范大學子弟學校 劉亞雄
師:同學們好。
生:老師,您好。
師:同學們,你們看到過大象打仗的場面嗎?
生:沒有。
師:那我們就來讀讀這段話。(課件出示文字)
生:(讀)西雙版納曾經有過威風凜(lǐn)凜的象兵。所謂象兵,就是騎著大象作戰的士兵。士兵騎象殺敵,戰象用長鼻劈敵,用象蹄踩敵,一大群戰象,排水倒海般地撲向敵人,勢不可當。
師:這些戰象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呢?
生:這些戰象非常勇猛。
生:這些戰象八面威風。
師:同學們,就是這群英勇的戰象,在一次打擊日冠,保衛家園的戰斗中,不幸全部中彈倒地。人們在埋藏它們的尸體的時候,救活了一頭身負重傷的戰象。它叫嘎羧,它就是——
生:(齊讀課題)最后一頭戰象。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它的故事。請同學們打開書121頁,請大家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嘎羧臨死之前主要做了哪件事。
(學生默讀課文。)
(課件出示詞語)
師:有很多同學已經向我示意讀完了。這一課中有一些詞語,要特別注意它們的讀音。誰給大家讀一讀?
生:(讀)日冠、撲喇喇、摩挲、斑斑血跡、浴血搏殺、
師:這個“日寇”的“寇”字不但難讀,還很難寫。大家看陳老師寫一遍。上面一個寶蓋頭寬點寫,左下一個“元”字,豎彎鉤拉過來,要托住上面的豎、橫、橫撇、點。看清楚了嗎?請在書上寫一遍,看誰寫得又快又好。
(學生寫字)
師:讓我們回到剛才的問題,嘎羧臨死之前主要做了哪些事?
生:嘎羧臨死之前把自己的象鞍披掛在身上。
師:能用更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嗎?
生:嘎羧在臨死之前披掛象鞍。
師:非常準確,謝謝你。(師板書:披掛象鞍)第一件事是披掛象鞍。請繼續發言。
生:之后他來到了百象冢。
師:來到象冢干什么?
生:它在百象冢挖了一個坑,把自己埋在了曾經和自己并肩戰斗的朋友們一起。
師:這樣說就非常準確了。那你能不能像剛才那位同學一樣,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一下?
生:莊嚴歸去。
師:好,就寫你這個。(師板書:莊嚴歸去)繼續交流。
生:在嘎羧臨死前還做了一件事,它回到了自己曾經搏殺的戰場。
師:能簡單概括嗎?
生:返回戰場。
師:第二次回戰場,我們能否叫“重回戰場”?
生:可以。(師板書:重回戰場)
師:同學們,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最后一頭戰象嘎羧臨死之前——
生:(齊)披掛象鞍,重回戰場,莊嚴歸去。
師:寫了這些事情。同學們,我們在閱讀篇幅比較長的文章時,可以這樣,采用抓主要事件的辦法,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板書:抓事件)同學們,這是一篇動物小說,它的作者沈石溪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課件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