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抄寫員》第三課時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小抄寫員》是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沖突”這一主題單元的一篇文章,選自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文學名著《愛的教育》。文章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向我們講述了小學生敘利奧為了幫助父親維持家中的生活,減輕父親的重擔默默忍受父親的誤解責怪,偷偷幫父親抄寫郵鑒掙錢養家的故事。表達了他對父親、對家人深沉的愛,贊揚了小敘利奧關心體貼父親,勇于承擔家庭責任的美德。文章對敘利奧的心理活動描寫十分精彩,委屈中滲透著一種濃濃的愛,越是不愿直言相告父親,越讓人感受到這個男孩的懂事,讓人為敘利奧分擔父親的辛苦而感動。
[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具備了較強的閱讀能力,有自己的見解,并能夠在教師適當的引導、點撥下領悟文中的情感,尤其這樣一篇以情動人,對學生進行愛父親、愛家庭、勇于承擔家庭責任教育的好教材,他們能夠在感受深刻的地方聯系自己的實際去體會作者的意圖。
[設計理念]
課文篇幅較長,對于本課的教學,不可能面面俱到,結合實際,圍繞父親的態度變化和敘利奧心理活動的描寫,營造課堂氛圍,撥動學生心弦,運用體驗性閱讀和探究性閱讀的方法,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資源,并大膽放手,充分傾聽學生的觀點,讓他們在讀、議、評中感悟到“父愛子”和“子愛父”的濃濃親情,隨后進行拓展,引發學生對人性美的感悟,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生命意義。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課文內容,能根據自己的感受、領悟,感情朗讀課文。
2、學習作者通過人物的心理活動展現人物思想品質的方法。
3、感受敘利奧關心體貼父母主動承擔家庭責任的美德。
過程與方法:
以“自讀、感悟、評議、探究”的學習方式架設文體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平臺,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敘利奧對父親的關心體貼,對父母的關愛,學習敘利奧勇于承擔家庭責任的美德。
2、讓學生從思想上學會愛父親、愛他人、愛社會,理解父母、理解他人,并學會感恩。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充分的讀、議、評、悟中感受敘利奧對父親的愛和勇于承擔家庭責任的品質。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通過人物的心理活動展現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教師:課件
學生:仔細回顧課文前兩課時。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體驗“愛”,奠定情感基調。
1、師:同學們,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莫過于父母對子女的愛,他們無私奉獻卻從不索求。讓我們一起來聽一首劉和剛帶給我們的歌曲《父親》,相信會給你們帶來很深的觸動。(課件《父親》)
2、生談一談看后和聽后的感受。
3、師:是啊!此時此刻同學們心里定是涌現著無限的感動,想去擁抱想去親吻一下我們的父母,想立刻為他們分擔一些辛苦。有這樣一個男孩兒,十二歲,上五年級,他也在努力為家庭分擔責任,他是誰呢?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很熟悉了。來,讓我們一起把他請出來。(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營造課堂氛圍,撥動學生心弦,體驗父母對我們的愛,引發學生愛父母的情感)
二、回味“愛”,感知人物形象。
1、師:小抄寫員聽到你們這樣親切地喊他,一定會特別高興的。通過前面的學習,你們對他、對故事熟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