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抄寫員》第三課時教學設計
2、生:再次瀏覽課文。
3、自由暢談。
(設計意圖:回憶課文內容,感知人物形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三、研讀“愛”,探究內心世界。
1、體會“父愛子”
過渡:課文主要講了敘利奧為了減輕父親的負擔,四個月來默默忍受父親的誤解與責罵,仍堅持偷偷幫父親抄寫鑒條的事,那文中父親責罵敘利奧的語言共有幾句?
(1)生自由找一找父親責罵敘利奧的語句。
(2)師引讀這幾句話。(課件2:五句話)
(3)指導朗讀,體會情感。
(4)思考交流:從這五句話中我們可看出父親對敘利奧的態度有怎樣的變化?父親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態度變化?(板書)(課件3:問題)
2、體會“子愛父”
過渡:敘利奧,這個年僅十二歲的孩子,四個月來,父親的責罵一次比一次嚴重,由開始的提醒到最后的不理、冷淡,他難道不傷心、不委屈嗎?他告訴父親幫抄鑒條的真相了嗎?我們看書中敘利奧是怎么想的?
(1)小組合作,找出描寫敘利奧心理活動的語句,讀一讀。
(2)班級匯報、交流,隨機引導理解,指導朗讀。
重點指導:“哎!”表示的敘利奧的心情。
“流出眼淚,心里卻很歡喜”是否矛盾?為什么?
(3)師引讀敘利奧心理活動的語句。(課件4:心理活動句子)
(4)我們從這些心理活動描寫的語句中可看出敘利奧心情有怎樣的變化?(板書)
(5)思考交流,感悟形象:敘利奧的決心并沒有用,習慣的力量使他半夜又起來了,是什么力量支持敘利奧繼續工作的?你認為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板書)(課件5:問題)
3、體會父子情深。
過渡:是?這樣一位懂事、關心、體貼父母的孩子,勇于承擔家庭責任的孩子,我們怎能誤解他、責怪他呢?當父親知道兒子忍受責罵與勞累長達四個月沒有睡過一夜好覺幫自己抄寫鑒條,為家庭分擔責任之后會是怎樣一種畫面呢?
(1)生看圖師讀出相應的段落。(課件6:插圖)
(2)討論:此刻,父親雖然一動不動地站在那里,內心卻波瀾起伏,他會想什么呢?
(3)匯報交流(板書)
(設計意圖:以父親的態度變化和兒子的情感變化作突破口,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內涵,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自主探究學習,指導朗讀,讓學生的靈魂自由游歷于文本中,從而使情感得到熏陶,心靈得到浸潤。)
四、凝煉“愛”,豐富學生情感。
1、師:讀了課文,我們體會到了兒子愛父親,父親愛兒子的濃濃親情,多么令人難忘的畫面,多么令人感動的故事呀!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學到了什么?
2、生自由暢談。
(設計意圖:學生學完課文后談學習、談收獲,口語交際得到發展,道德觀得到升華。)
五、升華“愛”,領悟生命意義
過渡語:同學們,對于父母或親人們的關愛,我們總是樂于接受,但是有時卻又會覺得不耐煩,現在給你們一個機會,假如父母親就在你眼前,你會對他們說些什么?
1、生自由暢談對父母想說的話。
過渡:其實,生活在一個家庭中,生活在一個班級中,生活在一個社會中,生活在這樣一個美麗的世界中,我們不僅要感謝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值得我們感激值得我們感謝的人還很多,很多。
2、生暢談還要感謝的人。
3、師總結: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生活,讓大家學會感恩,學會愛身邊的一切,那樣我們的生命會更加飽滿豐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