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抄寫員》教學設計
二、以學定教,促進自主學習《語文課程標準》在關于閱讀的教學建議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就必須尊重學生學習的選擇性。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留下充足、自主的時間和空間,從而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更多選擇的機會。尊重學生對學習的選擇,才能使教學活動具有真正的價值。從本課的教學來看,在回顧父親對兒子的指責后,我為每一個學生提供自主性活動實踐的機會,讓他們勾畫出描寫敘利奧遭到父親責備后心理活動的句子,用心地讀一讀,體會體會。這樣,學生讀起來就顯得津津有味,特別主動。同時,在勾畫中促使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學習習慣。反饋時,學生先讀哪一部分,就先學習哪一部分的課文,體現(xiàn)“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這樣的教學設計真正體現(xiàn)出對學生的尊重,體現(xiàn)出教為學服務的思想。三、創(chuàng)設情境,堅持以讀為本漢字最主要的特點是以形表義,具有一觀即感,一感即覺,一學即了的特點。另外,漢語語音有高低起伏的四個聲調,也就容易造成音樂般的旋律。這兩個規(guī)律就啟示我們閱讀教學要以讀為本。《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朗讀和默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就本課的教學來說,我一方面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讀得津津有味,讀得有情有趣。通過讀,讓學生自己來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感受課文語言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并且?guī)椭鷮W生積累課文中好的語言材料。另一方面我引導學生與文本充分對話,使學生在讀中獲得個人的閱讀感受,能使閱讀過程進人最佳狀態(tài)。而在匯報交流過程中,我通過設置問題情境等教學手段引發(fā)學生讀中思考,從人物內心活動中領悟人物思想品質;而學生的獨特感悟則通過個性化朗讀盡情流露。最后我采用提示式引讀的方法促使學生在充分朗讀體驗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對文本的理解,進一步體會敘利奧幾次遭到父親責備后的心理變化過程,增強學生的語感。四、以讀促寫,獲得情感體驗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fā)展語感。學習母語尤其要重視對語文材料的積累、感悟。當學生領悟本文的表達方法之后,我緊扣“通過人物心理活動展現(xiàn)人物思想品質”這一讀寫結合點設計課堂小練筆,鼓勵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展開想象,將父親站在兒子身后“一動不動”時的心理活動寫下來。這樣既可以內化文本,又加深對文本的感悟。閱讀既然是一種個性化的解讀過程,那么,學生自然可以依據(jù)自己的“閱讀期待”,對課文產生認同、共鳴,或進行質疑、批判。此處設置一個能促進學生多向思維、個性思考的開放性問題,即“當我讀到 (句子),我覺得很(佩服、感動、高興……),因為 ”為學生馳騁思維、放飛情感、張揚個性提供廣闊的空間。在此基礎上,促使學生將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表達出來,并在與學習伙伴交流獨特感受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