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導學案
3、桃花心木
導學目標:
1.能讀會寫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下面詞語“插秧、枯萎、鍛煉、勃勃生機、莫名其妙。”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對自己有啟發的語句。
3.能通過對含義深刻語句的理解,體會種樹人的用心,理解作者從中領悟的道理,能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看法,從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諦。
導學重點:能夠用自己的話說出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日子匆匆過去的”。
導學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及相關資料
學生:1.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2.查找桃花心木的資料,通過資料了解林清玄,搜集并閱讀他寫得其他文章。
導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學目標:
1.能讀會寫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下面詞語“插秧、枯萎、鍛煉、勃勃生機、莫名其妙。”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對自己有啟發的語句。
導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長大成才的桃花心木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這種樹嗎?誰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教師及時補充介紹:桃花心木,一種常綠喬木,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樹高可達20多米;它的木材是世界名貴木材之一,色澤美麗,能抗蟲咬,適合制作車、船、家具,用作綠化環境也非常好,它的種子榨出的油還能供工業使用。
2.出示“僅及膝蓋”的桃花心木樹苗。這株小樹苗你們認識嗎?誰也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
3.將兩幅圖片放在一起,你們會產生怎樣的疑問呢?(學生可能會問:這么幼小的樹苗,看似弱不禁風,是怎樣長成如此高大、優美、筆直的參天大樹的呢?)
4.是啊,僅及膝蓋的樹苗是怎樣長成參天大樹的呢?這節課,我們跟隨中國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進《桃花心木》,去尋找答案。教師板書:桃花心木、僅及膝蓋、高大筆直
二、精設提綱,設疑預習
1.學生自由讀書,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含義深刻的句子標畫下來,多讀幾遍。
2.檢查字詞讀音,及時正音,適時理解“莫名其妙、無緣無故、勃勃生機”等詞語的意思。書寫生字。
3.指生逐段朗讀課文,思考:
a、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b、種樹人是怎樣種樹的?文中的桃花心木苗長成大樹了嗎?
c、文中有哪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三、小組合作,交流展示
1、學生帶著問題讀文章,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感悟。
2、各組推薦代表全班交流自己的感悟,師適時引導。
第二課時
導學目標:能通過對含義深刻語句的理解,體會種樹人的用心,理解作者從中領悟的道理,能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看法,從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諦。
導學過程:
一、品讀重點,領悟道理
1.在林清玄的記憶中,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它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可當看到它的樹苗卻僅及膝蓋時,林清玄和我們一樣也“有點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默讀課文第4到第10自然段,思考:種樹人是怎樣種樹的呢?他這樣做能使僅及膝蓋的小樹苗長成參天大樹嗎?
2.學生匯報交流,種樹人的做法:
⑴澆樹間隔的時間沒有規律,澆水的多少沒有規律――“樹苗種下以后,他常來澆水。奇怪的是,他來得并沒有規律,有時三天,有時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