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她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這一整天,誰也沒有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有給過她一個錢。
指名讀──齊讀。
3、這么冷,這么餓,她為什么不回家呢?可以看出什么?
(小女孩無人疼愛。)
4、小結過渡:
剛才,我們從小女孩的冷、餓、無人疼愛體會到她的可憐,書里沒有直接寫出來,實際上暗寫了小女孩的可憐,再來仔細讀讀,從中又會體會到什么呢?
指名交流:
那是一雙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媽媽穿的。
討論:
這句話寫什么?
(拖鞋大。)
哪些詞語寫出拖鞋很大?
請聯系上下文來體會這句話的意思。
讀出對小女孩的同情。
雪花落在她的金黃的長頭發上,那頭發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不過她可沒注意這些。
討論:
這句話寫什么?“這些”指的是哪些?
請聯系上下文來體會這句話的意思。
是啊。小女孩還是個孩子,當然希望在大年夜擁有和其他孩子一樣的快樂,而現在她卻流落街頭,叫賣火柴,這兒寫出了她沒有歡樂。
表情朗讀。
(意圖: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含著的意思,朗讀加深理解,使學生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5、歸整體,深化理解:
回顧所學的內容,課文從哪幾方面寫出了小女孩的可憐的?
板書:
寒冷 饑餓 寂寞 孤苦
五、出示圖片,訓練說話
1、出示小女孩街上賣火柴圖片:
這幅畫畫的就是這窮苦可憐的小女孩。它把我們帶到遙遠而古老的丹麥,安徒生的故鄉。你們看,遠處的高樓燈火通明,人們都在自己溫暖的家里歡度圣誕節,然而這位可憐的小女孩,她卻怎樣呢?請看圖有條理地說一說。
2、學生練習──指名口述。
3、小結:
同學們生動地描述,仿佛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饑寒交迫的小女孩在寒風刺骨、大雪紛飛的大年夜叫賣火柴的凄慘畫面。她是多么可憐啊!這個“!”就寄托了作者對小女孩的無限同情。
齊讀這句話。
4、配樂讀第一段,提升情感。
(意圖:發揮圖片的直觀作用,感受課文中描述的形象,進行說話訓練,鞏固所學知識,再一次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配樂創設情境,充分表達對小女孩的同情。)
六、寫段練習,提升“同情”
仔細觀察圖片,用“可憐的小女孩”作為開頭或結尾寫一段話。
(意圖:從說到寫,培養“總分”或“分總”段式練習,更高一層鞏固本課時重點,提升對小女孩的同情的情感。)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出示“幸福”
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近賣火柴的小女孩,走進童話大師安徒生。安徒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擁有生命是幸福的,只要你擁有健美的心靈,什么樣的厄運也不能奪走你的幸福。”也就是說只要活著就能體會到幸福的存在。對呀,小女孩擁有美好的心靈,她從來沒有放棄對幸福的追求和向往。在文中的最后一節里,有這樣一句話。
出示句子:
她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那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么幸福地跟著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齊讀這句話。
小女孩曾經看到過什么美好的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