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3、出示學習童話的意義:
童話對兒童來說是生動的故事、美麗的形象,更是播下了一粒人文的種子。隨著歲月流逝,這粒種子會生根、發芽、成長為繁茂的精神生命的大樹。優秀的童話足以影響人的一生。
安徒生從1835年開始寫作,一生寫下的童話就有168篇,是送給全世界兒童的精神食糧。這就是偉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超越時代的永恒力量。我們真應該感謝這位經歷了202年滄桑卻歷久彌新的偉大作家──安徒生!
老師發現你們很愛看童話書,所以以《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引領你們從理解童話中的幻想內容到把握童話中的比擬特征再重視童話的現實意義,學到閱讀童話的方法。
4、出示童話閱讀指導:
⑴ 理解童話中的幻想內容。
⑵ 把握童話中的比擬特征。
⑶ 重視童話的現實意義。
(意圖:這課是最具有典型童話特點的文章,以這一篇的學習作為引領學生掌握閱讀童話的方法,注重學生的閱讀課型的方法指導,也彌補了老教材沒專門課型的方法指導的缺陷。)
5、老師送你們一句話:“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作家一起交流體驗感悟真、善、美。”我知道你們特別愛讀安徒生的童話。老師這里有《安徒生的童話》,學校圖書室也有,書店里有剛出版的《飛翔的靈魂──安徒生經典童話導讀》可購買,還有童話劇《賣火柴的小女孩》已在北京、廣州等地上演,更欣喜的是童話劇《丑小鴨》11月13日在我們椒江劇院上演,大家別錯過機會。愿你們在閱讀中走近了安徒生,走進快樂的童話世界。
(意圖:與文章相關內容的介紹,體現了《賣火柴的小女孩》的魅力,更加激發學生的學習童話的興趣。)
五、拓展作業
1、《賣火柴的小女孩》深受世界兒童的喜愛,其中四次幻景更是全篇的精華,請復述給家人聽。
出示安徒生童話封面:
《皇帝的新裝》、《海的女兒》、《野天鵝》、《三只小豬》、《小意達的花》、《打火匣》等這些都是安徒生的童話作品。
2、請精心閱讀你喜歡的一篇童話,完成一份《學生童話故事課外閱讀引領卡》。
(意圖:四次幻景是文章的精華,讓學生復述既突出了重點又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學生童話故事課外閱讀引領卡》讓他們從文中得法走向課外收獲,培養廣泛的閱讀習慣。)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審美樂趣。”我把握著這一理念,在自己的本課第一課時教學時抓住“可憐”研讀,讀中感悟,說中熏陶,寫中提升情感。第二課時教學時抓幻景中的“幸福”句,三個層次的“幸福”是什么?層層推進,突破難點,從而實現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機結合。我們教師是課程的研究者和開發者,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我挖掘到本篇童話鮮為人知的人文精神,把這一亮點融入其中,使教者有深度,學者有廣度。加之我對語文“課內得法,課外得益”的理解,又以這篇課文作為引領,讓學生習得童話閱讀方法,激發學習的興趣。本設計把這三者融合在一起,能力地嘗試著,探索著。
【教材解讀】
這篇課文是童話大師安徒生的名篇。這個童話故事家喻戶曉,耳熟能詳。它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事。通過這個故事,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長時間里我們老師把它作為教育憶苦思甜的范本來讀,被貼上揭露社會罪惡的標簽。我從沈大安老師對這一文的獨特見解和閱讀了《飛翔的靈魂──安徒生經典童話導讀》后,對教材有了更深層的理解,發現本文只從揭露社會罪惡上去教育學生,那是不符合作家創作這篇童話的本意,而且使得這個內涵豐富的童話變得簡單化和概念化,削弱了安徒生作品人文精神的力量。文學作品必然是特定時代和作家生活經驗的反映,盡管有時直截有時曲折,所以我們閱讀一個文本,不能不了解作家生活的時代和他特有的生活經歷。解讀《賣火柴的小女孩》,首先需要看一下安徒生創作這個童話的背景,尋覓作家創作的動機。在我們今天這個社會和經濟迅速發展,注重以人為本的時代,生活小康而不忘這個世界上還有不少像小女孩一樣的貧困者,如果我們能自己節儉給貧困者以幫助,整個社會將更加和諧、美好。要像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懷著幻想和追求,哪怕死去也“嘴上帶著微笑”。如果能以這樣的態度面對生活,因為它教會了我們對待困窘和艱難的一種人生態度。這兩種人文精神的發現,會使《賣火柴的小女孩》有了更高的文學價值,我想這是對當今中國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