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夢圓在今朝》教案設計
兩個數字:一百一十多、三千多。
(“一百一十多”是研制、建設、發射單位,“三千多”是協作單位。說明載人飛船成功飛天靠的是集體的力量、集體的智慧。)
一組排比句:有的人為了工作的及時、方便,將鋪蓋搬到了工廠車間;有的人積勞成疾,幾次住進了醫院;有的年輕人雖風華正茂卻華發早生;有的人甚至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與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長逝……
(先引導理解“積勞成疾”“風華正茂”“華發早生”“猝然長逝”四個詞語,再體會這一句所表達的意思。每個人都是集體中的一員,每個人都將自己的精力和智慧貢獻給了集體,飛天成功既是千萬人的個人努力,更是合作的結果,是中華民族的集體智慧的結晶。)
2、研讀第四第六兩個自然段,解決一個問題:數千年的中華飛天夢是怎樣變為現實的?我們從中感悟到了什么?
(抓兩個過渡段帶動全文,認識中華民族的航天歷程,從中感悟到:要有遠大理想,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要不怕失敗,不怕付出慘痛代價,永不放棄,堅定而執著地追求,積極與他人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設計意圖:高年級語文教學要避免面面俱到的瑣碎分析,要抓住重點,針對教材特點,針對教材所承擔的語文教育任務,圍繞中心問題展開討論。此教學環節從語言文字的工具性出發,在理解詞句段的基礎上導引學生領悟語言文字背后的情感內涵、思想內涵,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四、加強朗讀,回歸整體,感悟“千年夢圓在今朝”
1、學生自愿起立讀課文,可以讀全篇,也可以讀感興趣的幾段。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民族自豪感。
2、感悟課題:
夢──飛離地球,遨游太空。
圓──神州五號、神州六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并返回。
千年──古代產生夢想、明代萬戶飛行、人造衛星上天、神州飛船飛天,歷時數千年。
3、播放美國及前蘇聯載人飛船文字及圖片資料,我國神州五號、神州六號載人飛船發射及返回的部分錄像資料。
設計意圖:從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是閱讀教學的基本流程,學生再次朗讀全文,會將自讀時的感受、課堂學習的感受融為一體,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觀看教學錄像,不僅讓學生感受飛船發射的壯觀場面,而且給學生傳達兩個信息,一是我國的航天技術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二是祖國未來的發展要靠年輕一代。
五、拓展延伸,激發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
1、學生齊讀蔡桂林的《炎黃飛天夢》。
2、片斷練習:
給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或其他科技工作者寫一封信,說說自己的理想。
設計意圖: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語文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學生的練筆可以采用前后照應的方法,按照時間順序談自己的近期想法及人生志向,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提升語文素養。
【板書設計】
19、千年夢圓在今朝
飛離地球 遨游太空 夢想 時間順序
萬戶飛行 沒有成功 嘗試 前后照應
衛星上天 振奮不已 執著 排比句式
神州飛船 成功飛天 夢圓 詳略得當
設計意圖:詞語式板書是一種常用的板書形式,它將課文的主要內容用詞語有機地串聯起來,便于學生有機地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四行左邊的12個詞語概括主要內容,右邊的4個詞語揭示文章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