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拓展五》教學建議
成語故事一般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描述“舍本逐末”這個故事的發生、發展和結果,后半部分解說成語的意義──“比喻做事不抓主要問題,而專顧細枝末節”。
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自己讀讀這個故事,用自己的話說說故事的內容,再組織學生討論:故事中提到的“貴”“*”和“本”“末”分別指的是什么?讓學生說說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最后讓學生聯系故事說說對成語的理解。
《回顧·拓展五》教學建議
1、閱讀、了解有關列寧的故事。2、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有5個,讀音難點主要有“渣”(翹舌音)、“胸”(后鼻音)。可以引導學生復習鞏固前幾冊教材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識記生字。...
教學思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廢墟上建立的,數千年的封建壓迫,一百多年的帝國主義侵略,二十多年的國民黨獨裁統治,給中華民族留下嚴重的惡果,新中國背負著沉重的歷史包袱,面臨著嚴峻復雜的形勢。...
1、課前,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查閱有關潮汐、潮汛的資料,了解錢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2、教學時,可以按照初讀—研讀—熟讀的教學程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體會錢塘江大潮景觀之奇。...
地位分析從這一節開始學習的是中國現代史的內容,從中國現代史的歷史分期來看: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結束,中國歷史進入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
1、有條件的可讓學生在課前了解新疆建設者,如,屯墾戍邊的生產建設兵團戰士、支邊人員以及參加建設新疆的其他人員。還可讓學生查閱有關資料、文藝作品,觀看有關影視資料、圖片等,了解當時的艱苦生活和勞動環境,感受建設者們開發西部時...
教學目標:1、讀懂“例文”《我的建議》,了解文中“建議”的材料選擇和安排。 2、讀懂“習作要點討論”,領悟關于為某件事情而提出“建議”的一般寫法。 3、按“習作要求”,提出一項建議,寫一篇日記,要能表達真情實感。...
地位分析1947年6月至1948年9月是戰略進攻時期,中共中央及時做出了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的決策,挺進中原,是歷史的一個轉折點。1948年9月開始連續發動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取得了戰略決戰的偉大勝利。...
教學本課,可按照“主動學習”的策略,激發學生主動、積極地收集關于秋天的詞語,培養積累詞語的習慣。一、識字寫字識字課教學的重點是識字寫字,在教學環節設計和時間安排上,要突出這個重點。...
一、識字寫字1、啟發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自主識字。如,央(中央電視臺)、瓦(瓦房)、莊(張莊、王莊)、碑(烈士紀念碑)、周(姓周)、拼(拼圖、拼音)、案(圖案、案件)、壇(花壇)、廈(大廈)。...
1、課前讓學生觀察身邊的春天,并搜集有關圖片或詩歌。2、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和表達的情感。3、要寫的生字較多,重點是“燕、稻、聚、漾、演”。4、抄寫結合,注重積累。1、本課的教學準備,要讓學生從生活中體驗春天的特點。...
一、識字寫字1、借助圖畫和生活經驗識字:⑴借助第一、二幅插圖,有條件的可結合生活實際,感知“刺猬、板凳、椅子、粗糙”等詞語的意思,認識其中的六個生字。提示:“猬”在“刺猬”一詞中讀輕聲。...
1.教學重點、難點重點:列代數式。難點:弄清楚語句中各數量的意義及相互關系。2.本節知識結構:本小節是在前面代數式概念引出之后,具體講述如何把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用代數式表示出來。...
一、識字寫字1、識字:本課篇幅短小,生字不多,可讓學生先借助拼音認一認生字,再在朗讀過程中進一步認讀。注意“慶”是后鼻音,“幟”是翹舌音,“奏”是平舌音,“曲”在課文中讀第三聲。...
教材分析這部分內容主要教學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2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好這部分內容,不僅可以為今后學習100以內數的計算打下基礎,更能為學習萬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做好準備.這部分主要包括數...
一、識字寫字1、識字:⑴本課12個生字中,“金、晨、進”是前鼻音,“陽、更、長”是后鼻音,“長、晨、誰”是翹舌音。在教學中要注意指導學生讀準這些字的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