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教學反思
一節課下來,我覺得學習目標基本達成,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錯,但是這堂也不免有些遺憾:比如,為趕時間,語速比較快。沒有給學生結合課文仿寫的時間。另外,文中破折號的用法,以及“無獨有偶”和“最有趣的是奧地利醫生”這兩句話在文中的過渡和遞進作用沒有給孩子們強調,在引領學生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方面,在這堂課上還顯得有欠缺,沒有給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感悟。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教學反思
要評教評學了,課文講得只剩兩篇了,一篇議論文,一篇略讀課文。怎么辦?我喜歡接受挑戰,決定議講《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這篇議論文。
課文寫得非常條理:先是開門見山提出觀點: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本身就是真理。再運用三個事例證明觀點。最后總結全文,重申觀點。這么簡單,什么都一目了然,好像沒什么可講的,我犯愁了。可細細讀來又覺得應該讓學生明白的太多了。司空見慣、追根求源、見微知著等詞語要理解,課后兩個重點句子要體會,還有三個科學發現的故事該怎樣講……時間緊迫,我真的犯愁了,我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但是我天生有一種不服輸的勁,我不相信自己講不了這種課文。我想:要本著化繁為簡,突出重點的原則來設計教學。
設計問題是最難的。經過細致地鉆研教材,我設計了三個問題:1、“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含義是什么?從中你體會到發現真理的必備條件有哪些?2、課文中三個事例不同于一般記敘文中的故事,它們的作用是為了具體說明作者的觀點。想想這三個事例如何有力地證明了作者的觀點?(注意事例的選擇與敘述)你還能補充這樣的事例嗎?3、勾畫課文中對你有啟發的句子,可以讀給同學聽,如有別的啟發說給同學們聽。第一個問題我覺得設計得很好,是我引以為驕傲的。這個問題不僅把課文中三處含義深刻的句段聯系起來了,而且為第二個問題的解決也做好了鋪墊。這個問題還注重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思考、提煉、總結、升華,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從課堂上學生的表現來看也達到了預期目的。第二個問題的設計我認為也突出了教學重點,但是在教學中浪費了很多時間。其實,只要讓學生尋找到事例為證明論點服務這一點就可以了。由于此處浪費了時間,學生的補充事例過得比較簡單,沒有讓學生在實踐中真正懂得這一道理。
總之,對這一課的教學我還是比較滿意的。我更堅信,不管哪一類型的課文,我都能講好。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教學反思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是第五組課文的第三篇。課文的題目是“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這也是課文的主要觀點。課文主要用事實論述了只要善于觀察,不斷發問,不斷解決疑問,鍥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發現真理。
教學這篇課文,我力求讓學生自主學習,并通過閱讀分享,讓學生達到因學文而心有所動。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把學習的過程還給學生,把說話的舞臺讓給學生。我始終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給學生充分自讀自悟的時間,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和圈畫、思考、匯報、朗讀、表達..... 讓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語文課堂上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