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秘密》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繼續學習課文,讓孩子們知道:自然有自然的法則,人類應該順應自然,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如果橫加干涉(即使是善意的),企圖去改變甚至征服自然,只會適得其反。
2、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繼續學習課文,讓孩子們知道:自然有自然的法則,人類應該順應自然,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如果橫加干涉(即使是善意的),企圖去改變甚至征服自然,只會適得其反。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可前收集有關動物的不同的生存規律,特別是本能地躲避災難的事例。
教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默讀課文,想一想幼龜是如何遇難的,你怎么看待幼龜遇難這件事?
三、讓我們從“幼龜遇難”這件事來理解一下什么是“自然之道”
1、請同學們自瀆課文第三自然段,想想這段講什么?
2、設想一下“幼龜離巢”的幾種可能性:
幼龜偵察兵發現外面情況安全,接下來會如何行動?
課文中幼龜偵察兵為何“躊躇不前”?面對這突然而至的危險,假如沒有我們人類的干涉,幼龜偵察兵又會怎樣做?
3、你還設想到哪些不同的場面?
小結過度:這就是“自然之道”,小海龜們以他們特有的方式相互傳遞信息,得以生存。可是我們這些自以為聰明的人類卻干了一件——出示句子:“愚不可及的蠢事”
4、這是一件什么樣的蠢事?結果如何?
5、我們為什么會趕這樣的蠢事?面對結果,心情如何?
6、指導讀課文最后兩段
四、學完課文,你有什么樣的感受?(練筆)
五、課外拓展:
1、討論交流:學生可前收集有關動物的不同的生存規律,特別是本能地躲避災難的事例
2、你自己做過或是見別人做過違背“自然之道”的事情嗎?
六、課堂小結
七、作業布置:寫讀后感
板書設計:
大自然的秘密
人是萬物之靈。
然而,
當人自做聰明時,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