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則:《矛與盾》多媒體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學會生字:寓、矛 、盾、譽、吾。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交背誦。
3.借助注釋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成語包含的道理。
4.以此積累詞語,進行拓展練習,培養學生觀察、聆聽、想象等能力及語言創新能力,啟迪智慧。
教學重難點
了解古詞義,弄懂寓意,用自己的話創造性地表達。
教學手段及方法
1.多媒體輔助教學。
2.講授、講解、討論、模仿、運用、回顧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材分析
《矛與盾》是小學六年級(第十二冊)第二十五課內容,短小有趣,借買矛與盾的故事諷刺生活中自相矛盾的現象,耐人尋味。文本資源與現實聯系點較多,應該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幫助學生理解寓言的寓意,并開展思維和語言訓練。
教學過程
一、溝通
今天第一次給大家上課,希望同學們積極思考,努力聽講,踴躍發言,展示才能,共同上好本節課。
二、回顧、朗讀、揭題
1.上學期我們學過哪些古文?
2.幻燈片出示古文《學弈》。朗讀提問:古文中包含了哪個成語?學生回答后小結:希望同學們上課也要這樣專心致志。
3.體會“弗”:弗若:不如;弗許:不允許。你還能說兩個帶弗的詞嗎?(弗能:不能;弗敢:不敢……)
4.揭題: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一篇新的古文,也是一則有趣的而且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道理的古文。(板書課題:25.矛與盾)
三、學習《矛與盾》
1.出示幻燈片:題目、圖和學習目標。
2.明確學習目標(朗讀學習目標)。
3.看圖:說說圖上內容,小結。
4.讓我們來看動畫片(點擊“請看動畫”)
5.朗讀課文:a、范讀;b、試讀、指導、幻燈劃出節奏、自由讀;c、齊讀,小結朗讀情況。
6.學習生字并體會課文內容:a、本課要學的生字有:寓、矛、盾、譽、吾;b、幻燈放大生字逐字識記,并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如,學習“矛”,可以提問 “課文中的那個人怎么吹他的矛的?你能不能模仿他的口氣吹一番呢?”等問題。根據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和表揚。c、書寫這些生字。
7.體會句子意思:a、思考每句意思,同桌小聲討論;b、幻燈逐句出示古文,討論、理解或表演,再幻燈出示句意;c、齊讀譯文。
8.拓展語文思維空間:a、提問: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寓言故事嗎?b、根據學生說的情況小結,然后再提示“請認真看和聽動畫片”注意人物的動作和語言及表情還有當時的環境,特別要注意兩部動畫片的不同之處。c、誰還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呢?相信你說的比動畫片上的還好,可以說整個故事,也可以說其中的一個小片斷。d、自由發言,小結,幻燈出示譯文朗讀。
9.運用和體會寓意:
a、提示:讀和這則寓言看了動畫片后,大家會覺得好笑,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也常會遇到這類似的好笑事。
b、幻燈出示句子,提示:下面的句子哪些有自相矛盾的現象發生呢?
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
(1) 教室內人聲鼎沸。正在演講的班長高呼:“都不要講話!”。
(2)墻上寫著四個字:“不準任何人在此寫字。”
(3)一直不努力,未來成為科學家。
(4)一邊跟人家說減肥要少吃點,自己胖得走不動了還天天大吃大喝!
(5)告訴孩子要守信,可自己常說話不算數。
(6)天天說開闊學生視野,但一年一次都沒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