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則:《矛與盾》多媒體教學設計
(7)自己想成績好但又怕上課、背書、做練習。
(8)美國一邊說要維護和平,一邊又發動戰爭。
(9)不想同學罵自己,可是天天罵同學。
(10)一陣雷雨下了一天一夜。
(11)我們班基本上一半同學達到體育鍛煉標準。
(12)我猜想他肯定是一個六年級學生。
(13)我估計他這道題一定錯了。
(14)他一坐下來就不知不覺地進入了夢鄉。但想到農民伯伯正在雨中奪糧,他哪里還睡得著呢?
(15)我們全班同學都參加祭掃烈士墓的活動,只有王小芳、胡新剛兩個同學因為有病沒有去。
(16)我目不轉睛地盯著黑板,把題目從左到右反復看了好幾遍。
(17)全班所有同學基本上都制定了學習計劃。
c、討論上面的句子談談體會。
d、幻燈出示作文一篇:《自相矛盾的王叔》,指名朗讀。
自相矛盾的王叔(徐敏琳)
清晨,空氣格外清新,我背著書包悠悠地走在上學的路上。突然,伴隨著馬達聲,身后傳來一聲呼喚:“琳琳,上來坐車吧!” 一輛摩托車駛到我的身旁,原來是王東的爸爸送他上學。我謝絕了王叔,他們便開著車子走了。突然,前面十字路口的那盞紅指示燈亮了起來,可王叔卻硬是沖了過去……
看了這,我愣住了。有一次,我到王東家,王叔帶回一本交通安全畫冊,里面許多血淋淋的交通事故照片,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當時王叔還給我們講交通常識和應該遵守交通規則。他說:“過馬路時必須 ‘一慢二看三通過’。”
王叔理應是遵守交通規則的模范,可是他說一套,做的又是一套,真是“知法犯法”。這樣,不但不會給周圍的人做出好榜樣,而且會給人們帶來更壞的影響。
難道這不是做事自相矛盾嗎?
e、小結:看了這么多的實例,你能總結出《矛與盾》這則寓言的寓意嗎?
f、幻燈出示練習題,填空再幻燈出示答案:
寓言是通過虛構一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這就是( )。 《矛與盾》是一篇古代( )故 事 ,故 事 中 包 含 的 成 語 是 :( )。這則寓言的寓意:( )。
10、拓展練習:
a、這個人能不能賣出去他的矛和盾呢?
b、你能不能想個辦法幫他賣出去嗎?
c、討論各持己見,小結,幻燈出示《新自相矛盾》朗讀。
新自相矛盾
那個人什么也沒賣出去。他想:今天一無所獲,回到家我該怎么說啊! 哦,對了!有主意了。他扛著矛和盾回到家。妻子問:“叫你別吹你非吹不可,看,什么也沒賣出去吧?”“我雖然沒賣出去,但我有了個好主意,你要幫助我,明天你去西城賣矛,我去東城賣盾,怎么樣?” “那飯誰做呀?”“我們可以出去吃啊!”“但是……” “就這么定了。”第二天,他倆分頭走了。妻子在西城喊:“我的矛很銳利,無論什么盾都戳得穿!快來買啊!”丈夫在東城喊:“快來買啊!我的盾堅固的很,無論什么矛都戳不穿它。”天沒黑,他倆就把矛和盾賣光了。妻子和丈夫非常高興,一起去餐館大吃了一頓。他倆異口同聲地說:"今天過的可真愉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