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橋的故事
教學目標:
1.體驗人類最美好的事物,讓學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培養(yǎng)高尚的精神情操。
2.整體感悟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并聲情并茂的講述。
3.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和文章結(jié)構,深入挖掘本文的主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感受有關索橋的感人故事,使心靈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染、凈化。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結(jié)尾的含義。
教學方法:閱讀感悟、探究、自主合作
教學準備:查找安瀾橋的相關資料、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整體感悟文章內(nèi)容
2、了解文章寫作順序和結(jié)構,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引用毛澤東詩詞《七律·長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導入新課。
“走遍天下路,難過岷江渡”這是沒有索橋前,流傳于百姓間的一句話。
清嘉慶八年(1803)五月十五日,渡口翻船,一百余人葬身魚腹。如此慘狀,令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婦坐臥不安,他們再也不能讓這樣的人間悲劇再次發(fā)生,于是決心克服重重困難也要修建橋梁。這座橋就是位于都江堰魚嘴分水堤之上,橫跨內(nèi)外兩江的安瀾索橋。圍繞著索橋有著許多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和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一起去了解它,了解它的故事,體會其中蘊含的道理。
二、整體感知:
1.作者簡介:指生讀課后小資料
巴金:原名李堯棠,中國現(xiàn)代作家。第一部中篇小說《滅亡》,“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2.學生自由讀課文,完成自學提示:
(1)找出文中重點詞語。
(2)給課文列提綱。
3、 檢查匯報交流:
指學生讀、齊讀:
安瀾橋 橋墩 岷江 逮捕
頭暈眼花 雪冤 千真萬確
4.按旅游行蹤感悟課文內(nèi)容 ,給文章列提綱。
介紹索橋(1): 名稱、橋身、橋面、橋欄、橋墩
站在索橋上(2-3): 都江堰
走下索橋(4-5): 索橋來歷
感悟(6): 主旨
5、檢查學生讀文情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感受文中故事主人公的高尚品質(zhì),讓學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培養(yǎng)高尚的精神情操。